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的调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55179发布日期:2024-02-26 17:1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的调角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调角器。


背景技术:

1、通常,调角器可以向前后方向调节座椅靠背相对于座垫的角度,并且在调角操作过程中部件之间具有较强的的耦合力,以确保车辆乘员的安全。调角器可分为通过操作杆来调节座椅靠背角度的手动型和通过开关操作利用电机的动力自动运行的电动型。

2、图1是示出现有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上的状态的图,图2是现有汽车座椅的调角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现有汽车座椅的调角器的侧截面图,图4是示出现有汽车座椅的调角器的轴环部的图,图5是示出现有汽车座椅的调角器的楔形凸轮结合于轴环部的状态的平面图。

3、如图1所示,调角器100可以安装在座椅靠背sb内部的座椅靠背框架sf上。如图2至图4所示,现有调角器100,包括:第一齿轮101,具备内齿101a;第二齿轮102,具备与第一齿轮101的内齿101a相啮合的外齿102a。第二齿轮102偏心地结合于第一齿轮101的内部。在第二齿轮102的内径部组装衬套108。插座105结合于第一齿轮101的轴环部101b。在轴环部101b的外侧结合一对楔形凸轮103。可以通过一对楔形凸轮103保持第一齿轮101和第二齿轮102的偏心状态,同时可以保持锁定(locking)状态或用于操作调角器的解锁(unlocking)状态。一对楔形凸轮103可由弹簧109的弯曲的两端109a弹性支撑而保持张开的状态。当通过操作开关sw驱动电机m,并与电机m连接的轴104旋转时,第一齿轮101通过与轴104连接的插座105和楔形凸轮103旋转而进行旋转,随之,可以调整座椅靠背框架sf的角度,最终可以调整座椅靠背sb的角度。盖106以围绕弹簧109的方式结合于第二齿轮102的内径部。导向环107可以结合成以围绕第一齿轮101的内齿101a和第二齿轮102的外齿102a的啮合部位。

4、另一方面,当对座椅靠背框架sf施加外力时,通过第一齿轮101的内齿101a和第二齿轮102的外齿102a的啮合部位传递的载荷l集中在第一齿轮101的轴环部101b上,导致轴环部101b发生变形,由于轴环部101b的变形,第二齿轮102和第一齿轮101的两齿轮之间的啮合性降低,会造成破坏。

5、为了解决所述问题,以往增加了第一齿轮101的轴环部101b的厚度,但是,轴环部的厚度增加是有局限的,通过翻边(burring)或成型(forming)工艺成型的轴环部101b的表面粗糙度su不均匀,在外径部的轴向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划痕sc,这增加了与轴环部101b接触旋转的楔形凸轮103的摩擦力以对调角器的动作带来影响。

6、另外,如图5所示,为了补偿各零件的尺寸公差条件,在楔形凸轮103和插座105的接触部必须形成间隙g,但是,由于所述间隙g,在插座105动作时,楔形凸轮10不能立即旋转而发生时间差,因此,存在座椅靠背sb的响应性降低的问题。

7、现有技术文件

8、专利文件

9、(专利文件1)大韩民国授权专利第10-2236705号公报(2021.04.06公告)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通过在插座设置同时结合于轴环部的内径部和外径部的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从而,可以通过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分散从楔形凸轮传递而来的载荷。

2、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通过对插座的与楔形凸轮的接触部位进行研磨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楔形凸轮的摩擦,并通过在插座的第二结合部接触结合楔形凸轮,从而,可以在由电机的驱动而轴进行旋转的同时,执行楔形凸轮的动作。

3、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中,包括:第一齿轮,在中心具备轴环部;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内接的同时相啮合形成偏心;插座,具备外径部插入结合于所述轴环部的内径部的第一结合部、以及内径部以围绕所述轴环部的外径部的方式接触结合的第二结合部;以及一对楔形凸轮,在所述插座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限制所述插座和所述第二齿轮或解除限制状态。

4、而且,所述第二结合部形成为比所述第一结合部更大的圆形。

5、而且,所述第一结合部形成为比所述第二结合部更长的长度。

6、而且,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齿轮。

7、而且,通过形成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在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之间形成容纳槽,在所述容纳槽插入所述轴环部。

8、而且,所述楔形凸轮接触结合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外径部。

9、而且,所述插座通过烧结而成型。

10、而且,所述插座的至少与所述楔形凸轮接触部位或整体经研磨处理。

11、而且,所述插座,包括:翼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端部隔开间隔形成在所述第二结合部的外径部;推动部,在所述翼部的一面向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端部方向延伸;以及组装部,在所述翼部的另一面突出形成。

12、而且,所述翼部具备结合槽,弹性构件结合于所述组装部的同时,两端通过所述结合槽结合于一对楔形凸轮的相互面对的一侧端部的插入槽。

13、而且,所述推动部形成为圆弧形,所述楔形凸轮被所述推动部推动而旋转。

14、而且,所述插座具备贯穿中心的内径部,所述内径部构成为可结合轴的角形结构。

15、发明效果

16、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分散从楔形凸轮传递而来的载荷。

17、而且,根据本发明,第一结合部形成辅助支撑结构,从而,在发生变形时,可以接触到轴环部。

18、而且,根据本发明,通过对插座的与楔形凸轮的接触部位进行研磨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楔形凸轮的摩擦。

19、而且,通过在插座的第二结合部接触结合楔形凸轮,从而,可以在由电机的驱动而轴进行旋转的同时,执行楔形凸轮的动作。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部形成为比所述第一结合部更大的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形成为比所述第二结合部更长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形成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在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之间形成容纳槽,在所述容纳槽插入所述轴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凸轮接触结合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外径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通过烧结而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的至少与所述楔形凸轮接触的部位或整体经研磨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部具备结合槽,弹性构件结合于所述组装部的同时,两端通过所述结合槽结合于一对楔形凸轮的相互面对的一侧端部的插入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形成为圆弧形,所述楔形凸轮被所述推动部推动而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具备贯穿中心的内径部,所述内径部构成为可结合轴的角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调角器,其中,包括:第一齿轮,在中心具备轴环部;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内接的同时相啮合形成偏心;插座,具备:第一结合部,外径部插入结合于所述轴环部的内径部、以及第二结合部,内径部以围绕所述轴环部的外径部的方式接触结合;以及一对楔形凸轮,在所述插座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限制所述插座和所述第二齿轮或解除限制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金成哲,孙东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现代坦迪斯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