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座椅滑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77455发布日期:2023-10-21 11:2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的座椅滑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座椅,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座椅滑轨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六座或七座乘用车采用三排座椅的布局,其中,第二排常设计为两个独立座椅,两个座椅之间会预留过道以方便第三排乘客上下车。由于受车内宽度的限制及第二排座椅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中间过道的宽度往往较小,导致第三排乘客上下车不是很便利。

2、为解决第二排座椅中间过道宽度问题,目前常规的解决方案一是将第二排座椅尽量靠近车门布置,以增加过道宽度,但此种布置会影响第二排乘客的舒适性;解决方案二是在第二排座椅沿车身纵向和横向方向装配两套独立座椅滑轨,通过横向滑轨调节增加中间过道宽度。

3、但是采用两套独立的座椅滑轨时,每套座椅滑轨都需要单独设置锁止机构和调节机构,产品结构复杂、不利于成本管控且调节操作繁琐,并且,两套座椅滑轨在高度方向上重叠,导致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占用较大,不利于座椅的布置。

4、因此,对于设有三排座椅的车辆,如何设计座椅滑轨,以方便对第二排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在保证第二排乘客舒适性的同时,便于第三排乘客上下车,同时整体结构简单、调节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利于座椅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座椅滑轨及车辆,对于设有三排座椅的车辆,方便对第二排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在保证第二排乘客舒适性的同时,便于第三排乘客上下车,同时整体结构简单、调节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利于座椅布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的座椅滑轨,包括滑动机构和锁止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至少三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和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能够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轨用于与车辆的底板固定,所述滑动件用于与车辆的座椅骨架固定;各所述滑轨的结构相同,所述滑轨设有折弯结构并包括直线段和折弯段,各所述直线段分别沿纵向布置且不共线;所述锁止机构用于锁定和解锁所述滑动件和所述滑轨的相对位置。

3、车辆第二排的两个座椅的座椅滑轨中,每个座椅滑轨的折弯段都是后侧更靠近车门,也就是说,两个座椅滑轨的滑轨的折弯结构的折弯方向是相反的,并且,折弯段与另一个座椅之间的间距要大于直线段与另一个座椅之间的间距,也就是说,折弯段与相邻侧门之间的间距要小于直线段与相邻侧门之间的间距,滑动件在由直线段滑动至折弯段后,座椅更靠近侧门,也就是说,随着滑动件沿滑轨向后滑动,两个座椅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大,即过道的宽度越来越大。

4、第二排乘客坐在第二排座椅上时,通常仅需对座椅进行前后方向的位置调节,此时,仅需用到滑轨的直线段,各直线段平行布置,并沿纵向设置,座椅骨架沿直线段调节前后位置,以满足第二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5、第三排乘客上下车时,可将座椅骨架带动滑动件沿滑轨向后滑动至折弯段,座椅骨架沿折弯段滑动,以增大第二排两个座椅之间的过道的宽度,待第三排乘客上下车完成后,滑动件再沿滑轨向前滑动至直线段,并根据第二排乘客的需求调节滑动件在直线段的位置,最后通过锁止机构锁定即可。

6、也就是说,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座椅滑轨,能够通过同一组滑轨的设置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在满足第二排乘客舒适性的同时,还能够对两个座椅之间的过道的宽度进行调节,以方便第三排乘客上下车。

7、由于滑轨设置有折弯结构,通过座椅骨架在同一组滑轨的前后位置调节,可在保证第二排乘客的舒适性的同时,方便第三排乘客在上下车时对过道的宽度进行调节。相较于将座椅滑轨设置为包括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的两组座椅滑轨的方案来说,结构更为简单、成本更低且座椅位置调节更为方便,并且本申请所提供的座椅滑轨还能够有效减小高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利于车辆座椅的布置。

8、可选地,所述滑轨的数量为四条,两条并列设置的所述滑轨呈一组,两组所述滑轨沿纵向方向间隔布置。

9、可选地,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块和铰接轴,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块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座椅骨架之间可转动连接。

10、可选地,所述滑块设有穿孔,所述铰接轴的顶部设有台阶和螺纹段,所述螺纹段能够依次穿过所述穿孔和所述座椅骨架并连接有螺母,所述滑块位于所述台阶的台阶面的上方。

11、可选地,所述铰接轴的底部还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铰接轴固定,所述滑轨的上端面还设有滑槽,所述轴承位于所述滑槽内,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

12、可选地,所述滑轨的下端面还向下突出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下端面与所述底板贴合并通过安装螺栓固定,所述滑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端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限位空间;所述滑块的截面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端的两侧端面还分别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且所述限位空间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板的厚度。

