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动收线的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39540发布日期:2024-01-16 12:5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自动收线的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收线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1、随着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电动车市场逐步增大,随之而来的是充电桩的分布越来越广泛,现在普遍采用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为落地式或挂壁式,无论是落地式还是挂壁式,由于充电桩与电动汽车的停车位有一定距离,因此需要设置一定长度的枪线才能满足充电需要。

2、目前,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线缆外置,人们往往需要拖动较长的充电线缆进行使用,十分费力,而且充电线缆拖地磨损易造成充电线缆的损坏,也易被电动汽车碾压碰撞而损坏,针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充电桩上设置了自动收线的功能,专利号为cn109050280a的一种充电桩,其具备自动收线的功能,且线缆埋藏于地下,便于线缆的收纳,但是,其也存在一些问题,线缆具有较大的重量以及硬性,用户在将线缆拉出的过程中十分费力,而且,充电枪头在使用后没有地方进行插设,导致其在收线时会摩擦地面,不利于后续的使用。

3、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自动收线的充电桩来便于用户将线缆拉出进行使用,使其在具备自动收线功能的同时也具备自动出线的功能,以节省用户拉动线缆时所用的力气。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自动收线的充电桩来便于用户将线缆拉出进行使用,使其在具备自动收线功能的同时也具备自动出线的功能,以节省用户拉动线缆时所用的力气。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自动收线的充电桩,包括操控机、充电枪线组、升降收线机构、动力夹线机构、充电枪插接机构,所述升降收线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操控机的一侧,所述动力夹线机构、所述充电枪插接机构并排设置并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收线机构的前表面,所述升降收线机构、动力夹线机构、充电枪插接机构均与所述操控机电连接,所述动力夹线机构与所述升降收线机构导通,所述充电枪线组的一端与所述操控机电连接并以收卷的方式进行横向放置,所述充电枪线组的中部延伸至所述升降收线机构内并以卷绕的方式进行收纳,所述充电枪线组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升降收线机构、所述动力夹线机构并延伸至外部且插设于所述充电枪插接机构上并与所述充电枪插接机构形成电连接,在将所述充电枪线组从所述充电枪插接机构拔出并拖拽时,所述升降收线机构进行反向转动并上升进行放线,且所述动力夹线机构将充电枪线组夹持并向外进行碾动出线,在所述充电枪线组插回所述充电枪插接机构内后,所述升降收线机构进行正向转动并下降进行收线,且所述动力夹线机构将充电枪线组夹持并向内进行碾动收线。

4、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收线机构包括机箱架构、丝杆电机组、平衡滑杆组、升降卷线装置,所述丝杆电机组、所述升降卷线装置均与所述操控机电连接,所述丝杆电机组呈竖直状态固定连接于所述机箱架构的内部一侧,所述丝杆电机组的顶部与所述机箱架构的内部顶板转动连接,所述平衡滑杆组呈竖直状态固定连接于所述机箱架构的内部另一侧,所述丝杆电机组与所述平衡滑杆组呈对称设置,所述丝杆电机组、所述平衡滑杆组均贯穿所述升降卷线装置,所述丝杆电机组与所述升降卷线装置形成丝杆传动连接,所述平衡滑杆组与所述升降卷线装置形成滑动连接,所述充电枪线组的中部从所述升降卷线装置的下方延伸入所述升降卷线装置内并以卷绕的方式进行收纳,所述机箱架构的前表面设有第一过线槽,所述升降卷线装置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过线槽导通,所述动力夹线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机箱架构的前表面并与所述第一过线槽导通,所述充电枪线组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过线槽以及所述动力夹线机构。

5、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卷线装置包括升降箱体、底部固定盖、卷筒组件、顶部固定盖、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操控机电连接,所述丝杆电机组、所述平衡滑杆组均贯穿所述升降箱体,所述丝杆电机组与所述升降箱体的一侧形成丝杆传动连接,所述平衡滑杆组与所述升降箱体的另一侧形成滑动连接,所述底部固定盖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箱体的底部,所述顶部固定盖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箱体的顶部,所述卷筒组件收容于所述升降箱体内,所述卷筒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底部固定盖、所述顶部固定盖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卷筒组件的下端中心与所述底部固定盖的中心导通,所述卷筒组件的下端一侧与所述升降箱体的内部导通,所述卷筒组件的上端中心处贯穿所述升降箱体的顶部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一电机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部固定盖的上表面并与所述卷筒组件的延伸端形成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卷筒组件转动以对所述充电枪线组的中部进行收卷。

6、进一步的,所述卷筒组件包括收卷筒、传动连接件、线体引导件,所述收卷筒的中心设有通槽,所述底部固定盖、所述顶部固定盖的中央均设有轴承、避让孔,两个所述轴承均分别插设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通槽的上下两端,所述传动连接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通槽内并与所述收卷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连接件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顶部固定盖的避让孔并延伸出外部且与所述第一电机形成传动连接,所述收卷筒的下端一侧设有过线部,所述过线部与所述通槽导通,所述线体引导件的一端与所述过线部固定连接,所述线体引导件的中部横向贯穿所述过线部并延伸至所述通槽内,所述线体引导件的另一端竖直向下从所述通槽内向外进行延伸。

