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管路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5646发布日期:2023-11-17 15:0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汽车管路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管路布置规范、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汽车管路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汽车上,需要使用大量管路,如制动管路、油管、液体管路、空调管路等,这些管路均需固定在汽车的钣金件或其他结构件上。

2、现有技术中,管夹大量运用于管路固定,在新能源汽车中,电驱系统、电池系统、暖风系统大量采用液体管路,传统的液体管路一般采用金属管夹或塑料管夹,需钣金或其他部件提供安装孔或螺柱进行固定,液体管路在布置中,通常绕开钣金边、塑料边等空间,因为没有可用的管夹进行卡接固定,从而造成整车液体管路布置空间紧张。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管路布置规范、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汽车管路夹持装置。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管路夹持装置,包括第一c型管夹部和第二c型管夹部,该第一c型管夹部和第二c型管夹部一端通过铰接机构铰接,另一端通过扣接机构扣接配合;在所述的第一c型管夹部的外侧底部连接有夹持机构。

3、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铰接机构包括柔性连接带,该柔性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c型管夹部的外侧和第二c型管夹部的外侧链接。

4、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扣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c型管夹部的扣接端端部设置的扣接槽,在该扣接槽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扣接部,在所述的第二c型管夹部的扣接端端部设置有伸入扣接槽与第一扣接部扣接的第二扣接部。

5、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c型管夹部外侧底部的两个弹性夹持板。

6、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弹性夹持板的末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倒钩部。

7、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弹性夹持板的外部设置有提高机械强度的筋条。

8、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两个所述的弹性夹持板之间配合有提高夹持稳定性的弹性内衬。

9、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第一c型管夹部侧面和第二c型管夹部侧面均设置有多个凹槽。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管路夹持装置,通过第一c型管夹部、第二c型管夹部、铰接机构、扣接机构以及夹持机构等的配合,使用时第一c型管夹部和第二c型管夹部将管路夹持后通过扣接机构扣接,然后利用夹持机构夹持在合适的位置,便管路进行走向布置,提高空间利用率。



技术特征:

1.汽车管路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c型管夹部(1)和第二c型管夹部(2),该第一c型管夹部(1)和第二c型管夹部(2)一端通过铰接机构铰接,另一端通过扣接机构扣接配合;在所述的第一c型管夹部(1)的外侧底部连接有夹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管路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弹性夹持板(7)的末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倒钩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管路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弹性夹持板(7)的外部设置有提高机械强度的筋条(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管路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的弹性夹持板(7)之间配合有提高夹持稳定性的弹性内衬(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管路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c型管夹部(1)侧面和第二c型管夹部侧面均设置有多个凹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管路布置规范、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汽车管路夹持装置。汽车管路夹持装置,包括第一C型管夹部和第二C型管夹部,该第一C型管夹部和第二C型管夹部一端通过铰接机构铰接,另一端通过扣接机构扣接配合;在所述的第一C型管夹部的外侧底部连接有夹持机构。本技术的汽车管路夹持装置,通过第一C型管夹部、第二C型管夹部、铰接机构、扣接机构以及夹持机构等的配合,使用时第一C型管夹部和第二C型管夹部将管路夹持后通过扣接机构扣接,然后利用夹持机构夹持在合适的位置,便管路进行走向布置,提高空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韩上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友桥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