用于车辆的外后视镜和后视镜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2737发布日期:2023-10-29 01:3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外后视镜和后视镜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外后视镜的制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外后视镜和外后视镜组,该外后视镜组从空气动力学和视觉外观这两个角度来看具有对称的构造;并且在光学上优化该外后视镜组以在驾驶员侧后视镜中和在乘客侧后视镜中提供个性化的视野。


背景技术:

1、传统上,机动车辆装配有外后视镜组,即驾驶员侧后视镜和乘客侧后视镜,其中每个外后视镜又包括:具有开口的镜壳体;装配在镜壳体的开口处的框架;致动器和与致动器联接的背板,致动器和背板都容纳在镜壳体内;以及镜片,镜片安装在背板上,使得镜片相对于镜壳体的位置能通过致动器调节。

2、由于驾驶员的偏心位置,如图1所示,为了在车辆的两侧为驾驶员提供适当的后视视野,根据当前规定需要驾驶侧镜片和乘客侧镜片的不同倾斜角。

3、此外,镜总成的布置和构造应该尽可能对称,使得空气动力学构造和视觉外观尽可能最佳。

4、此外,由于可以为驾驶员位置可能不同(即:左侧或右侧驾驶)的市场生产相同的车辆,所以在镜布置尽可能对称的情况下,实现在工具、模具和内部部件方面的节省。

5、因此,在两个后视镜中根据规定保持所需的对称性并且同时为驾驶员提供合适的视野,对于制造商来说仍然是一个挑战。通常,这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在乘客侧后视镜中提供比在驾驶员侧后视镜中更大的镜片;或提供两个具有相同尺寸的镜片,使得用于驾驶员侧的镜片根据规定要求是过大的。

6、因此,仍然存在改进这种类型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外后视镜总成,其中,该总成包括:镜壳体,该镜壳体具有开口;框架,该框架组装在镜壳体的开口处;镜片(诸如:具有反射表面的镜玻璃基板,具有或不具有反射表面的电致变色反射元件或电光反射元件);以及致动器,该致动器容纳在镜壳体内。

2、致动器具有固定部分和能相对于固定部分移动的活动部分,并且该活动部分由至少一个电动机(优选地两个电动机)驱动,用于以已知的方式在至少两个方向(优选地侧倾方向和俯仰方向)上调节活动部分相对于固定部分的位置,由此相对于所述镜壳体调节附接到活动部分的镜片。

3、致动器的活动部分具有包含在平面中的联接表面,并且镜片直接地联接到致动器的活动部分或借助于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例如背板)间接地附接到致动器的活动部分。根据本发明,镜片相对于致动器的联接表面倾斜。

4、此外,致动器具有第一接触表面,并且镜片或至少一个中间元件具有第二接触表面,第二接触表面用于在镜片附接到所述致动器时与致动器的第一接触表面接触。根据本发明,作为替代方案,镜片相对于致动器的第一接触表面倾斜。

5、致动器配备有固定装置(例如螺钉),该固定装置被放置成用于在特定的固定方向上将致动器附接在镜壳体内,并且根据本发明,作为另一个替代方案,在初始位置,镜片相对于与固定装置的固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倾斜。

6、通过初始位置,可以理解为此时固定方向被放置成与致动器的联接表面正交。

7、该总成可以进一步包括作为中间元件的与致动器联接的背板,使得镜片安装在背板上。背板还具有包含在平面中的接触表面,使得致动器和背板被配置成通过重叠它们各自的接触表面而彼此联接。背板另外被配置成使得当镜片安装在背板上时,镜片相对于致动器的接触表面或相对于致动器的联接表面或相对于致动器的固定装置的固定方向限定了角度(c°)。优选地,角度(c°)在3°-8°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4°-6°的范围内,并且最优地为5°。

8、典型地,在实际的实现方式中,镜片可以具有恒定的厚度或平坦的表面,可变的厚度如三角棱柱反射元件(楔形),或甚至略微弯曲的厚度。但是对于平坦表面和与角度(c°)相关的稍微弯曲的形状,弯曲被忽略,并且镜片可以被认为在两个形状中都平坦的表面。

9、在三角棱柱反射元件的情况下(其中,镜片通过具有两个倾斜表面而相对于致动器元件倾斜),我们是指当镜片附接到致动器时最靠近致动器的表面。

10、背板可以包括:支撑板;该支撑板具有用于接收镜片的外表面;和联接体,该联接体固定到支撑板的内表面。这个联接体被配置为锚固到致动器,并且联接体的从该内表面算起的厚度或高度从联接体的一侧到联接体的另一侧逐渐增加,以便提供镜片的期望倾斜度。

11、作为替代方案,支撑板可以具有锥形形状,其中,外表面和内表面可以相对于彼此是倾斜的,并且联接体(该联接体固定到内表面,被配置成锚固到致动器)可以具有恒定的高度或厚度或者从联接体的一侧到联接体的另一侧逐渐增加的高度或厚度,以便提供镜片的期望倾斜度。

12、优选地,该总成被配置成使得在借助于致动器调节镜片的位置的同时,镜片总是被整体地容纳在组装在一起的镜壳体和框架内,也就是说,镜片的任何部分都不会伸出框架之外。

