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搁物板结构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40387发布日期:2023-09-07 08:3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搁物板结构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搁物板结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1、部分汽车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汽车的后排座椅靠背的角度可调,后排座椅靠背和搁物板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并且该间隙的大小会随着后排座椅靠背的角度变化而变化,搁物板上的物品容易从间隙掉落至行李箱中,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用车体验;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搁物板容易晃动产生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搁物板结构和汽车,以减轻或消除至少一个上述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搁物板结构,包括后排座椅靠背、弹性伸缩带和搁物板,所述弹性伸缩带连接在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和所述搁物板之间,所述弹性伸缩带遮挡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和所述搁物板之间的间隙。

3、可选的,所述弹性伸缩带对所述搁物板施加向前的拉力。

4、可选的,所述弹性伸缩带和所述后排座椅靠背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5、可选的,所述后排座椅靠背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粘扣,所述弹性伸缩带的前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粘扣连接的第二粘扣。

6、可选的,所述弹性伸缩带和所述搁物板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7、可选的,所述搁物板上设置有卡接孔,所述弹性伸缩带的后部固定连接有后连接件,所述后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孔卡接的卡扣。

8、可选的,所述搁物板包括搁物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搁物板本体的前边缘处的翻边,所述卡接孔设置在所述翻边上。

9、可选的,所述翻边自所述搁物板本体的前边缘向下翻折。

10、可选的,所述后排座椅靠背的角度可调。

11、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搁物板结构。

12、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弹性伸缩带能够遮挡后排座椅靠背和搁物板之间的间隙,提升了后排座椅靠背和搁物板处的外观美观度,能够防止物品从后排座椅靠背和搁物板之间的间隙掉落;弹性伸缩带能够随着后排座椅靠背的角度变化而伸长或缩短,弹性伸缩带的宽度能够自动的调整至与间隙的大小相匹配,弹性伸缩带能够保持平整,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后排座椅靠背和搁物板处的外观美观度;弹性伸缩带还能够减轻甚至消除搁物板容易晃动产生异响的问题。

13、



技术特征:

1.一种搁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排座椅靠背、弹性伸缩带和搁物板,所述弹性伸缩带连接在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和所述搁物板之间,所述弹性伸缩带遮挡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和所述搁物板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搁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带对所述搁物板施加向前的拉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搁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带和所述后排座椅靠背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搁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靠背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粘扣,所述弹性伸缩带的前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粘扣连接的第二粘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搁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带和所述搁物板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搁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物板上设置有卡接孔,所述弹性伸缩带的后部固定连接有后连接件,所述后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孔卡接的卡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搁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物板包括搁物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搁物板本体的前边缘处的翻边,所述卡接孔设置在所述翻边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搁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自所述搁物板本体的前边缘向下翻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搁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靠背的角度可调。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搁物板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搁物板结构,包括后排座椅靠背、弹性伸缩带和搁物板,弹性伸缩带连接在后排座椅靠背和搁物板之间,弹性伸缩带遮挡后排座椅靠背和搁物板之间的间隙。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汽车。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弹性伸缩带能够遮挡后排座椅靠背和搁物板之间的间隙,提升了后排座椅靠背和搁物板处的外观美观度,能够防止物品从后排座椅靠背和搁物板之间的间隙掉落;弹性伸缩带能够随着后排座椅靠背的角度变化而伸长或缩短,弹性伸缩带的宽度能够自动的调整至与间隙的大小相匹配,弹性伸缩带能够保持平整,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后排座椅靠背和搁物板处的外观美观度;弹性伸缩带还能够减轻甚至消除搁物板容易晃动产生异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陈向伟,徐科,杨小敏,张荣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