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温度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77508发布日期:2024-01-23 11:4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车辆及其温度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温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r290热泵系统中的蒸发器往往设置在乘员舱内,且乘员舱内设置较多的制冷剂管路和部件,而当乘员舱内设置的制冷剂管路破损时会泄露较多的制冷剂,给乘员舱内的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通过将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与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隔离连接,使得乘员舱内无制冷剂管路和部件,进而减少了制冷剂管路的应用,并减低了制冷剂的泄露量,同时避免制冷剂在乘员舱内泄漏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2、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温度管理系统包括:冷媒回路、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和设备温度管理回路,所述冷媒回路包括至少一个蒸发器和至少一个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均与所述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隔离连接,所述冷媒回路用于与所述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和所述设备温度管理回路进行换热,所述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在于所述冷媒回路换热后,对所述车辆的乘员舱进行制冷或采暖,所述设备温度管理回路在于所述冷媒回路换热后,对所述车辆的设备进行散热或加热。

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通过将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与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隔离连接,使得乘员舱内无制冷剂管路和部件,进而减少了制冷剂管路的应用,并减低了制冷剂的泄露量,同时避免制冷剂在乘员舱内泄漏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5、另外,根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媒回路包括:压缩机;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一端连接;膨胀阀,所述膨胀阀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膨胀阀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膨胀阀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包括:冷风芯体,所述冷风芯体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冷风芯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第四端连接;第一三通比例阀,所述第一三通比例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冷风芯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比例阀的第二端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三端连接;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冷风芯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第四端之间;暖风芯体,所述暖风芯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暖风芯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第四端连接;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设置在所述暖风芯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第四端之间。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还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对应所述冷风芯体和所述暖风芯体设置,用于将经过所述冷风芯体制冷或所述暖风芯体采暖后的空气吹向所述乘员舱;至少一个ptc(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模块,所述ptc模块对应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设置,用于辅助管理所述乘员舱的温度。

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还包括:第一膨胀罐总成,所述第一膨胀罐总成与所述第二水泵连接,用于调节所述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的水压。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设备温度管理回路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比例阀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冷风芯体的第四端之间;第一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三端连接;第二三通比例阀,所述第二三通比例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连接;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通比例阀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第三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冷凝器的第三端还与所述第二三通比例阀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电池温度管理子回路,所述电池温度管理子回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池温度管理子回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连接。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设备温度管理回路还包括:电控组件温度管理子回路,所述电控组件温度管理子回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电控组件温度管理子回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连接。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设备温度管理回路还包括: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三端之间;第四水泵,所述第四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与所述电控组件温度管理子回路的另一端之间。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设备温度管理回路还包括:第二膨胀罐总成,所述第二膨胀罐总成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四水泵连接,用于调节所述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和所述设备温度管理回路的水压。

1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前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管理系统。

1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车辆,通过将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与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隔离连接,使得乘员舱内无制冷剂管路和部件,进而减少了制冷剂管路的应用,并减低了制冷剂的泄露量,同时避免制冷剂在乘员舱内泄漏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16、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管理系统包括:冷媒回路、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和设备温度管理回路,所述冷媒回路包括至少一个蒸发器和至少一个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均与所述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隔离连接,所述冷媒回路用于与所述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和所述设备温度管理回路进行换热,所述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在于所述冷媒回路换热后,对所述车辆的乘员舱进行制冷或采暖,所述设备温度管理回路在于所述冷媒回路换热后,对所述车辆的设备进行散热或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回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温度管理回路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温度管理回路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温度管理回路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温度管理回路还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度管理系统包括:冷媒回路、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和设备温度管理回路,冷媒回路包括至少一个蒸发器和至少一个冷凝器,蒸发器和冷凝器均与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隔离连接,冷媒回路用于与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和设备温度管理回路进行换热,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在于冷媒回路换热后,对车辆的乘员舱进行制冷或采暖,设备温度管理回路在于冷媒回路换热后,对车辆的设备进行散热或加热,通过将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与乘员舱温度管理回路隔离连接,使得乘员舱内无制冷剂管路和部件,进而减少了制冷剂管路的应用,并减低了制冷剂的泄露量,同时避免制冷剂在乘员舱内泄漏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雅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