13、在镜片调节操作期间(一旦镜片安装在车辆上),它将在至少两个轴线上受到调节:第一个轴线基本上在相对于地面的竖直方向上(横摆),第二个轴线基本上在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车辆纵轴的方向上(俯仰)。

14、在竖直调节(横摆)中,致动器可在两个方向上将镜片从初始位置调节至少7°,优选至少10°。

15、优选地,在竖直调节(横摆)中,电动机在两个方向上旋转时在一个方向上比在另一个方向上多旋转不超过5°。

16、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外后视镜组,该外后视镜组包括两个总成,所述总成为用于车辆的外后视镜总成,其中,每个总成包括:镜壳体,该镜壳体具有开口;框架,该框架组装在镜壳体的开口处;镜片(诸如:具有反射表面的反射镜玻璃基板;具有或不具有反射表面的电致变色反射元件或电光反射元件);以及致动器,该致动器容纳在镜壳体内。致动器由至少一个电动机(优选地两个电动机)驱动,用于以已知的方式调节镜片相对于镜壳体的位置。一个总成被配置为驾驶员侧后视镜总成,而另一个总成被配置为乘客侧后视镜总成。这两个总成的镜壳体被构形为彼此的镜像,使得这两个总成能够相对于对称平面以对称布置放置。

17、此外,两侧的框架成形为具有彼此对称的最外可见表面(当框架安装在镜壳体中时)。根据情况,整个框架可以对称成形,或者优选地,框架的内部部分(一旦框架附接到镜壳体,从外部看不到的部分)可以不对称成形以改善驾驶员对镜片的视野。

18、优选地,总成的框架被不对称地构造,以便在形状上适于为车辆的驾驶员提供驾驶员侧的镜片的适当视角和乘客侧面的镜片的适当视角。换言之,附接到这两个总成的各自框架的镜壳体被成形为使得当这两个总成作为驾驶员侧后视镜总成和作为乘客侧后视镜总成操作性地联接到车辆时,当从车辆的前视图和从车辆的俯视图观察时,这两个总成彼此对称。

19、优选地,该外后视镜组的总成是上述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总成。

20、另外,当这两个总成以对称布置放置时,这两个总成的镜片相对于对称平面倾斜,并且乘客侧后视镜总成的镜片的倾斜度不同于驾驶员侧后视镜总成的镜片的倾斜度。以这种方式,所述外后视镜组被光学地优化以根据规定在驾驶员侧后视镜和乘客侧后视镜中提供个性化的视野。

21、由于相应背板的构造,可以获得镜片的上述倾斜度,即,这两个总成的背板都被配置成使得乘客侧后视镜总成的镜片的倾斜度不同于驾驶员侧后视镜总成的镜片的倾斜度。

22、当驾驶员侧后视镜总成和乘客侧后视镜总成相对于对称平面以对称布置定位时,驾驶员侧后视镜总成的镜片相对于与所述对称平面正交的正交平面限定了角度(α°),并且乘客侧后视镜总成相对于与所述对称平面正交的同一正交平面限定了角度(b°),并且其中,角度(b°)是不同于角度(a°),并且在该实例中大于角度(a°)。

23、该对称平面可以被认为是车辆的纵向平面,或者在车辆运动方向上、经过车辆中心的与地面垂直的平面。

24、优选地,角度(a°)在15°-17°的范围内,并且角度(b°)在25°-27°的范围内。更优选地,角度(a°)是16°,并且角度(b°)是26°。

25、此外,当这两个总成相对于对称平面以对称布置定位成,致动器也相对于彼此对称地布置。

26、每个总成包括被构形成附接到车辆的镜脚。镜壳体与镜脚联接,并且镜壳体可手动地或电动地相对于镜脚旋转。优选地,这两个总成的镜脚被构造为彼此的镜像。

27、此外,每个框架具有内部部分(internal part)和外部部分(external part),该内部部分是当框架和镜壳体联接在一起时从俯视图看不见的部分,而外部部分是当这两个部件组装起来时从外部可见的部分。根据本发明,外部部分彼此对称。

28、优选地,当这两个总成相对于对称平面以对称布置定位时,每个总成的框架的最外边缘限定平面,并且该平面相对于与所述对称平面正交的正交平面限定了角度(x°)。优选地,角度(x°)在19°-23°的范围内。更优选地,角度(x°)为21°。

29、此外,当这两个总成相对于对称平面以对称布置定位时,致动器也相对于彼此对称地布置。优选地,致动器相对于(x°)垂直布置。

30、本发明允许用减少的工具制造外后视镜的对称镜壳体。当前,过去是要制造两个版本的非对称镜壳体:一个版本用于左侧驾驶的车辆,另一个版本用于右侧驾驶的车辆,并且在每种版本中,有两种类型的后视镜:一种用于驾驶员侧,一种用于乘客侧,因此,需要四个不同的壳体,这意味着需要四个不同的模具和工具来制造整个范围的后视镜。

31、因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用于驾驶员侧和用于乘客侧的镜壳体被对称地构造,所以仅需要制造两种类型的镜壳体来覆盖整个范围的外后视镜。

32、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用于驾驶员侧后视镜和用于乘客侧后视镜的致动器也被对称地构造,使得后视镜的内部部件(例如:托架,支架等)也可以被对称地构造,使得另外简化了制造并且成本有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