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5501发布日期:2023-11-17 15:0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常见的用于给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插头分为交流充电插头和直流充电插头,因此,现有的电动车辆需要装配有两个插座,以适应这两种充电插头,即需要在电动车辆上同时设置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

2、如果将这两种充电口分开设置(即,相互距离较远),在停放车辆时,需要先确定充电桩上的充电插头的类型,然后才能将车辆停放为车辆的对应类型的充电口朝向该充电桩的状态,这种情况给充电前的停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3、如果将这两种充电口集成在一起(即,两种充电口紧邻彼此),需要扩大车身外板上的充电孔的尺寸以同时显露出这两种充电口,这会降低车辆外观的美观程度。

4、因此,现有的存在进一步改进的需要。

5、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和车辆,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将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集成在一个充电口组件的不同侧面,然后利用充电口组件的转动实现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的切换,使得车身外板上的充电孔的尺寸较小,从而保证车辆外观的美观程度。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包括:支架,其安装至车身外板的充电孔的内侧;充电口组件,其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在第一侧面设置有直流充电口,在第二侧面设置有交流充电口;以及第一驱动部件,其安装至所述支架并为所述充电口组件的转动提供驱动力;其中,所述充电口组件利用第一驱动部件提供的驱动力转动,以使得车身外板的充电孔至多显露出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的其中一个。

3、优选地,所述支架具有向车辆外侧延伸的两个支撑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安装至两个支撑部中的其中一个并具有第一输出轴;所述充电口组件的第三侧面安装至第一驱动部件的第一输出轴,所述充电口组件的与第三侧面相对的第四侧面安装至两个支撑部的另一个;其中,所述充电口组件能够跟随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以使得车身外板的充电孔至多显露出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的其中一个。

4、优选地,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进一步包括:盖板,其安装至所述充电口组件的第五侧面,所述充电口组件能够跟随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以使得车身外板的充电孔至多显露出直流充电口、交流充电口和盖板的其中一个。

5、优选地,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驱动部件,其安装至充电口组件的第三侧面或第四侧面,并具有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盖板具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能够插入充电口组件的第五侧面,多个支撑杆的其中一个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对应的齿条;其中,在充电孔显露出盖板的状态下,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第二输出轴的转动能够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转换为齿条的沿着直线方向的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盖板沿着远离或者靠近充电孔的方向移动。

6、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形状与所述充电孔相适应,并且盖板能够移动至与充电孔的所在的车身外板的外表面齐平的状态。

7、优选地,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进一步包括:线缆,其一端连接至车辆的电池;以及轴承,其设置在两个支撑部的另一个,所述线缆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轴承的一侧,所述充电口组件连接至所述轴承的另一侧。

8、优选地,所述轴承包括:环形的外定子,其固定至两个支撑部的另一个,所述外定子设置有第一接线柱,所述线缆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接线柱;以及圆柱形的内转子,其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外定子的内侧,所述内转子电连接至所述外定子,并且所述内转子设置有第二接线柱,所述充电口组件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接线柱。

9、优选地,所述充电口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支撑轴,其设置在所述充电口组件的第三侧面,并连接至第一驱动部件的第一输出轴;第二支撑轴,其设置在所述充电口组件的与第三侧面相对的第四侧面,所述第二支撑轴安装至所述内转子并电连接至所述内转子的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位于同一轴线上。

10、优选地,所述充电口组件的第六侧面设置有供电插口,所述充电口组件能够跟随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以使得车身外板的充电孔显露出直流充电口、交流充电口、盖板和供电插口的其中一个。

11、优选地,所述供电插口包括两孔供电口、三孔供电口、usb供电口和type-c供电口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配备有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

1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将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集成在一个充电口组件的不同侧面,然后利用充电口组件的转动实现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的切换,使得车身外板上的充电孔的尺寸较小,从而保证车辆外观的美观程度。

14、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形状与所述充电孔相适应,并且盖板能够移动至与充电孔的所在的车身外板的外表面齐平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组件进一步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组件的第六侧面设置有供电插口,所述充电口组件能够跟随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以使得车身外板的充电孔显露出直流充电口、交流充电口、盖板和供电插口的其中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插口包括两孔供电口、三孔供电口、usb供电口和type-c供电口中的至少一个。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配备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和车辆,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包括:支架,其安装至车身外板的充电孔的内侧;充电口组件,其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在第一侧面设置有直流充电口,在第二侧面设置有交流充电口;以及第一驱动部件,其安装至所述支架并为所述充电口组件的转动提供驱动力;其中,所述充电口组件利用第一驱动部件提供的驱动力转动,以使得车身外板的充电孔至多显露出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的其中一个。本技术将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集成在一个充电口组件的不同侧面,然后利用充电口组件的转动实现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的切换,使得车身外板上的充电孔的尺寸较小,从而保证车辆外观的美观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杰,赵一锦,葛茂衡,李揆杰,黄彦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30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