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空洞定位探测装置及其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44652发布日期:2024-01-06 23:2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空洞定位探测装置及其定位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道路空洞定位,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空洞定位探测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1、在隧道、地下室进行地面施工后,需要对地面进行空洞地位探测,检测隧道的道路和地下室的地面是否存在空洞,对空洞进行定位探测时,通常会使用空洞定位探测装置。

2、空洞探测装置通常包括移动车和安装在移动车底面的检测仪器,通过移动车的移动,使检测仪器对隧道道路进行检测,勘探道路中存在空洞的地方,从而方便进行维修。

3、而在隧道中,施工完的道路上容易存在小石子或土块等障碍,在移动车移动的过程中,滚轮容易撵在小石子或土块上,导致小石子或土块进行飞溅,从而击打在检测仪器上,进而导致检测仪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空洞定位探测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其能减少小石子或土块溅射到检测仪器上的情况发生。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道路空洞定位探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道路空洞定位探测装置,包括移动车和检测仪器,所述检测仪器连接在所述移动车底面,所述移动车底面设置有保护环,所述保护环套设在所述检测仪器上,所述保护环上设置有能够封闭保护环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保护环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盖板转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保护环的设置,使保护环将检测仪器的四周包裹,从而减少石子溅射到检测仪器上的可能性,且通过设置盖板,使盖板转动至竖直状态,从而进一步增加对检测仪器的保护面积,进而进一步减少石子溅射到检测仪器上的可能性,且当需要收纳道路空洞定位探测装置时,将盖板盖在保护环上,从而减少灰尘或其他杂物掉落在保护环内的可能性。

5、可选的,所述保护环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盖板沿所述保护环深度方向滑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盖板滑动,使盖板滑动至保护环内,进而减少盖板伸出保护环的长度,此时通过改变移动车底板的高度,即可使检测仪器更靠近地面,从而增加检测仪器的检测精确程度。

7、可选的,所述盖板有两个,两个所述盖板分别安装在所述保护环两个相互对称的侧壁上,每个所述盖板与所述保护环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盖板的设置,使单个盖板的长度减少,从而在盖板竖直后,滑动进入到保护环后,进一步减少了盖板露出保护环的长度,进一步减少了检测仪器距离地面的距离,从而增加检测仪器的检测精确程度。

9、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保护环上且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能通过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盖板转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齿轮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实现转轴的转动,进而使盖板能进行转动,因为采用齿轮传动,传动稳定可靠,且传动速度方便把控。

11、可选的,所转轴包括外套和内杆,所述内杆与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外套套设在所述内杆上,所述内杆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条,所述外套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弹性条能插入所述卡槽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盖板持续进行转动时,盖板会与保护环抵接,此时继续转动驱动齿轮,弹性条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与卡槽脱离配合,进而当盖板卡住时,驱动齿轮也能继续转动,从而减少了因为盖板卡住而导致驱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卡死,进而导致驱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发生损坏的情况产生。

13、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从动齿轮和齿条,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杆上,所述齿条固定连接在所述盖板上且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

14、所述外套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销座,所述销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套上,所述销座与所述盖板滑动连接;

15、所述保护环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盖板转动的限位组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从动齿轮与内杆的固定连接,当盖板转动至竖直时,限位组件限制盖板的转动,此时驱动齿轮继续转动,通过第二从动齿轮带动齿条进行移动,从而实现盖板的滑动,在盖板转动再滑动的过程中,只需要驱动齿轮持续转动即可,其操作简单且驱动源只有一个,节约成本。

17、可选的,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销座插入滑槽内且在所述滑槽内滑移。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槽,从而限制销座的滑动轨迹,进而减少了销座在滑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了盖板滑动的稳定程度。

19、可选的,所述滑槽内壁与所述销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滑槽内壁抵接,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销座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件,当齿条与第二从动齿轮脱离配合且盖板竖直时,盖板也会被弹性件限位,减少了因为齿条与第二从动齿轮损坏而脱离配合,而导致盖板位置发生变动的可能性,增加了道路空洞定位探测装置的安全程度。

21、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当所述盖板转动至竖直时,所述第一限位板靠近所述保护环的一面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保护环的一面抵接,并且此时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与所述盖板相互错开且所述第二限位板远离所述保护环的一面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保护环的一面相互靠近。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对盖板进行限位,其结构简单,且无需进行位置变化,即可实现对盖板的限位,制作成本低,运行稳定。

2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定位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4、具体步骤如下:

25、s1:开启第一驱动组件,使盖板转动至竖直;

26、s2:第二驱动组件运转,使盖板向保护环内滑动;

27、s3:开启检测仪器;

28、s4:开启移动车,对道路进行检测。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盖板对石子进行遮挡,减少了石子溅射在检测仪器上的可能性,减少了检测仪器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1、1.通过保护环的设置,使保护环将检测仪器的四周包裹,从而减少石子溅射到检测仪器上的可能性,且通过设置盖板,使盖板转动至竖直状态,从而进一步增加对检测仪器的保护面积,进而进一步减少石子溅射到检测仪器上的可能性,且当需要收纳道路空洞定位探测装置时,将盖板盖在保护环上,从而减少灰尘或其他杂物掉落在保护环内的可能性;

32、2.通过设置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盖板滑动,使盖板滑动至保护环内,进而减少盖板伸出保护环的长度,此时通过改变移动车底板的高度,即可使检测仪器更靠近地面,从而增加检测仪器的检测精确程度;

33、3.当盖板持续进行转动时,盖板会与保护环抵接,此时继续转动驱动齿轮,弹性条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与卡槽脱离配合,进而当盖板卡住时,驱动齿轮也能继续转动,从而减少了因为盖板卡住而导致驱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卡死,进而导致驱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发生损坏的情况产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