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1048发布日期:2024-04-08 11:2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底盘,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


背景技术:

1、我国正处于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型的拐角之处,无数新兴技术得到长足进步。

2、线控底盘由转向、制动、换挡、油门、悬架五大系统构成。线控系统取消了部分笨重且精度较低的气动、液压及机械连接,取而代之以电信号驱动的传感器、控制单元及电磁执行机构,因此具有结构紧凑、可控性好、响应速度快等优势。线控技术实现过程:传感器将驾驶员的操纵指令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分析信号、并将指令发送给执行机构,最终由功能装置实现目标指令。

3、对于新能源汽车与线控技术相结合来说,由于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电池供能,因此底盘上布置了大量的电池,用于保持汽车的持续续航能力。但是,就线控底盘与电池相结合来说,在电池散热方面仍存在不足,较为常见的弊端就是电池置于底盘中,由于电池散热空间不足,导致电池使用寿命过低。对于人、机来说,该弊端还潜藏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

2、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包括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控底盘的前桥和后桥之间设置若干个电池模块单元,所述电池模块单元分别与线控底盘的大梁相连;

4、所述电池模块单元的前侧设置引流孔,所述电池模块单元的后侧设置导流孔;所述电池模块单元的左右两侧设置合流孔;所述电池模块单元的底部设有分导流孔、分引流孔。

5、进一步的,所述引流孔的引流围板为锥体,引流围板布置在电池模块单元内。

6、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合流孔包括设置在合流孔一侧的且呈α角布设的迎风板。

7、进一步的优选,所述α角的值在45°至60°范围内。

8、进一步的优选,所述α角朝向与线控底盘的行进方向相一致。

9、进一步的,所述分导流孔设置在电池模块单元的底部前端,所述分导流孔一侧还设有迎风板。

10、进一步的,所述迎风板的朝向与线控底盘的行进方向相一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池模块单元的自身结构构造实现为电池换热,与现有采用电机加风扇的方式相比,更加节能环保,同时,提高电池模块单元的换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包括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控底盘的前桥和后桥之间设置若干个电池模块单元,所述电池模块单元分别与线控底盘的大梁相连;所述电池模块单元的前侧设置引流孔,所述电池模块单元的后侧设置导流孔;所述电池模块单元的左右两侧设置合流孔;所述电池模块单元的底部设有分导流孔、分引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的引流围板为锥体,引流围板布置在电池模块单元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流孔包括设置在合流孔一侧的且呈α角布设的迎风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α角的值在45°至60°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α角朝向与线控底盘的行进方向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导流孔设置在电池模块单元的底部前端,所述分导流孔一侧还设有迎风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板的朝向与线控底盘的行进方向相一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控底盘的前桥和后桥之间设置若干个电池模块单元,所述电池模块单元分别与线控底盘的大梁相连;所述电池模块单元的前侧设置引流孔,所述电池模块单元的后侧设置导流孔;所述电池模块单元的左右两侧设置合流孔;所述电池模块单元的底部设有分导流孔、分引流孔。有益效果:通过电池模块单元的自身结构构造实现为电池换热,与现有采用电机加风扇的方式相比,更加节能环保,同时,提高电池模块单元的换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姜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必捷必科技(吉林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