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车门后玻璃导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3671发布日期:2023-08-05 19:5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车门后玻璃导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前车门后玻璃导轨装置,属于汽车开闭件结构设计、制造及装配领域。


背景技术:

1、车门系统作为整车最常用的开闭件,在使用过程中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用车体验,玻璃导轨作为车门玻璃泥槽的载体显得尤为重要,其制造精度与安装精度直接影响玻璃升降的好坏。由于车门内板空间有限,为避免玻璃导轨与门锁干涉,前门后导轨一般设计为上下两段,上段焊接在内板上,下段在门锁装完后再用螺栓固定在内板上。由于上下分开,上下导轨在交接部分精度难以控制,易造成此处泥槽扭曲,影响车门玻璃升降;同时下段导轨需上下两端均固定在内板上,施工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前车门后玻璃导轨装置,满足汽车门玻璃升降器升降及车门玻璃泥槽的固定需求。

2、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车门后玻璃导轨装置,包括前门后上导轨、前门后下导轨上支架、前门后下导轨、前门后下导轨下支架和车门玻璃泥槽,所述前门后上导轨与前门后下导轨上支架通过卡接连接,前门后下导轨与前门后下导轨上支架通过点焊连接;所述前门后下导轨末端与前门后下导轨下支架通过点焊连接;前门后下导轨下支架上焊接有凸焊螺母,车门玻璃泥槽安装在前门后下导轨的卡槽内,前门后下导轨上设有防脱结构。

3、所述车门玻璃泥槽设有上唇边和下唇边,所述上唇边与防脱结构过盈配合,通过挤压变形防止滑脱;若此处结构失效,下唇边外移与防脱结构翻边卡住,起到二次防脱的作用。

4、所述前门后上导轨预留导槽方便安装。

5、所述前门后上导轨焊接在车门内板上,前门后下导轨下支架通过凸焊螺母使用螺栓与车门内板连接。

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整体安装方式,解决了现有车门导轨结构复杂,安装繁琐等问题,提高了整体装配效率;提升了上下导轨在交接部分的精度控制,解决了泥槽装配后扭曲问题,同时下段导轨上的防脱结构可有效防止泥槽脱落。



技术特征:

1.一种前车门后玻璃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门后上导轨(1)、前门后下导轨上支架(2)、前门后下导轨(3)、前门后下导轨下支架(4)和车门玻璃泥槽(6),所述前门后上导轨(1)与前门后下导轨上支架(2)通过卡接连接,前门后下导轨(3)与前门后下导轨上支架(2)通过点焊连接;所述前门后下导轨(3)末端与前门后下导轨下支架(4)通过点焊连接;前门后下导轨下支架(4)上焊接有凸焊螺母(5),车门玻璃泥槽(6)安装在前门后下导轨(3)的卡槽内,前门后下导轨(3)上设有防脱结构(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门后玻璃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玻璃泥槽(6)设有上唇边(61)和下唇边(62),所述上唇边(61)与防脱结构(31)过盈配合,通过挤压变形防止滑脱,若此处结构失效,下唇边(62)外移与防脱结构(31)翻边卡住,起到二次防脱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门后玻璃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后上导轨(1)预留导槽方便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前车门后玻璃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后上导轨(1)焊接在车门内板上,前门后下导轨下支架(4)通过凸焊螺母(5)使用螺栓与车门内板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车门后玻璃导轨装置,包括前门后上导轨、前门后下导轨上支架、前门后下导轨、前门后下导轨下支架和车门玻璃泥槽,所述前门后上导轨与前门后下导轨上支架通过卡接连接,前门后下导轨与前门后下导轨上支架通过点焊连接;所述前门后下导轨末端与前门后下导轨下支架通过点焊连接;前门后下导轨下支架上焊接有凸焊螺母,车门玻璃泥槽安装在前门后下导轨的卡槽内,前门后下导轨上设有防脱结构。本技术解决了现有车门导轨结构复杂,安装繁琐等问题,提高了整体装配效率;提升了上下导轨在交接部分的精度控制,解决了泥槽装配后扭曲问题,同时下段导轨上的防脱结构可有效防止泥槽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杨月钢,燕丽政,杨红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