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辆感知系统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7279发布日期:2023-08-20 16:3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车辆感知系统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铁路安全生产和机器视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车辆感知系统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工程车辆通常设置有感知系统,感知系统设置有传感器,例如: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现有工程车辆的感知系统中,对传感器的防护措施有限,激光雷达和摄像头通常直接设置在箱体内,而工程车辆在运动中,箱体会出现刚性震动,导致箱体内的传感器受到较大震动,影响感知系统中传感器的工作质量和元器件寿命。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工程车辆感知系统的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工程车辆感知系统的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仓库货物盘点装置体积较大,仓库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不便于在仓库内灵活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车辆感知系统的防护装置,包括:减震底板、限位导杆、主箱体、减震顶板、摄像头以及激光雷达;所述减震顶板设置于所述减震底板的上方,所述减震顶板和所述减震底板之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限位导杆,所述主箱体设置于所述减震顶板和所述减震底板之间;所述主箱体的两端套设于所述限位导杆上;所述限位导杆外部套设有减震上簧和减震下簧,所述减震上簧位于所述减震顶板与所述主箱体的端部之间,所述减震下簧位于所述减震底板与所述主箱体的端部之间;所述激光雷达设置于所述主箱体内部的中间位置,两个所述摄像头分别设置于所述主箱体内部且位于激光雷达的两侧。

3、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的前端设置有传感器感应口,所述激光雷达和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传感器感应口内;所述传感器感应口上设置有光学玻璃,所述传感器感应口设置有第一胶圈槽,所述第一胶圈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胶圈,所述第一密封胶圈外侧设置有密封垫块,所述密封垫块外侧设置有密封盖板。

4、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顶部设置有拆装维护口,所述拆装维护口设置有第二胶圈槽,所述第二胶圈槽内设置有箱体密封胶圈,所述箱体密封胶圈上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上方设置有箱体密封盖,所述箱体密封盖上表面设置有散热鳍柱,所述箱体密封盖位于所述减震顶板的下方。

5、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的前端上方设置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位于所述传感器感应口上方。

6、进一步地,所述遮雨板下方设置有电机联接轴、主动杆、从动杆、雨刮夹以及雨刮片;所述主箱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联接轴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主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机联接轴上,所述主动杆的另一端与从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雨刮夹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雨刮片设置于所述雨刮夹下方,所述雨刮片与所述光学玻璃外侧表面相接触;所述主箱体表面两侧设置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位于所述遮雨板下方,所述雨刮夹后侧两端设置有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与所述导轨槽在竖直方向滑动连接。

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程车辆感知系统的防护装置,激光雷达中置于主箱体,摄像头安装板分置于激光雷达两侧,减震上簧和减震下簧将主箱体以及各元器件支撑于中央,使整个设备始终处于柔性动态平衡中,解决了在运动中出现的刚性震动对传感器的影响,提高了传感器的工作质量和元器件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工程车辆感知系统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底板(10)、限位导杆(12)、主箱体(5)、减震顶板(9)、摄像头(21)以及激光雷达(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感知系统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5)的前端设置有传感器感应口,所述激光雷达(22)和所述摄像头(21)位于所述传感器感应口内;所述传感器感应口上设置有光学玻璃(3),所述传感器感应口设置有第一胶圈槽,所述第一胶圈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胶圈,所述第一密封胶圈外侧设置有密封垫块(2),所述密封垫块(2)外侧设置有密封盖板(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感知系统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5)顶部设置有拆装维护口,所述拆装维护口设置有第二胶圈槽,所述第二胶圈槽内设置有箱体密封胶圈(6),所述箱体密封胶圈(6)上设置有导热板(7),所述导热板(7)的上方设置有箱体密封盖(8),所述箱体密封盖(8)上表面设置有散热鳍柱,所述箱体密封盖(8)位于所述减震顶板(9)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感知系统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5)的前端上方设置有遮雨板(4),所述遮雨板(4)位于所述传感器感应口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感知系统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板(4)下方设置有电机联接轴(14)、主动杆(15)、从动杆(16)、雨刮夹(19)以及雨刮片(2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工程车辆感知系统的防护装置,包括:减震底板、限位导杆、主箱体、减震顶板、摄像头以及激光雷达;减震顶板设置于减震底板的上方,减震顶板和减震底板之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限位导杆,主箱体设置于减震顶板和减震底板之间;主箱体的两端套设于限位导杆上;限位导杆外部套设有减震上簧和减震下簧,减震上簧位于减震顶板与主箱体的端部之间,减震下簧位于减震底板与主箱体的端部之间;激光雷达设置于主箱体内部的中间位置,两个摄像头分别设置于主箱体内部且位于激光雷达的两侧,本技术可避免工程车辆运动中出现的刚性震动对传感器的影响,提高传感器的工作质量和元器件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军,易心宇,周博文,龚权华,何世超,鲍文一,张寒乐,李艳斌,庞敏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睿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