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升降气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9337发布日期:2024-02-07 13:0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款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升降气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款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升降气垫。


背景技术:

1、随着中国汽车用品市场的消费持续增高,汽车座椅上的气垫也成为有车一族的主要消费品,根据季节选择一套舒适,实用的汽车气垫尤为重要,现有技术的汽车座椅的内腔一般都是采用封闭设计,坐垫表面大都采用棉布、真皮或人造革来包裹,透气性能较差。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坐垫(授权公告号cn206367413u),包括坐垫、背垫及连接板。坐垫上端和背垫下端通过连接拉链连接;坐垫和背垫设置有内层;坐垫底部和背垫顶部设置有内层拉链;坐垫和背垫两侧设置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有支撑板,同侧的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坐垫,分为背垫及坐垫,通过拉链连接,方便拆卸清洗;背垫及坐垫具有内层,可根据季节等需要填充不同的填充物;背垫及坐垫通过连接杆实现精确定位,使用时不易前移。

3、但是,该专利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当夏季来临时,人体与汽车坐垫直接接触的部分,例如人体的臀部、腿部、背部就会因为汽车坐垫的透气性差而使人体发汗,甚至发闷,驾乘体验非常差,也会在坐垫靠背和坐垫表面留下汗渍,进而会导致汽车内气味难闻,使得座椅的卫生情况越来越差,不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汽车内异味较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款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升降气垫。

2、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款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升降气垫,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座椅本体的顶部且位于坐垫的一侧设置有靠背垫,所述固定箱的顶部与靠背垫的内部均设置有三个气垫主体,所述气垫主体的顶部且位于两个防护箱之间放置有坐垫,所述坐垫内部的顶端等距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座椅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开设有腔体,所述固定箱的内部且位于腔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除异味机构,所述腔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气垫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机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进入汽车内部后,可坐在坐垫上方,并通过透气孔的设置,能够使得使用者臀部下方的坐垫有较好的透气性,并通过防护箱的设置,能够减少使用者从坐垫上出现左右滑落的可能,起到重要的防跌落作用。

5、进一步地,所述除异味机构包括开设在固定箱内部的香氛槽,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抽压箱,所述抽压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香氛槽靠近第一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连接管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抽压箱的一端延伸至防护箱的内部,所述抽压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排u形管,所述多排u形管远离抽压箱的一端延伸至防护箱的内部,所述固定箱的内部且位于抽压箱的一侧设置有抽压组件,所述腔体的内部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设置有吸汗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排u形管的设置,能够增加异味进入抽压箱内的距离,进而能够提高异味与活性炭吸附块的反应时间,从而能够提高去异味的效果,并通过抽压箱的抽压操作,能够将取出异味后的气体与香氛气体进行混合,进而能够增加香氛气体的扩散体积,能够对汽车内的异味进行对冲,从而能够对汽车内的异味起到进一步的去除效果。

7、进一步地,所述抽压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抽压箱内部的活塞板,所述抽压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的偏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活塞板与连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延伸至抽压箱的外侧且与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盘的转动,能够拉动连接杆进行摆动,进而能够带动活塞板在抽压箱内实现抽吸操作。

9、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腔体内壁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腔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转杆远离第三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外侧与传动杆均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能够带动传动杆的转动,进而能够为抽压组件提供动力,同时能够带动第四锥齿轮的转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三锥齿轮的转动,能够带动转杆的转动,从而能够将动力传递给散热机构。

1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贯通管内部的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多排u形管的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活性炭吸附块,所述多排u形管的内部且远离防护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的共同作用,能够实现将过滤后的异味气体与香氛气体一同吸入抽压箱内,同时在异味气体在吸入抽压箱内的过程中,实现对异味气体进行过滤操作,并将两者混合后的气体进行充分利用对使用者的两侧起到重要的散热作用。

13、进一步地,所述吸汗组件包括开设在防护箱内部两端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防护箱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抽拉板,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与抽拉板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防护箱相靠近的一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喷头,两个所述抽拉板相靠近的一侧均粘接有吸汗纸,所述防护箱的内部均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部均与对应的抽拉板相抵触,所述固定箱的外侧等距开设有进风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抽压箱做吸入状态时,会通过喷头将使用者产生汗液进行收集,并通过吸汗纸的作用,能够将汗液进行吸附,随后可通过从防护箱内抽出抽拉板,对吸汗纸进行便捷更换,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抽拉板起到重要的限位作用。

