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船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3707发布日期:2023-11-22 20:5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船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船舶换电,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船舶系统。


背景技术:

1、现在电动船舶能量补给的方式主要以充电为主,充电时间长,且在电量耗尽后,需要在码头进行长时间的充电,致使船舶长时间停靠码头造成浪费,且人员及货物转运效率低。还有一部分的电动船舶可在码头进行换电,例如,先将船舶行驶至码头上塔吊的工作范围内,然后通过塔吊将船舶上亏电电池吊运至码头,同样的,塔吊还需要将码头上的换电站的满电电池吊运至船舶上。塔吊一般法采用钢丝绳结构,受天气影响严重,遇到大风天气,电池在吊装过程中晃动严重,需要人工干预,影响换电的效率,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船舶系统。

2、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动船舶系统,包括:

4、船体,所述船体具有甲板、顶升机构和空腔,所述甲板具有连通所述空腔的连通孔,所述顶升机构设置于所述空腔;

5、多个电池箱,各所述电池箱均设置于所述甲板;

6、所述顶升机构具有起升状态和回缩状态,在所述起升状态下,所述顶升机构能伸出所述连通孔以顶起所述电池箱,使得所述电池箱和甲板之间形成供运输小车驶入的空间。

7、可选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多个顶升部;

8、各所述顶升部沿各所述电池箱的排列方向依次设置;

9、所述甲板对应各所述顶升部分别设置相应的连通孔;

10、各所述顶升部能分别伸出相应的连通孔以顶起或下放相应位置的电池箱。

11、可选的,所述顶升部均包括一组顶杆;

12、所述甲板对应各所述顶升部分别设置一组连通孔;

13、在所述起升状态下,所述顶升部的各顶杆分别伸出各连通孔以支撑于电池箱的不同位置。

14、可选的,所述顶升部包括多个伸缩部件,各所述伸缩部件分别具有所述顶杆,各所述伸缩部件同步伸缩。

15、可选的,所述顶升部包括伸缩部件和顶升架,所述顶升架连接于所述伸缩部件;

16、所述顶升架具有多个所述顶杆。

17、可选的,所述的电动船舶系统包括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固定于所述船体,所述导向架具有中部孔和多个导向孔;

18、所述伸缩部件贯穿所述中部孔;

19、所述顶升架上连接有多个导向杆,各所述导向杆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相应的导向孔。

20、可选的,所述的电动船舶系统包括运输小车;

21、在所述起升状态下,所述运输小车能行进至电池箱和甲板之间形成的空间;

22、在所述回缩状态下,所述电池箱支撑于所述运输小车上。

23、可选的,所述电池箱底部具有中部支撑区和位于中部支撑区两侧的侧部支撑区;

24、在所述起升状态下,所述顶升机构能支撑于所述侧部支撑区;

25、在所述回缩状态下,所述中部支撑区支撑于所述运输小车上,所述侧部支撑区位于所述运输小车外侧。

26、可选的,所述电池箱上设置限位配合部;

27、所述运输小车具有限位部;

28、在电池箱支撑于运输小车的状态下,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限位配合部限位配合。

29、可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凸柱,所述凸柱端部具有导向椎体;

30、所述限位配合部包括设置于电池箱的导向槽;

31、在所述电池箱支撑于运输小车的状态下,所述凸柱插接于所述导向槽内。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本申请的电动船舶系统在换电时,顶升机构能顶起电池箱使运输小车的车架能放置于电池箱与甲板之间的空间,顶升机构回缩,电池箱就放置在运输小车的车架上,运输小车将亏电的电池箱拉走,同时另一辆运输小车将新的满电的电池箱运输至指定位置,顶升机构升起顶起电池箱至电池箱脱离运输小车,运输小车开走后顶升机构回缩至甲板,电池箱就放置在甲板上,船舶换电完成。本电动船舶系统的换电过程不需要机械臂或塔吊吊装电池箱,所以换电受大风天气的影响小,换电安全便捷,亏电的电池箱与满电的电池箱可以通过运输小车双向运动,换电时间短,换电效率高。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船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船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多个顶升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船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部均包括一组顶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船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部包括多个伸缩部件,各所述伸缩部件分别具有所述顶杆,各所述伸缩部件同步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船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部包括伸缩部件和顶升架,所述顶升架连接于所述伸缩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船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固定于所述船体,所述导向架具有中部孔和多个导向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船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小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船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底部具有中部支撑区和位于中部支撑区两侧的侧部支撑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船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上设置限位配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船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凸柱,所述凸柱端部具有导向椎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动船舶系统,包括船体和多个电池箱。船体具有甲板、顶升机构和空腔,甲板具有连通空腔的连通孔,顶升机构具有起升状态和回缩状态,在起升状态下,顶升机构能伸出连通孔以顶起电池箱,使得电池箱和甲板之间形成供运输小车驶入的空间。本申请的电动船舶系统在换电时,顶升机构能顶起电池箱使运输小车的车架能放置于电池箱与甲板之间的空间,顶升机构回缩,电池箱就放置在运输小车的车架上,运输小车将亏电的电池箱拉走。本电动船舶系统的换电过程不需要机械臂或塔吊吊装电池箱,所以换电受大风天气的影响小,换电安全便捷,亏电的电池箱与满电的电池箱可以通过运输小车双向运动,换电时间短,换电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中,孙树鑫,薛海龙,王守康,栓柱,郭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