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行李限位装置的汽车后备箱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8714发布日期:2023-09-09 00:5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带有行李限位装置的汽车后备箱垫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后备箱装载行李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行李限位装置的汽车后备箱垫。


背景技术:

1、汽车后备箱通常用于装载行李,但由于汽车后备箱的空间较大,在汽车加速或急刹车时,行李在后备箱容易发生晃动甚至倾倒。

2、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行李容易倾倒的问题,公告号为cn2180853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行李箱固定装置的汽车后备箱垫,包括后备箱垫,后备箱垫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滑轨,每条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座,两个滑座质检连接有限位杆。利用限位杆对后备箱中的行李进行限制固定,从而尽可能避免行李倾倒。

3、上述滑座包括底座和连接杆,滑座与滑轨之间连接有限位件,通过按压连接杆使得限位件对滑座进行解锁,松开连接杆,使得连接杆通过弹性件复位从而对滑座实现锁定。因此,在根据行李的尺寸调节限位杆的位置时,需要始终保持按压两个连接杆的动作,然后推动滑座移动,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限位杆位置调节的便捷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行李限位装置的汽车后备箱垫。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行李限位装置的汽车后备箱垫,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带有行李限位装置的汽车后备箱垫,包括:

4、行李垫,用于铺设在汽车后备箱;

5、滑轨,固定在所述行李垫上,所述滑轨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限位槽;

6、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支撑杆垂直于所述行李垫,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平行于所述行李垫,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行李垫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支撑杆内滑动穿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靠近所述滑轨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滑轨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块;

7、高度切换组件,连接在所述按压块与所述升降杆之间,在按动按压块时,所述高度切换组件用于实现所述升降杆不同高度的切换,以使所述限位块插入或脱离所述限位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状态时,限位块位于限位槽中,从而对支撑杆的位置进行锁定。

9、当需要根据汽车后备箱中行李的尺寸来调节限位杆的位置时,向下按动按压块,按压块通过高度切换组件驱动升降杆向下移动后并对升降杆进行锁定,升降杆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限位块向下移动以使限位块脱离限位槽,从而解除对支撑杆的锁定。

10、接着松开按压块,便可推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在滑轨上移动,支撑杆带动限位杆移动,因此在调节限位杆的过程中,不必始终保持按动按压块的状态,从而提高了限位杆位置调节的便捷性。

11、当限位杆调节到指定位置时,再次按动按压块,使得按压块通过高度切换组件驱动升降杆上升,并对升降杆进行锁定,使得限位块再次移动至限位槽中,从而实现对支撑杆的锁定。

12、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按压块、高度切换组件以及限位块的相互配合,提高了限位杆位置调节的便捷性。

13、可选的,所述高度切换组件包括联动柱,所述联动柱套设在所述升降杆上,所述联动柱位于所述按压块与所述升降杆之间,所述联动柱与所述升降杆能够相对转动,所述联动柱的外圆周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凸块,所述凸块靠近所述按压块的一端具有抵触螺旋面;

14、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有多个第一限位板和多个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绕所述联动柱的周向交替分布,所述滑道平行于所述升降杆的轴线,所述第一限位板朝向所述升降杆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螺旋面,所述第二限位板朝向所述升降杆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螺旋面,所述第一限位螺旋面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二限位螺旋面的顶端,所述抵触螺旋面能够贴合在所述第一限位螺旋面或所述第二限位螺旋面,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滑道,多个所述滑道内均滑动设置有驱动块,多个所述驱动块固定于所述按压块的底部,所述驱动块用于推动所述抵触螺旋面;

15、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向上移动的顶升弹性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时,凸块上的抵触螺旋面抵触于第一限位螺旋面,使得升降杆位于高位,且限位块位于限位槽中,从而支撑杆处于锁定状态。

17、当需要对支撑杆解锁时,向下按动按压块,按压块带动驱动块下降,驱动块抵触于抵触螺旋面时驱动凸块下降,凸块在第二限位板侧壁的限制作用下向下移动,凸块带动联动柱向下移动。当凸块脱离第二限位板时,在驱动块的持续向下推动的作用下,联动柱发生旋转,向上拉动按压块,使得凸块不会干涉凸块的运动。在顶升弹性件的作用下,联动柱上的凸块贴合于第二限位螺旋面并沿第二限位螺旋面向上滑动,凸块带动联动柱向上滑动并进行旋转,直至凸块抵触于第一限位板的侧壁。此时联动柱的位置处于低位状态,进而使得升降杆处于低位状态,从而使得限位块脱离限位槽,解除对支撑杆的锁定。

18、当需要恢复对支撑杆的锁定时,再次向下按动按压块,按压块带动驱动块下降,驱动块抵触于抵触螺旋面时驱动凸块下降,凸块在第一限位板侧壁的限制作用下向下移动,凸块带动联动柱向下移动。当凸块脱离第一限位板时,在驱动块的持续向下推动的作用下,联动柱发生旋转。接着向上拉动按压块,在顶升弹性件的作用下,联动柱上的凸块贴合于第二限位螺旋面并沿第二限位螺旋面向上滑动,凸块带动联动柱向上滑动并进行旋转,直至凸块抵触于第二限位板的侧壁。此时联动柱的位置处于高位状态,进而使得升降杆处于高位状态,从而使得限位块插入限位槽内,恢复对支撑杆的锁定。

