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70305发布日期:2024-03-12 20:58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温度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内部布局的集成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发动机和驱动系统的散热需求不一致,驱动系统(如驱动电机、发电机、各类控制器等)通常需要较低的温度以保障其正常运行,而发动机则通常需要维持偏高的温度以保障其热效率。

2、因此,由于难以同时满足发动机的散热需求与驱动系统的散热需求,直接将发动机和驱动系统的散热模块整合到一块,则可能导致发动机散热与驱动系统散热产生冲突。即现有汽车散热模块的集成化程度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汽车散热模块的集成化程度偏低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应用于目标车辆的集成散热系统,所述集成散热系统包括驱动系统的第一冷却回路、发动机的第二冷却回路以及用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与第二冷却回路进行散热的集成散热装置;

3、所述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获取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第一回路温度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第二回路温度;

5、根据所述第一回路温度和所述第二回路温度,确定对应的第一散热量和第二散热量;

6、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运行工况;

7、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调节所述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量的权重,确定对应的目标散热量,用于控制所述集成散热装置运行。

8、根据第一方面,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回路温度和所述第二回路温度,确定对应的第一散热量和第二散热量的步骤,包括:

9、根据所述第一回路温度,查询第一预设映射表,得到所述第一回路温度对应的第一风扇输出量作为所述第一散热量;

10、获取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温度,并根据所述第二回路温度和目标运行温度,基于预设模糊控制规则,输出对应的第二风扇输出量作为所述第二散热量。

11、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回路温度,查询第一预设映射表,得到所述第一回路温度对应的第一风扇输出量作为所述第一散热量的步骤,包括:

12、获取所述第一回路温度的温度变化趋势;

13、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后,根据所述第一回路温度所处的上行温度区间,查询所述第一预设映射表中的上行映射表,得到所述第一回路温度对应的第一风扇输出量作为所述第一散热量;

14、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后,根据所述第一回路温度所处的下行温度区间,查询所述第一预设映射表中的下行映射表,得到所述第一回路温度对应的第一风扇输出量作为所述第一散热量。

15、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调节所述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量的权重,确定对应的目标散热量的步骤,包括:

16、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确定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权重信息;

17、根据权重信息对所述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散热量。

18、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确定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权重信息的步骤,包括:

19、在所述车辆运行工况为增程运行工况后,确定所述第一回路温度所处的目标温度区间;

20、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区间,查询第二预设映射表,得到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第二权重,并将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作为所述权重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权重与所述第一回路温度呈正相关。

21、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预设映射表包括预设的目标温度区间与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的对应关系,各所述目标温度区间之间包括滞回区间;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区间,查询第二预设映射表,得到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第二权重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2、判断所述第一回路温度是否处于所述滞回区间;

23、若所述第一回路温度不处于所述滞回区间,则执行步骤:确定所述第一回路温度所处的目标温度区间,以更新所述权重信息。

24、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回路温度所处的目标温度区间的步骤之前,所述温度控制方法还包括:

25、判断所述第二散热量是否大于第一散热量;

26、若所述第二散热量大于第一散热量,则将所述第二散热量作为目标散热量;

27、若所述第二散热量不大于第一散热量,则执行步骤:确定所述第一回路温度所处的目标温度区间。

28、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调节所述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量的权重,确定对应的目标散热量的步骤,还包括:

29、在所述车辆运行工况为纯电运行工况后,将所述第一散热量作为目标散热量。

30、在所述车辆运行工况为发动机运行工况后,将所述第二散热量作为目标散热量。

3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设备,所述温度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32、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了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

33、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指令。

34、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目标车辆的集成散热系统,所述集成散热系统包括驱动系统的第一冷却回路、发动机的第二冷却回路以及用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与第二冷却回路进行散热的集成散热装置,由此有效提高了汽车散热模块的集成化程度,然而将由于发动机和驱动系统的散热需求不一致,还需要对温度控制策略进行改进。本申请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第一回路温度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第二回路温度。进而根据所述第一回路温度和所述第二回路温度,确定对应的第一散热量和第二散热量,确定驱动系统和发动机的散热需求。然后再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运行工况,由于不同的车辆运行工况下,对于驱动系统和发动机的散热倾向并不相同,因此通过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调节所述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量的权重,确定对应的目标散热量,用于控制所述集成散热装置运行。则可以使得所述目标散热量与所述车辆运行工况相匹配,以同时满足发动机的散热需求与驱动系统的散热需求,从而有效提高了汽车散热模块的集成化程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车辆的集成散热系统,所述集成散热系统包括驱动系统的第一冷却回路、发动机的第二冷却回路以及用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与第二冷却回路进行散热的集成散热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回路温度和所述第二回路温度,确定对应的第一散热量和第二散热量的步骤,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回路温度,查询第一预设映射表,得到所述第一回路温度对应的第一风扇输出量作为所述第一散热量的步骤,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调节所述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量的权重,确定对应的目标散热量的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确定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权重信息的步骤,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映射表包括预设的目标温度区间与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的对应关系,各所述目标温度区间之间包括滞回区间;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区间,查询第二预设映射表,得到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第二权重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回路温度所处的目标温度区间的步骤之前,所述温度控制方法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调节所述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量的权重,确定对应的目标散热量的步骤,还包括:

9.一种温度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温度控制程序,所述温度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温度控制方法应用于目标车辆的集成散热系统,集成散热系统包括驱动系统的第一冷却回路、发动机的第二冷却回路以及用于第一冷却回路与第二冷却回路进行散热的集成散热装置;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冷却回路的第一回路温度和第二冷却回路的第二回路温度;根据第一回路温度和第二回路温度,确定对应的第一散热量和第二散热量;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运行工况;根据车辆运行工况,调节第一散热量和第二散热量的权重,确定对应的目标散热量,用于控制集成散热装置运行。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汽车散热模块的集成化程度偏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豹,王友臣,曹广辉,钱亚男,郭广涛,高金瑞,牟俊杰,王艳雄,汪鑫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