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气帘用气体发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5026发布日期:2024-02-20 21:2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气帘用气体发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体发生器相关,尤其是指一种侧气帘用气体发生器结构。


背景技术:

1、根据最新的安全气囊市场调查分析,汽车市场对于侧气囊的安装要求不断在增加,对于气帘要求在短期内可以直接将气袋充饱,同时要求气袋展开后6s依旧可以保持55%以上的压力来满足防范要求。而目前对于气帘技术要求比较低,并且气袋体积要求也较小,只需要在碰撞后能及时展开,在前期能起到保护乘员头部不受伤的要求即可。

2、相对于小车型的车辆而言,其气帘产品体积也相对较小,然而现有的气体发生器零件种类和数目繁多,结构复杂,体积较大,难以应用于小体积的气帘产品。

3、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侧气帘用气体发生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气体发生器零件种类和数目繁多,结构复杂,体积较大,难以应用于小体积的气帘产品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侧气帘用气体发生器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侧气帘用气体发生器结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其中一端安装有点火组件,所述点火组件和管体密封连接,所述管体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滤孔,所述管体的内部设置有传火药,所述传火药和点火组件均位于支撑板的其中一侧,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安装有扩散装置,所述扩散装置和管体密封连接,所述管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惰性气体,所述扩散装置和惰性气体均位于支撑板的另一侧。

4、点火组件在接收电脉冲信号后,首先产生冲击波将管体内的传火药点燃,传火药点燃后在支撑板的支撑作用下达到完全燃烧并产生热量,热量在穿过滤孔后对管体内的惰性气体进行加热增压,高压状态下的惰性气体则通过扩散装置释放至气囊中。零件数量较少,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紧凑,尺寸较小便于安装。

5、作为优选,所述点火组件包括点火具外壳,所述点火具外壳安装在管体的端口处且与其密封连接,所述点火具外壳上设有点火具安装槽,所述点火具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点火具本体,所述点火具本体位于管体的外部,所述点火具安装槽的底面上设置有弱化刻槽。点火具本体安装在点火具安装槽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维护维修。自然状态下,点火具本体与传火药之间通过点火具外壳隔开,提高了产品安全系数,当点火具本体在接收电脉冲信号后,首先产生冲击波将点火具安装槽底面上的弱化刻槽破开,之后再将管体内的传火药点燃。

6、作为优选,所述扩散装置包括扩散器本体,所述扩散器本体安装在管体的端口处且与其密封连接,所述扩散器本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端壁上设有连接通孔,所述管体的内侧和空腔的内侧之间通过连接通孔相连通,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排气孔。高压状态下的惰性气体通过连接通孔进入扩散器本体内部的空腔中,并通过空腔侧壁上的排气孔释放至气囊中。结构简单,零件数量较少,成本较低。

7、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通孔的内侧固定有爆破膜。传火药点燃后完全燃烧并产生冲击波及热量,其中热量对管体内的惰性气体进行加热增压,其中冲击波打开连接通孔内侧的爆破膜。

8、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通孔的端口处设置有渐缩管,所述渐缩管置于空腔的内部,所述渐缩管的其中一端固定在连接通孔的端口处且两者相连通,所述渐缩管的管径自渐缩管的其中一端到渐缩管的另一端逐渐减小。通过渐缩管的形状设计,提高了惰性气体在进入空腔时的压力,使其能够更加快速地穿过排气孔释放至气囊中,加速了气囊的展开时间,产品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9、作为优选,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安装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位于支撑板的另一侧。当管体内部的气压超过额定压力时,则可通过安全阀自动泄压,从而避免管体因内部压力过高而发生爆炸的情况,提高了设备安全性。

10、作为优选,所述点火具外壳的外径和管体的内径相匹配且两者活动连接,所述管体的其中一端的内壁上固定有固定块,所述点火具外壳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环形槽,所述固定块和环形槽转动连接,所述点火具外壳的外侧壁上还设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固定块通道,所述点火具外壳正对支撑板一端的端面与环形槽的侧壁之间通过固定块通道相连通,所述固定块和固定块通道滑动连接,所述环形槽的侧壁上设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固定块卡槽,所述固定块卡槽和固定块通道位于环形槽的同一侧,所述固定块和固定块卡槽相卡接,所述管体内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置于支撑板和点火具外壳之间,所述弹簧一的其中一端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和点火具外壳相连接,所述点火具外壳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密封圈,所述环形槽位于密封圈和支撑板之间,所述点火具外壳和管体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安装时,将点火具外壳上的固定块通道与管体上的固定块对准,之后将点火具外壳插入管体的其中一端的端口中(此时弹簧一被压缩),并使固定块置于环形槽处,然后旋转点火具外壳,使固定块在环形槽中转动,并将固定块转至固定块卡槽的位置处,最后松开点火具外壳,在弹簧二的复位弹力作用下使点火具外壳上的固定块卡槽自动与管体上的固定块相卡接,从而完成对点火组件的安装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安装和拆卸维护。通过密封圈的设计,提高了点火具外壳和管体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发生漏气现象,保证了气体释放效率。