13、可选地,所述滑块还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的两侧壁可转动连接,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滑动时,所述滚轮能够贴合于所述滑轨的上端面滚动;

14、和/或,所述滑块的内侧壁还可转动地连接有滚动件,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滑动时,所述滚动件能够贴合于所述滑轨的侧壁滚动。

15、可选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齿条、操纵杆、弹簧、拨片和锁销,所述齿条与所述滑轨相对固定,且所述齿条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齿条设有锁齿,所述弹簧能够作用于所述拨片使所述拨片带动所述锁销与所述锁齿配合,所述拨片与所述操纵杆连接,所述操纵杆能够通过所述拨片带动所述锁销移动至与所述锁齿脱离,所述锁销与所述锁齿脱离状态下,所述滑动件沿所述滑轨滑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锁止件沿所述齿条滑动。

16、可选地,至少部分所述滑轨的侧壁设有所述齿条。

17、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两个并列布置的座椅,所述座椅与所述底板之间分别设有如上所述的座椅滑轨,两个所述座椅滑轨的滑轨的折弯结构的折弯方向相反,且折弯段与另一个座椅之间的间距大于直线段与另一个座椅之间的间距。

18、具有如上所述的座椅滑轨的车辆,其技术效果与上述座椅滑轨的技术效果类似,为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座椅滑轨,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机构(10)和锁止机构(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的数量为四条,两条并列设置的所述滑轨(1)呈一组,两组所述滑轨(1)沿纵向方向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2)包括滑块(21)和铰接轴(22),所述滑块(21)能够沿所述滑轨(1)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块(21)通过所述铰接轴(22)与所述座椅骨架(30)之间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座椅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1)设有穿孔(211),所述铰接轴(22)的顶部设有台阶(221)和螺纹段(222),所述螺纹段(222)能够依次穿过所述穿孔(211)和所述座椅骨架(30)并连接有螺母(24),所述滑块(21)位于所述台阶(221)的台阶面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座椅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22)的底部还连接有轴承(25),所述轴承(25)的内圈与所述铰接轴(22)固定,所述滑轨(1)的上端面还设有滑槽(13),所述轴承(25)位于所述滑槽(13)内,并可沿所述滑槽(13)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座椅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的下端面还向下突出设有凸出部(14),所述凸出部(14)的下端面与所述底板贴合并通过安装螺栓(8)固定,所述滑轨(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端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限位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座椅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1)还连接有滚轮(26),所述滚轮(2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21)的两侧壁可转动连接,所述滑块(21)沿所述滑轨(1)滑动时,所述滚轮(26)能够贴合于所述滑轨(1)的上端面滚动;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座椅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20)包括齿条(3)、操纵杆(4)、弹簧(5)、拨片(6)和锁销(7),所述齿条(3)与所述滑轨(1)相对固定,且所述齿条(3)沿所述滑轨(1)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齿条(3)设有锁齿(31),所述弹簧(5)能够作用于所述拨片(6)使所述拨片(6)带动所述锁销(7)与所述锁齿(31)配合,所述拨片(6)与所述操纵杆(4)连接,所述操纵杆(4)能够通过所述拨片(6)带动所述锁销(7)移动至与所述锁齿(31)脱离,所述锁销(7)与所述锁齿(31)脱离状态下,所述滑动件(2)沿所述滑轨(1)滑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锁止件沿所述齿条(3)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座椅滑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滑轨(1)的侧壁设有所述齿条(3)。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列布置的座椅,所述座椅与所述底板之间分别设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滑轨,两个所述座椅滑轨的滑轨(1)的折弯结构的折弯方向相反,且折弯段(12)与另一个座椅之间的间距大于直线段(11)与另一个座椅之间的间距。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的座椅滑轨及车辆,其中,座椅滑轨包括滑动机构(10)和锁止机构(20);滑动机构(10)包括至少三组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滑轨(1)和滑动件(2),滑动件(2)能够沿滑轨(1)滑动,滑轨(1)用于与底板固定,滑动件(2)用于与座椅骨架(30)固定;各滑轨(1)的结构相同,滑轨(1)设有折弯结构并包括直线段(11)和折弯段(12),各直线段(11)分别沿纵向布置且不共线;锁止机构(20)用于锁定和解锁滑动件(2)和滑轨(1)的相对位置。该座椅滑轨方便对第二排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在保证第二排乘客舒适性的同时,便于第三排乘客上下车,同时整体结构简单、调节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利于座椅布置。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赵宇辉,江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