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06971发布日期:2023-12-28 18:17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1、所谓的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还有一些特殊使用对象的座椅,如儿童座椅和赛车座椅等。

2、现有的中国公开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359997u)中所提到的一种带有空气净化装置的汽车座椅,包括靠背和空气过滤组件,空气过滤组件安装在靠背上,其包括壳体,壳体的背侧敞口,并配置有盖板,盖板与靠背的弧形背板表面轮廓相适应,盖板的侧向投影处于弧形背板的侧向投影范围之内;盖板上部具有中控显示区,空气过滤组件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二者均处于靠背背侧,且出风口位于进风口上方,其中出风口有两个,对称设置于中控显示区的两侧,进风口处配置有与其相适应的导风板,其上设有与进风口连通的导风孔。提高空气净化装置与座椅的适应配合性,充分收容在座椅上,而不额外占用后排乘坐空间,同时扩大净化装置的作用范围,有利于提高空气净化效果,提高乘车舒适性,便于制造安装。

3、上述专利中,通过将净化装置收容在座椅上,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倾斜或碰撞晃动时,尽管通过座椅上的安全带能保护驾驶员不被甩出,但是在翻转过程中驾驶员同样容易左右摇摆,造成伤害,使得座椅不能很好的对驾驶员进行缓冲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车辆发生倾斜或碰撞晃动时,通过座椅不能很好的对驾驶员进行缓冲保护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汽车座椅。

2、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空气净化汽车座椅,包括坐垫骨架,所述坐垫骨架一端倾斜固定连接有靠背骨架,所述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顶部上均开设多个透气孔,所述坐垫骨架一端安装有头枕,所述坐垫骨架内部安装有循环组件,所述坐垫骨架内部一侧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汽车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坐垫骨架内部安装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上安装有缓冲组件,所述坐垫骨架一侧安装有振动感应器,所述振动感应器与汽车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坐垫骨架内部安装有净化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启动汽车开关,当汽车发动后,通过汽车的控制按钮,启动循环组件进行运转工作,来对座椅进行通风散气,而当温度感应器检测到车内温度较低时,可通过循环组件对座椅进行加热,提升座椅舒适性,当车内空气质量较差时,可启动净化组件,通过净化组件的运转来周围空气进行收集,然后进行净化过滤并排除,以此净化周围空气,去除异味,使得驾驶更加安心,当振动感应器检测到车辆发生严重倾斜或碰撞时,会自动启动保护组件进行运转,通过保护组件的运转,来对驾驶人两侧进行限制保护,使得车辆发生事故时,将驾驶人稳定在座椅上,避免造成伤害,其次,当保护组件持续运转的同时,会使得循环组件对缓冲组件进行充气,通过缓冲组件和保护组件的配合,能在对驾驶人两侧进行阻挡的同时减缓碰撞的冲击力,提高座椅的保护能力。

5、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坐垫骨架内部的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两通阀,所述电动两通阀远离风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远离电动两通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丝,所述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送气管,多个所述送气管上均开设有多个送气孔,所述加热丝与汽车控制器电性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风机进行运转工作,然后打开电动两通阀,将风机产生的风力通过输送管吹入固定板内部,然后通过多个送气管和送气孔将吹风输送至坐垫内各个地方,通过透气孔向外扩散,来对座椅进行通风散气,而当温度感应器检测到车内温度较低时,可启动加热丝,对风机的吹风进行加热,提升座椅舒适性。

7、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坐垫骨架两侧的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与支撑架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外壁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与螺纹套长度方向平行。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振动感应器检测到车辆发生严重倾斜或碰撞时,汽车控制器会启动电机进行运转,通过电机的运转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然后带动两端的螺纹套沿着双向螺纹杆的方向逐渐远离,以此催动装置进行移动。

9、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内部镂空,所述支撑架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铰接杆一端贯穿通过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管,所述铰接杆中端与空心管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铰接杆远离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支撑架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汽车控制器电性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螺纹套逐渐远离时,会带动铰接杆一并移动沿着导向槽进行移动,根据空心管的限位,使得螺纹套在移动过程中带动铰接杆沿着空心管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两个挡板跟着铰接杆进行移动并相互靠近,以此通过挡板对驾驶人两侧进行固定限位,避免在车辆发生偏移时,导致驾驶人从座椅上滑出,提升座椅的安全性。

11、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电动两通阀上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远离电动两通阀的一端与空心管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管上开设有连通槽,所述挡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纹套触碰到压力传感器的同时,会使得电动两通阀关闭对输送管的阀门,并打开充气管的阀门,通过风机向充气管进行吹风,然后气体通过充气管、空心管和气孔的输送,经过铰接杆传输至气囊内部,使得在两个挡板持续靠近的同时,也自动打开气囊,通过挡板和气囊的双重配合,既能对驾驶人进行安全保护,也能缓冲即将到来的冲击力,更好的保证驾驶人安全,提高座椅的安全实用性。

13、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坐垫骨架内部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收集箱一侧贯穿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收集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泵,所述抽泵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另一端与坐垫骨架两侧贯穿连接,所述抽泵与汽车控制器电性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内空气质量较差时,可启动抽泵,通过抽泵和抽气管的配合,将周围空气抽至收集箱内部进行收集,以此净化周围空气,去除异味,使得驾驶更加安心,提升了座椅的实用性。

15、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块,所述卡块内部滑动设置有活性炭层,所述卡块内部滑动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气收集至收集箱内部后,通过收集箱内部的多个活性炭层和负离子发生器,对收集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以此净化周围空气,去除异味,使得驾驶更加安心,提升了座椅的实用性。

17、进一步地,所述坐垫骨架两侧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与汽车控制器电性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净化后的空气则会通过座椅两侧的风扇向外部排出。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0、1.本技术,通过设置保护组件和缓冲组件,当振动感应器检测到车辆发生倾斜或严重晃动时,通过汽车控制器启动电机来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螺纹套沿着双向螺纹杆的方向向两端移动,从而带动铰接杆进行移动,根据空心管的导向限位,使得螺纹套带动铰接杆一端移动时,铰接杆会沿着空心管进行旋转,从而使得两个挡板逐渐靠近,直至夹住驾驶人两侧,通过挡板的阻拦和汽车安全带的配合,有效防止车辆发生倾斜或严重晃动时,驾驶员在翻转过程中左右摇摆,造成伤害,提升了驾驶安全,其次,当螺纹套持续向两端移动时会触碰压力传感器,通过螺纹套与压力传感器的触碰,使得风机向充气管和连通槽向气囊进行吹气,从而在挡板靠近的同时,气囊也会自动充气张开,使得在对驾驶人两侧进行保护的同时进行缓冲,通过挡板和气囊的双重配合,既能对驾驶人进行安全保护,也能缓冲即将到来的冲击力,更好的保证驾驶人安全,提高座椅的安全实用性。

21、2.本技术,设置有循环组件,通过风机向输送管进行吹气,然后经过固定板和送气管的运输,使得气体从送气孔中吹出,通过座椅上的透气孔向外扩散,能使得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对座椅进行通风散热,其次,当温度感应器检测到车内气温较低时,通过汽车控制器启动加热丝,以此对风机吹出的气体进行加热,即可对座椅进行加热,提高座椅舒适性。

22、3.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净化组件,当车内产生难闻气味时,启动抽泵,通过抽气管将气体抽至收集箱内部,然后经过活性炭层和负离子发生器的层层过滤,将过滤后的气体通过风扇重新排出,以此净化周围空气,去除异味,使得驾驶更加安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