19、可选的,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按压块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按压块远离升降杆移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没有复位弹性件时,在每次按动按压块后,为了使得驱动块不会对凸块的运动路径造成干涉,需要手动向上拉动按压块。复位弹性件的设置,使得每次按动按压块后按压块能够自动向上复位,从而更加便于操作。

21、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按压块滑动穿设于所述密封盖,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盖。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拆装按压块、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以及联动柱。

23、可选的,所述汽车后备箱垫还包括:

24、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为伸缩杆,所述加强杆上连接有驱动弹性件,所述驱动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加强杆伸长,所述加强杆的一端为固定端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为活动端,当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时,所述活动端在驱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抵紧于所述滑轨;

25、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加强杆之间,当所述升降杆下降时,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加强杆缩短,以使所述加强杆脱离所述滑轨。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杆的高度较高,导致连接杆的重心较高,在承受行李的推力时,连接杆容易变形,而若设置加强杆使得加强杆、滑轨、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以对支撑杆的底部进行加固,加强杆势必会严重影响支撑杆的滑动,因此设置加强杆和传动组件来解决此问题。

27、在初始状态时,限位块位于限位槽中,从而对支撑杆的位置进行锁定,加强杆在驱动弹性件的作用下抵紧于滑轨,以提高加强杆与滑轨的连接部位的强度。

28、当需要调节限位杆的位置时,向下按动按压块,按压块通过高度切换组件驱动升降杆向下移动,升降杆通过传动组件使得加强杆缩短,从而使得加强杆的活动端脱离滑轨。

29、接着松开按压块,便可推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在滑轨上移动,支撑杆带动限位杆移动,因此在调节限位杆的过程中,加强杆不易对支撑杆的移动造成影响,使得支撑杆能够顺利滑动。

30、当限位杆调节到指定位置时,再次按动按压块,使得按压块通过高度切换组件驱动升降杆上升,升降杆在上升的过程中,传动组件和驱动弹性件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加强杆的长度伸长,使得加强杆的活动段在驱动弹性件的作用下抵紧于滑轨,从而提高了支撑杆与滑轨的连接部位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整个行李限位装置的稳定性。

31、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传动组件、加强杆的相互配合,在保证整个行李限位装置的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限位杆位置调节的便捷性。

32、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导线轮、拉绳,所述导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内,所述拉绳绕设在所述导线轮上,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杆,另一端经过绕线轮后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强杆的所述活动端,所述拉绳与所述升降杆的连接部位位于所述导线轮与所述限位块之间。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推动支撑杆移动时,驱动升降杆下降,升降杆拉动拉绳从而使得加强杆得活动端朝向固定端移动,加强杆缩短后活动端脱离滑轨,从而使得加强杆不易干涉支撑杆的移动。

34、当需要对支撑杆与滑轨的连接部位进行加强时,驱动升降杆上升,驱动弹性件驱动活动端远离固定端移动,从而使得加强杆伸长,活动端在驱动弹性件的作用下抵紧于滑轨,从而对支撑杆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提高了支撑杆与滑轨的连接部位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整个行李限位装置的稳定性。

35、可选的,所述加强杆包括固定套、滑动套,所述滑动套与所述固定套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套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与所述支撑杆的内腔连通,所述拉绳穿设在所述固定套和所述滑动套内,所述滑动套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紧块,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抵紧块上,所述抵紧块用于抵紧所述滑轨。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拉绳穿设在固定套和滑动套中,使得拉绳不易受到加强杆外部结构的干涉,提高了拉绳运动时的稳定性。

37、可选的,所述支撑杆内固定连接有导向环,所述升降杆滑动穿设在所述导向环内。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环对升降杆的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了升降杆升降时的稳定性。

39、可选的,所述导线轮与所述导向环之间连接有张紧弹性件,所述驱动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张紧弹性件的弹性系数。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强杆伸长直至活动端抵紧于滑轨时,若升降杆还未上升至最高处,此时升降杆持续上升,会使拉绳产生松弛,此时张紧弹性件对拉绳进行顶紧,从而使得拉绳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也即,在升降杆上升时,驱动弹性件首先伸长,接着张紧弹性件伸长,在升降杆下降时,张紧弹性件压缩,接着张紧弹性件压缩。张紧弹性件的设置,能够避免因加工误差造成拉绳易松弛的可能性,提高传动组件工作的稳定性。

41、可选的,所述滑轨平行设置有两条,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滑轨一一对应,所述限位杆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撑杆对限位杆的两端进行支撑,提高了限位杆的稳定性。

4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44、1.通过按动按压块,在高度切换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将升降杆自动锁定在不同的高度位置,从而提高了限位杆位置调节的便捷性。

45、2.通过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驱动块、凸块的相互配合,便于将支撑杆调节在不同的高度并进行锁定。

46、3.通过支撑杆、传动组件、加强杆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在支撑杆解锁时加强杆脱离滑轨,支撑杆锁定时加强杆抵紧滑轨的效果,因此在保证整个行李限位装置的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限位杆位置调节的便捷性。

47、4.传动组件包括导线轮、拉绳,通过升降杆进行升降拉动或释放拉绳,再通过驱动弹性件的配合,便于根据升降杆的高度调节加强杆的长度。

48、5.张紧弹性件的设置,能够尽可能避免因加工误差造成拉绳易松弛的可能性,提高传动组件工作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