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踏板助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89551发布日期:2024-01-23 12:0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合器踏板助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离合器踏板助力结构。


背景技术:

1、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离合踏板力作为驾驶员操纵舒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舒适的踏板力能大大减轻驾驶者的操作强度,能使驾驶者获得更佳的驾驶体验。

2、参考现有专利文献1公开号:cn109849654b,一种助力可调离合踏板,包括踏板臂、踏板支架,所述踏板臂与离合器连接,还包括扭簧支架,所述踏板臂一侧设置有踏板,所述扭簧支架上水平设置有螺栓,所述踏板臂另一侧可以转动的套装在螺栓上,所述扭簧支架下端可以转动的套装在螺栓上,使离合器踏板的助力可以准确且快速地调整,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离合器分离力,保证离合器踏板力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

3、参考现有专利文献2公开号:cn206155161u,一种弹簧助力离合器踏板结构,包括踏板臂和踏板支架,还包括由助力弹簧和联动臂组成的助力装置,所述助力弹簧一端通过转轴与踏板支架固定,另一端与联动臂可转动相连,所述联动臂的另一端与踏板臂上端相连,进一步优化助力装置结构,将助力弹簧的弹簧线圈设置在踏板腔体外部,扭力弹簧一端与联动臂相连,一端与转轴相连,踏板工作时,联动臂向前运动,改变弹簧受力方向,实现助力,结构简单,腔体不需做很大,空间利用率高。

4、但是目前离合器的助力无法进行调整,对于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适应性差,因此本方案提供一种踏板主力调节装置,结构简单,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器踏板助力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离合器的助力无法进行调整,对于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适应性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合器踏板助力结构,包括离合器踏板支架;

3、离合器踏板臂,其通过内轴组件与所述离合器踏板支架相连接,用于连接传递踏板力;

4、离合器助力扭簧,其通过助力扭簧安装衬套安装于所述离合器踏板支架的内侧;

5、u型衬套,其安装在所述离合器助力扭簧的中间位置处。

6、采用上述方案,助力系统结构简单,助力调整简单快速,适用性强,通过调整踏板臂上u型槽的位置来实现离合器助力曲线的调整,从而实现通用性提高适用性。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助力扭簧安装衬套分别位于离合器助力扭簧的两端。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离合器踏板臂的底端通过内轴组件与离合器踏板支架相转动。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离合器踏板臂的表面开设有u型槽。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u型衬套位于离合器踏板臂所设置有的u型槽内,且相适配。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离合器助力扭簧与离合器踏板支架相转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该一种离合器踏板助力结构,助力系统结构简单,助力调整简单快速,适用性强;

14、该一种离合器踏板助力结构通过调整踏板臂上u型槽的位置来实现离合器助力曲线的调整,从而实现通用性提高适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合器踏板助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器踏板支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踏板助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扭簧安装衬套(4)分别位于离合器助力扭簧(5)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踏板助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踏板臂(1)的底端通过内轴组件(2)与离合器踏板支架(3)相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踏板助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踏板臂(1)的表面开设有u型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踏板助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衬套(6)位于离合器踏板臂(1)所设置有的u型槽内,且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踏板助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助力扭簧(5)与离合器踏板支架(3)相转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器踏板助力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离合器踏板支架;离合器踏板臂,其通过内轴组件与离合器踏板支架相连接,用于连接传递踏板力;离合器助力扭簧,其通过助力扭簧安装衬套安装于离合器踏板支架的内侧;U型衬套,其安装在离合器助力扭簧的中间位置处,助力扭簧安装衬套分别位于离合器助力扭簧的两端,离合器踏板臂的底端通过内轴组件与离合器踏板支架相转动,离合器踏板臂的表面开设有U型槽,U型衬套位于离合器踏板臂所设置有的U型槽内,且相适配,助力系统结构简单,助力调整简单快速,适用性强,通过调整踏板臂上U型槽的位置来实现离合器助力曲线的调整,从而实现通用性提高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自放,谭燕兰,吴圆,杜文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