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管、定位器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7355发布日期:2023-05-25 01:5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管、定位器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气化轨道交通供电,特别是一种定位管、定位器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1、如图1所示,在电气化轨道交通供电技术领域中,需将接触线进行限位定位,常常采用的做法是将与定位管固定连接的定位支座上设置有环体,定位器上设置有钩体,通过钩体、环体的配合实现定位管、定位器连接;如图2所示,这种连接方式带来的弊端是:1、环体、钩体之间存在脱离的风险;2、环体的内圈与钩体的内圈在钩设配合时,两者直线出现磨损点(即a点处),即环体的截面为近似于矩形结构,钩体的内圈为环形结构,这样就导致环体的上下两端与钩体的内圈为点接触,在钩体、环体反复摩擦的过程中造成磨损伤进而导致断裂。传统支座采用铸造成型工艺,内部容易出现缩松、气孔等铸造缺陷影响产品结构强度。

2、综上,如何提高支座结构强度、避降低钩体、环体之间接触磨损及防止定位器从环体脱离成为了本领域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支座结构强度、降低钩体、环体之间接触磨损以及防止定位器从环体脱离;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定位管、定位器连接组件,包括:定位支座,其与所述定位管固定连接;连接环,其连接所述定位支座、定位器;所述定位支座包括:座体,其顶部与所述定位管固定连接,其底部设置有钩体;所述连接环包括:连接部,其一端与所述定位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环体;所述环体套设在所述钩体上,并将所述定位支座、连接环钩设连接;所述环体的截面为弧形结构;

4、在本方案中定位管、定位器之间通过连接环、定位支座进行钩设连接,连接环端部具有一环体,定位支座底部具有一钩体,环体、钩体套设连接,在本方案中,环体的截面为弧形结构,具体来说环形截面近似于圆形,钩体上设置一弧形虎口,环体置于虎口处,两者之间为弧面磨损,磨损均匀,避免应力集中点不易断裂,降低了钩体、环体之间接触磨损。

5、此外,本方案中的定位器需要脱落且翻转180°,才能将环体、钩体脱离,增大了两者之间的脱离难度;

6、钩型支座采用锻造成型,成型金属组织更加致密,结构强度更高。

7、为了便于座体与定位管的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座体顶部具有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其与所述第一抱箍连接,两者抱紧所述定位管;

8、座体顶部设置有第一抱箍,第二抱箍、第一抱箍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的组合连接,将定位管抱紧连接,这样能够实现座体与定位管的固定连接。

9、为了避免定位器仰升角度过大而导致发生弯折,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座体向所述定位器处水平延伸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连接部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凸台;当所述连接环相对于所述定位支座向上转动,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相抵,限制所述连接环继续向上运动;

10、在本方案中,当定位器仰升时,带动第二凸台向上转动,进而与第一凸台相抵,此时座体向上移动至极限位置,此时定位器不能继续向上运动,避免了定位器仰升角度过大而导致发生弯折,也防止定位器抬升过高触碰到定位管。

11、为了能够让连接环、定位支座处于同等电势电压状态,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座体、连接部上均设置有连接电气跳线的支耳;

12、通过支耳将连接电气跳线端部分别与连接环、定位支座连接,使得连接环、定位支座两者之间处于同等电势电压状态。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定位管、定位器连接组件,在本方案中定位管、定位器之间通过连接环、定位支座进行钩设连接,连接环端部具有一环体,定位支座底部具有一钩体,环体、钩体套设连接,在本方案中,环体的截面为弧形结构,具体来说环形截面近似于圆形,钩体上设置一弧形虎口,环体置于虎口处,两者之间为弧面磨损,磨损均匀,避免应力集中点不易断裂,降低了钩体、环体之间接触磨损。



技术特征:

1.一种定位管、定位器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管、定位器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顶部具有第一抱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管、定位器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向所述定位器处水平延伸设置有第一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管、定位器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连接部上均设置有连接电气跳线的支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是一种定位管、定位器连接组件,包括:定位支座,其与定位管固定连接;连接环,其连接定位支座、定位器;定位支座包括:座体,其底部设置有钩体;连接环包括:连接部,其一端与定位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环体;环体套设在钩体上;环体的截面为弧形结构;定位管、定位器之间通过连接环、定位支座进行钩设连接,连接环端部具有环体,定位支座底部具有钩体,环体、钩体套设连接,环体的截面为弧形结构,环形截面近似于圆形,钩体上设置弧形虎口,环体置于虎口处,两者之间为弧面磨损,磨损均匀,避免应力集中点不易断裂,降低了钩体、环体之间接触磨损,此外,钩状结构更加粗壮耐磨,连接环与构体套紧接,连接环需翻转180°才能与构体脱离。

技术研发人员:崔鑫,储文平,李大东,周佳浩,冯军杰,钱程,丁玉书,张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