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8336发布日期:2023-06-21 17:0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变速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的双电机变速器都普遍是以其中一个电机作为驱动用途,另一个电机作为发电用途,分工明确。由于车辆在起步阶段对输出扭矩的需求较大,所以驱动电机整体尺寸也比较大,进而增加了变速器的体积、重量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变速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不足。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变速系统,包括驱动组件、差速器总成、输出轴以及传动结构。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输入齿轮。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输入齿轮。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齿圈。输出轴包括轴本体以及与所述轴本体固接的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差速器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配合,以使所述第二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输出轴旋转。所述第一输入齿轮通过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输出轴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输出轴的旋转。

3、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包括第二输出齿轮以及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与所述轴本体的接合关系;所述第一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配合,以驱动所述输出轴的旋转。

4、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固接的第一传动齿轮以及与所述传动轴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齿轮啮合;

5、所述输出轴包括与所述轴本体固接的第三输出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三输出齿轮啮合;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直径区别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直径。

6、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配合,以控制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传动轴的接合关系。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包括平行于旋转轴线设置的转轴;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轴的行星组件;所述行星组件包括:太阳轮、行星齿圈以及行星齿轮;

8、太阳轮,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

9、行星齿圈,与所述太阳轮同轴心设置;

10、行星齿轮,设置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行星齿圈之间,并且分别与所述行星齿圈和所述太阳轮啮合;

11、其中,所述行星齿轮设置于所述转轴并围绕所述转轴旋转。

12、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与所述行星齿圈配合,以控制所述行星齿圈和所述传动轴之间的配合关系。

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发动机;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发动机配合,以使所述发动机能够驱动所述输出轴的旋转。

14、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传动轴以及第四离合器;所述传动轴包括: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固接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四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配合,以控制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接合关系;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配合,以使所述发动机能够驱动所述输出轴旋转。

15、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包括第四输出齿轮;所述第二输入齿轮与所述第四输出齿轮配合,以使所述第二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输出轴旋转。

16、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变速系统。

17、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8、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申请的变速系统中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能够同时输出扭矩。在车辆的起步阶段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可以同时工作,使得驱动组件整体能够提供足够的扭矩给差速器。如此,变速系统对于第一电机本身或者第二电机本身的扭矩需求降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尺寸均可以得到有效的减少,进而有利于优化变速系统的体积和重量。

19、应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包括第二输出齿轮以及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与所述轴本体的接合关系;所述第一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配合,以驱动所述输出轴的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固接的第一传动齿轮以及与所述传动轴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配合,以控制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传动轴的接合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包括平行于旋转轴线设置的转轴;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轴的行星组件;所述行星组件包括:太阳轮、行星齿圈以及行星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与所述行星齿圈配合,以控制所述行星齿圈和所述传动轴之间的配合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传动轴以及第四离合器;所述传动轴包括: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固接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四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配合,以控制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接合关系;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配合,以使所述发动机能够驱动所述输出轴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包括第四输出齿轮;所述第二输入齿轮与所述第四输出齿轮配合,以使所述第二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输出轴旋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系统。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变速系统和车辆。变速系统包括驱动组件、差速器总成、输出轴以及传动结构。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输入齿轮。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输入齿轮。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齿圈。输出轴包括轴本体以及与所述轴本体固接的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差速器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配合,以使所述第二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输出轴旋转。所述第一输入齿轮通过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输出轴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输出轴的旋转。

技术研发人员:田晓丽,杨满荣,孙峰,姚文博,谭艳军,林霄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