11、作为优选,还包括封套,所述管体的其中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区一,所述封套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外螺纹区一相匹配的内螺纹区一,所述管体和封套螺纹连接,所述封套的端口处固定有环形内挡边,所述环形内挡边的宽度大于管体的管壁厚度。螺纹连接方式简单易操作,方便安装和拆卸维护。通过环形内挡边的设计,可对点火具外壳起到进一步的限位作用,提高了点火组件在管体上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12、作为优选,所述管体由内管和外管组成,所述点火组件和支撑板均位于内管的其中一端,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和外管的其中一端相互匹配,所述外管的其中一端套接在内管的另一端上且两者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扩散装置位于外管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锁杆,所述锁杆的侧壁上设有齿条区,所述外管的内部设有锁块,所述锁块上设有锁块通孔,所述锁杆位于锁块通孔的内侧,所述锁块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与齿条区相匹配的卡齿,所述锁块的外侧壁固定有导柱,所述外管的内壁上固定有与导柱相匹配的导管,所述导柱置于导管内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导柱的端面和外管的内壁之间通过弹簧二相连接,所述锁块上还设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其中一端安装在锁块的外侧壁上,所述控制杆和导柱平行设置,所述外管的侧壁上设有与控制杆相匹配的控制杆通孔一,所述控制杆的另一端穿过控制杆通孔一置于外管的外部,所述控制杆和控制杆通孔一密封滑动连接。自然状态下,锁块上的卡齿在弹簧二的弹力作用下压在锁杆上的齿条区处,此时锁杆处于锁定状态,当需要对管体的长短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可按下控制杆,使锁块上的卡齿与锁杆上的齿条区相分离(此时弹簧二发生形变),之后即可通过控制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相对滑动从而调节管体的长短,以承载不同重量的惰性气体,从而实现不同的输出要求,最后工作人员再松开控制杆,通过弹簧二的复位作用使锁块上的卡齿重新压在锁杆上的齿条区处对其进行锁定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中通过导柱和导管配合,可对锁块的运动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

13、作为优选,所述锁块通孔的内壁上还设有压盘,所述压盘和卡齿分别位于锁块通孔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压盘的其中一面正对锁杆,所述压盘的另一面上固定有若干块滑板,所述锁块通孔的内侧壁上设有滑板通孔和控制杆通孔二,所述滑板置于滑板通孔内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控制杆的另一端穿过控制杆通孔二置于锁块通孔的内部,所述控制杆和控制杆通孔二转动连接,所述滑板以控制杆为中心呈环形分布在控制杆的外侧,所述控制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区二,所述滑板的内侧面上设有与外螺纹区二相匹配的内螺纹区二,所述转盘和滑板螺纹连接,所述控制杆的侧壁上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控制杆通孔二的内侧壁上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弧形限位转槽,所述限位块置于弧形限位转槽内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弧形限位转槽的端壁上设有卡槽,所述限位块上固定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头,所述卡槽和卡头相卡接。当管体的长短调节完成后,工作人员可旋转控制杆带动其上的转盘发生转动(此时限位块也在弧形限位转槽内进行同步转动),并通过螺纹的配合带动滑板在滑板通孔内发生滑动,从而带动压盘朝着锁杆的方向进行运动,将锁杆的齿条区紧紧地压在锁块的卡齿上(当压盘刚好将锁杆的齿条区紧紧地压在锁块的卡齿上时,限位块上的卡头也刚好卡入弧形限位滑槽的卡槽处,以避免控制杆出现自动回转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对锁杆的锁定效果,从而增强了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固定效果。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零件数量较少,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紧凑,尺寸较小便于安装;提高了产品安全系数;提高了设备安全性;提高了密封效果;提高了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可通过调节管体的长短以承载不同重量的惰性气体,从而实现不同的输出要求;增强了固定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