7、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连接件的一端设有伸出柱,所述伸出柱贯穿所述顶部固定盖的避让孔,所述伸出柱的顶部设有冠状齿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传动齿轮,所述冠状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是所述传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的三倍,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冠状齿轮呈90度的啮合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线体引导件呈l型结构,所述过线部包括第二过线槽、连接槽位,所述第二过线槽与所述通槽导通,所述线体引导件包括连接凸台、横向支撑板、纵向引导板,所述连接凸台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撑板的一端,所述纵向引导板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撑板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凸台与所述连接槽位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板横向贯穿所述第二过线槽并延伸至所述通槽内,所述纵向引导板收容于所述通槽内并竖直向下从所述通槽内向外进行延伸,所述横向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弧形引导面,所述纵向引导板的侧表面设有第二弧形引导面,所述第一弧形引导面与所述第二弧形引导面衔接。

9、进一步的,所述动力夹线机构包括机壳、两个夹持碾压组件、限位轮、红外距离传感器、条形码识别机,两个所述夹持碾压组件、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所述条形码识别机均与所述操控机电连接,所述机壳的一端与所述机箱架构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壳的一端设有第三过线槽,所述第三过线槽与所述机壳导通,所述第三过线槽与所述第一过线槽导通,两个所述夹持碾压组件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壳内并以所述第三过线槽的延长线为中线进行对称设置,所述限位轮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壳内并与所述第三过线槽对齐且远离所述第三过线槽,所述机壳的另一端设有出线槽口,所述出线槽口与所述机壳导通,所述出线槽口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三过线槽的延长线垂直,所述出线槽口位于所述限位轮的下方,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出线槽口的内壁前侧并水平朝向所述出线槽口的内壁后侧,所述条形码识别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出线槽口的外壁右侧并贯穿所述出线槽口,所述条形码识别机朝向所述出线槽口的内壁左侧,在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充电枪线组与自身的水平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两个所述夹持碾压组件则对充电枪线组进行夹持并朝向限位轮的方向对充电枪线组进行碾压推动,以使得充电枪线组从所述出线槽口伸出外部进行出线。

10、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碾压组件包括第二电机、转动架、第三电机、碾压轮,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均与所述操控机电连接,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两个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以所述第三过线槽的延长线为中线进行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架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贯穿所述连接架,所述转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架的另一端一侧,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贯穿所述转动架并与所述转动架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贯穿所述碾压轮的中心并与所述碾压轮固定连接,所述碾压轮的一侧凸出于所述转动架,两个所述碾压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过线槽的延长线的上下两侧上。

11、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枪线组包括充电枪头、电缆线,所述电缆线的后端与所述与所述操控机电连接并以收卷的方式进行横向放置,所述电缆线中部延伸至所述升降卷线装置内并以卷绕的方式进行收纳,所述电缆线的前端依次贯穿所述升降收线机构、所述动力夹线机构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充电枪头固定连接于所述电缆线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电缆线形成电连接,所述充电枪头插设于所述充电枪插接机构上并与所述充电枪插接机构形成电连接,所述电缆线的前端设有条形码区域,所述条形码区域的环绕所述电缆线的外周侧进行固定,在所述升降收线机构、所述动力夹线机构对所述电缆线进行收卷时,所述条形码区域与所述条形码识别机对齐后,所述升降收线机构、所述动力夹线机构均停止运作。

12、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枪插接机构设有检测插头,所述充电枪头的一端下方设有检测插口,在所述充电枪头插设于所述充电枪插接机构上后,所述检测插头插设于所述检测插口内并与所述检测插口形成电连接,以激活所述动力夹线机构的收线程序运作。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本发明采用升降收线机构对充电枪线组的中部进行收卷,采用动力夹线机构对充电枪线组进行出线或收线,采用充电枪插接机构对充电枪线组进行使用后的插接放置,在用户使用时,通过操控机设置充电的参数,然后从充电枪插接机构中将充电枪线组进行拔出,然后拖拽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插口处进行插接充电,在拖拽的过程中,动力夹线机构将充电枪线组夹持并向外进行碾动出线,同时升降收线机构则会配合着动力夹线机构的出线速度进行反向转动并进行上升,以对充电枪线组的中部收卷的线进行放线,这样用户则无需使用过多的力就可以将充电枪线组进行拉出,在充电完成后且充电枪线组插回充电枪插接机构内并形成电连接后,动力夹线机构则会将充电枪线组夹持并向内进行碾动收线,同时升降收线机构则会配合着动力夹线机构的收线速度进行正向转动并进行下降,以对充电枪线组的中部的线进行收卷;综上所述,本能够自动收线的充电桩具备自动收线以及自动出线的功能,用户在拉动线缆时无需使用过多的力气,便于用户对新能源汽车充电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