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车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22578发布日期:2023-07-20 02:5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车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载设备,具体为一种智能车载设备。


背景技术:

1、车载传声器和听筒通常安装在汽车内部的中央控制台或车顶灯板附近的位置,具体位置可能因汽车品牌和型号而异,但是,均距离驾驶员头部较远的位置。

2、当驾驶员需要通过语音进行车机控制以及打电话时,往往由于距离较远或者外界声音嘈杂,需要驾驶员对头部进行移动以便于靠近传声器和听筒才能保证正常沟通,不够方便、不够安全可靠,并且,在发生车祸碰撞时,驾驶员身体较为虚弱,不便于进行移动,同时,说话的声音一般较为微弱,此时,由于头部距离车载传声器和听筒的位置较远,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呼叫报警,不够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车载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包括主驾座椅和头枕,所述头枕通过升降机构与主驾座椅的顶部连接,且头枕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头枕的侧壁通过转动管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罩,且转动管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其中一个所述转动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声器,且另一个转动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听筒,两个所述转动罩相对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固定插设有气囊,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用于对气囊进行充气的充气机构。

3、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主驾座椅顶部的套管,且套管内插设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上端与头枕的底部固定,所述主驾座椅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管,且第一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上端与主驾座椅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的上端固定。

4、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转动管侧壁的蜗轮,且安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蜗杆,且蜗杆与蜗轮啮合设置,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蜗杆的一端固定。

5、优选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腔底部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气筒,所述储气筒套设在转动管的侧壁,且储气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套设在转动管的侧壁,且活塞的移动通过推动机构进行推动,所述转动管的侧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储气筒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活塞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6、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侧壁的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管,且第二螺纹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侧壁通过伸缩机构与活塞的端部连接,且第二螺纹杆的转动通过驱动组件进行驱动。

7、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螺纹杆一端的主动锥齿轮,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且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设置。

8、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板侧壁的固定管,且固定管内通过第一弹簧滑动连接有滑动盘,所述滑动盘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且移动杆的另一端与活塞的端部固定。

9、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塞端部的挡块,且安装腔的底部通过复位机构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移动块的移动通过推动组件进行推动。

10、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腔底部的u形板,且u形板的侧壁插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t形导杆,所述t形导杆的一端与移动块的侧壁固定,且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

11、优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块侧壁的铁块,且u形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种智能车载设备,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当车内的车载传声器识别到驾驶员的声音较小或者噪音较大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动带动蜗杆的转动,进而带动蜗轮和转动管的转动,转动管进行转动时,带动两个转动罩同步转动,从而将转动罩转动至驾驶员的前方,并使得两个转动罩靠近驾驶员下颌体的两侧,从而使得传声器距离嘴巴更近,听筒距离耳朵更近,无需驾驶员靠近方向盘,便于语音呼叫控制车机,也便于进行语音呼叫报警求助,使用更加方便、更加稳定可靠。

14、(2)、该种智能车载设备,通过设置充气机构等,当蜗杆进行转动时,带动从动锥齿轮进行同步转动,并带动主动锥齿轮和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时,推动移动板向靠近活塞的方向移动,在车辆未发生碰撞时,限位块与活塞端部的挡块相抵,此时,对活塞进行限位,活塞无法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滑动盘在固定管内滑动,第一弹簧被压缩,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使得电磁铁进行通电,使其吸引铁块快速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块和限位块向靠近u形板的方向移动,并使得限位块与挡块脱离,失去对活塞的限位作用,同时,第二弹簧被压缩,此时,当蜗杆进行转动时,能够推动活塞向储气筒内滑动,从而对储气筒内的气体进行挤压,使得气体通过通孔进入转动管内,并通过转动罩和气囊内,使得气囊膨胀后与驾驶员的下颌体两侧相抵,从而能够在发生碰撞时,对驾驶员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包括主驾座椅(1)和头枕(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11)通过升降机构(2)与主驾座椅(1)的顶部连接,且头枕(11)内开设有安装腔(12),所述头枕(11)的侧壁通过转动管(13)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罩(14),且转动管(13)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3)进行驱动,其中一个所述转动罩(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声器(17),且另一个转动罩(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听筒(18),两个所述转动罩(14)相对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槽(15),且安装槽(15)内固定插设有气囊(16),所述安装腔(12)内设置有用于对气囊(16)进行充气的充气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主驾座椅(1)顶部的套管(201),且套管(201)内插设有套杆(202),所述套杆(202)的上端与头枕(11)的底部固定,所述主驾座椅(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管(203),且第一螺纹管(203)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04),所述第一螺纹杆(204)的上端与主驾座椅(1)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腔(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05),且第一电机(205)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204)的上端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固定套设在转动管(13)侧壁的蜗轮(301),且安装腔(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302),所述固定块(302)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蜗杆(303),且蜗杆(303)与蜗轮(301)啮合设置,所述固定块(3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04),且第二电机(304)的输出端与蜗杆(303)的一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腔(12)底部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401),且支撑板(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气筒(402),所述储气筒(402)套设在转动管(13)的侧壁,且储气筒(402)内滑动连接有活塞(403),所述活塞(403)套设在转动管(13)的侧壁,且活塞(403)的移动通过推动机构(5)进行推动,所述转动管(13)的侧壁开设有通孔(404),且通孔(404)与储气筒(402)连通,所述安装腔(1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活塞(403)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块(302)侧壁的连接块(501),且连接块(50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502),所述第二螺纹杆(502)的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管(503),且第二螺纹管(5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504),所述移动板(504)的侧壁通过伸缩机构(6)与活塞(403)的端部连接,且第二螺纹杆(502)的转动通过驱动组件(7)进行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螺纹杆(502)一端的主动锥齿轮(701),所述蜗杆(3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702),且从动锥齿轮(702)与主动锥齿轮(701)啮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板(504)侧壁的固定管(601),且固定管(601)内通过第一弹簧(602)滑动连接有滑动盘(603),所述滑动盘(60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604),且移动杆(604)的另一端与活塞(403)的端部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塞(403)端部的挡块(801),且安装腔(12)的底部通过复位机构(9)连接有移动块(802),所述移动块(8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03),且移动块(802)的移动通过推动组件(10)进行推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腔(12)底部的u形板(901),且u形板(901)的侧壁插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t形导杆(902),所述t形导杆(902)的一端与移动块(802)的侧壁固定,且t形导杆(902)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90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10)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块(802)侧壁的铁块(1001),且u形板(9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00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载设备,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该种智能车载设备,包括主驾座椅和头枕,所述头枕通过升降机构与主驾座椅的顶部连接,且头枕内开设有安装腔。该种智能车载设备,能够在驾驶员的声音较小或者噪音较大时,以及在发生车祸时,将两个转动罩自动转动至靠近驾驶员下颌体的两侧,使得传声器距离嘴巴更近,听筒距离耳朵更近,无需驾驶员靠近方向盘,便于语音呼叫控制车机,也便于进行语音呼叫报警求助,使用更加方便、更加稳定可靠,同时,能够在发生车祸时,使得转动罩快速转至驾驶员下颌体的两侧,并且,使得气囊自动膨胀后与驾驶员的下颌体两侧相抵,从而能够在发生碰撞时,对驾驶员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吴旭彪,梁英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粤桨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