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68260发布日期:2023-12-06 16:3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车辆热管理,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电动汽车已开始使用综合热管理空调,但储能式轨道车辆还未普及综合热管理系统。普遍还是车厢空调、电池热管理空调、电机电控散热系统单独的系统进行工作,成本、体积、重量都没有优势。另外,部分车厂开始使用集成车厢空调和电池热管理空调,但没有更多的集成,能源没有综合利用。目前轨道车辆车厢制热大部分还是采用ptc制热,耗能较多,此方案采用的热泵技术,通过压缩机热泵给车厢制热,再通过管路设计,把电机电控和电池中的热量进行回收,给车厢制暖,节能电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及车辆。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本发明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包括水路系统和冷媒系统,所述水路系统和冷媒系统之间通过多个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所述水路系统与车辆集成一体,所述冷媒系统在车辆外部组装完成后再安装到车辆上。

4、进一步的,所述水路系统包括:

5、车厢空调系统,和,

6、动力散热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电池散热系统和电机电控散热系统;

7、所述车厢空调系统和动力散热系统相互隔离。

8、进一步的,

9、所述冷媒系统和车厢空调系统之间通过第一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

10、所述冷媒系统和电机电控散热系统之间通过第二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

11、所述冷媒系统和电池散热系统之间通过第三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

12、进一步的,通过改变冷媒系统中冷媒的流向以及管路通断来控制水路系统和冷媒系统之间的热量交换。

13、进一步的,所述车厢空调系统通过第四换热器与动力散热系统之间进行热量交换。

14、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散热系统中设有电池散热系统和电机电控散热系统共用的散热水箱,所述散热水箱与冷媒系统中的冷凝器共用散热风扇。

15、进一步的,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压缩机系统,包括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系统通过四通阀连接于冷媒循环管路。

16、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于四通阀的第一接口,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于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四通阀的第二接口和第四接口连接于冷媒循环管路。

17、进一步的,所述冷媒系统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和第三循环管路,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与车厢空调系统进行热量交换,所述第二循环系统与电机电控散热系统进行热量交换,所述第三循环管路与电池散热系统进行热量交换。

18、本发明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包括如以上所述的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0、1.本发明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把原本分开的多个空调以及散热设备集成到一起,为整车设计节省了成本、降低了重量、节省了空间、更加节能,并且将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分为水路系统与冷媒系统,水路系统与车辆集成一体,冷媒系统在车辆外部组装完成后再安装到车辆上,整个空调系统在空调厂家就完成了冷媒加注,不用在车辆装配时再进行充注冷媒等工作,节省装配时间。

21、2.本发明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可以实现能量综合热管理功能,合理利用冷媒系统产生的热量和冷量来提高整机的综合能效比,节省能源和成本。

22、3.本发明余热回收方式,既可以通过水路直接回收,也可以通过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收。回收模式多,热量回收更加彻底,避免热量的浪费。

23、4.本发明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通过特殊的水路循环设计,实现了电机电控冷却系统和电池冷却系统共用一个散热水箱,节省成本的同时可以实现电机电控、电池的自然散热,节省电能。

24、5.本发明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共用压缩机、冷凝器、冷凝风扇等。节省成本、车辆空间和重量。

25、6.本发明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各个工作模式均可全部同时进行或者独立进行,智能控制,控制更加灵活,满足车辆各个工况下的使用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包括水路系统和冷媒系统,所述水路系统和冷媒系统之间通过多个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与车辆集成一体,所述冷媒系统在车辆外部组装完成后再安装到车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冷媒系统中冷媒的流向以及管路通断来控制水路系统和冷媒系统之间的热量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空调系统通过第四换热器与动力散热系统之间进行热量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散热系统中设有电池散热系统和电机电控散热系统共用的散热水箱,所述散热水箱与冷媒系统中的冷凝器共用散热风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压缩机系统,包括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系统通过四通阀连接于冷媒循环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于四通阀的第一接口,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于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四通阀的第二接口和第四接口连接于冷媒循环管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系统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和第三循环管路,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与车厢空调系统进行热量交换,所述第二循环系统与电机电控散热系统进行热量交换,所述第三循环管路与电池散热系统进行热量交换。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及车辆,包括水路系统和冷媒系统,所述水路系统和冷媒系统之间通过多个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所述水路系统与车辆集成一体,所述冷媒系统在车辆外部组装完成后再安装到车辆上。所述水路系统包括车厢空调系统和动力散热系统,所述车厢空调系统和动力散热系统相互隔离。本发明把原本分开的多个空调以及散热设备集成到一起,为整车设计节省了成本并且将车辆综合热管理系统总成分为水路系统与冷媒系统,水路系统与车辆集成一体,冷媒系统在车辆外部组装完成后再安装到车辆上,整个空调系统在空调厂家就完成了冷媒加注,不用在车辆装配时再进行充注冷媒等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王绅宇,朱洪磊,王磊,史长奎,袁井胜,魏庆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朗进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