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循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24731发布日期:2024-01-16 12:3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空气循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车辆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车辆控制,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循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的普及,人们对车辆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车辆内空气质量、舒适性和智能化要求日益增加。当前的空气质量调节策略单一,导致车辆内的恶化空气不能有效快速的排出车外,影响驾乘人员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气循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车辆,以使得车辆内的恶化空气能有效快速的排出。

2、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气循环控制方法,包括:

3、获取车速信息及车辆内的图像信息;

4、响应于确定所述图像信息中存在用户目标行为,且发生用户目标行为的目标座位为车辆的后排座位或前后排座位,则基于所述车速信息及所述目标座位调整空气循环策略。

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6、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

7、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空气循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车辆,其中所述方法通过图像信息判断车辆内是否存在影响空气质量的用户目标行为,能在乘客发生用户目标行为之初做出快速判断,该判断过程发生在用户目标行为对车辆内空气产生实质影响之前,为后续的空气循环策略的启用赢得时间;在确认获取的图像信息中存在用户目标行为的过程中,即可确认发生用户目标行为的目标座位,结合车辆车速信息及位于车辆后排、前排以及后排的目标座位,针对性调整空气循环策略,即不同位置的目标座位结合不同的车速信息,对应不同的车窗及空调的调整策略,调整策略更精细化,使得恶化空气能尽快有效排出,提升驾乘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循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座位为后排座位,所述基于所述车速信息及所述目标座位调整空气循环策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后排座位对应设有至少两个扶手箱出风口;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两个前排座位之间设有至少两个中控台出风口;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座位为后排中部座位,所述将与该目标座位相邻的车窗确定为第一目标车窗,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座位为后排座位,所述基于所述车速信息及所述目标座位调整空气循环策略,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座位为至少两个后排座位,或所述目标座位为前后排座位,所述基于所述车速信息及所述目标座位调整空气循环策略,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两个前排座位之间设有至少两个中控台出风口,车辆的后排座位对应设有至少两个扶手箱出风口;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确定所述图像信息中存在用户目标行为,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循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车辆,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速信息及车辆内的图像信息;响应于确定所述图像信息中存在用户目标行为,且发生用户目标行为的目标座位为车辆的后排座位或前后排座位,则基于所述车速信息及所述目标座位调整空气循环策略。本申请根据不同位置的目标座位结合不同的车速信息,对应不同空气循环调整策略,调整策略更精细化,使得恶化空气能尽快有效排出,提升驾乘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