15、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腔体内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等距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转轴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所述固定箱内部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出气孔,所述气垫主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圆槽,所述坐垫内部的底端开设有与圆槽相配合的进气孔,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固定箱的一端延伸至靠背垫的内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坐垫与靠背垫进行散热时,可通过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能够带动第四锥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多个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对应的风扇进行转动,能够使得腔体内充满冷风,并通过出气孔进入坐垫内的进气孔,进而能够进入坐垫的内部,从而能够对使用者的臀部下方进行散热操作,减少使用者在汽车内发生流汗的情况,进而能够减少异味的产生,同时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17、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腔体内壁的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设置有六个,所述气泵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气垫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气泵输出端的内部且靠近气垫主体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阀。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坐垫与靠背垫进行调节时,可通过控制器控制气泵启动,并控制对应的电磁阀进行开启,可对对应的气垫进行充气操作,通过三种档位调节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形的驾驶员,进而能够提高驾驶员的使用体验感与舒适感。

19、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当使用者长时间坐在坐垫上时,而汽车空间又较为封闭,可能会因使用者出汗问题而散发出异味,可向香氛槽内装入香氛气体,再启动伺服电机,并通过传动皮带的设置,能够将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其两侧的传动杆的转动,从而能够实现抽压组件的抽吸操作,当抽压箱处于吸入状态时,会通过喷头将坐垫两侧的异味与汗液进行收集,同时香氛气体会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抽压箱内,当异味进入多排u形管的内部时会通过多个活性炭吸附块对异味进行过滤,通过多排u形管的设置,能够增加异味进入抽压箱内的距离,进而能够提高异味与活性炭吸附块的反应时间,从而能够提高去异味的效果,并通过抽压箱的设置,能够将去除异味后的气体与香氛气体进行混合,进而能够增加香氛气体的扩散体积,能够对汽车内的异味进行对冲,从而能够对汽车内的异味起到进一步的去除效果,当抽压箱处于推出状态时,可使得混合后的气体从喷头中喷出,从而能够实现对异味进行去除的同时起到重要的散热作用,当除异味机构中的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转动的同时,进而带动对应的风扇进行转动,能够使得腔体内充满冷风,进而能够进入坐垫的内部,同时通过输气管的设置,能够将冷风传输至靠背垫内,从而能够对使用者的背部以及臀部进行散热操作,减少使用者在汽车内发生流汗的情况,进一步减少汽车内异味的产生,同时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当需要对坐垫与靠背垫进行调节时,可通过控制器控制气泵启动,并控制对应的电磁阀进行开启,可对对应的气垫进行充气操作,通过三种档位调节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形的驾驶员,进而能够提高驾驶员的使用体验感与舒适感。

21、2、本发明,通过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能够带动第四锥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多个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对应的风扇进行转动,能够使得腔体内充满冷风,并通过出气孔进入坐垫内的进气孔,进而能够进入坐垫的内部,从而能够对使用者的臀部下方进行散热操作,减少使用者在汽车内发生流汗的情况,进一步减少了异味的产生,能够使得除异味机构与散热机构同时进行,使得散热的效果更佳。

22、3、本发明,通过控制器控制气泵启动,并控制对应的电磁阀进行开启,第一档位启动时,坐垫下方的第一层气垫主体充气,靠背垫后面的第一层气垫主体充气,可适应体型较大的驾驶员;第二档位启动时,坐垫下方的气垫主体在第一层气垫主体充好气的基础上,对第二层气垫主体进行充气,同时靠背垫后面的第二层气垫主体也在第一层气垫主体充满气的基础上进行充气,此时座椅适应于体形中等的驾驶员;第三档位启动时,在第二档位的基础上,坐垫第三层气垫主体开始充气,同时靠背垫后面的第三层气垫主体也开始充气,此时适应于体形较小的驾驶员,通过三种档位的设置,能够对坐垫与靠背垫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能够适配于不同体形的使用者,从而能够提高驾驶员的使用体验感与舒适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