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6135发布日期:2023-11-29 21:27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用户对汽车驾驶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车门窗框断面的设计对车辆外观及用户感受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常见的车门窗框结构断面尺寸较大,外观可视区存在较大的饰板结构,影响美观性的同时也对车内用户的视野造成较大影响。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及车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升视野、美观性强的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及车辆。

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包括车门内板、窗框加强板以及包裹车门内板的窗框内饰板,所述车门内板靠近所述窗框加强板;所述车门内板的下端朝车门玻璃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窗框加强板的下端朝所述车门玻璃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搭接在所述第一弯折部上。

3、进一步地,所述窗框结构还包括密封亮条,所述密封亮条包括密封部与侧壁,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车门玻璃的上方,所述侧壁自所述密封部向下延伸,且所述侧壁位于所述车门玻璃与所述窗框加强板之间;所述侧壁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窗框内饰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开口内。

4、进一步地,所述窗框结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窗框加强板向远离所述车门玻璃的一侧凸起形成容纳腔,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底壁、靠近所述车门玻璃的第一支撑壁以及远离所述车门玻璃的第二支撑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一弯折部贴合,所述第一支撑壁与所述侧壁贴合,所述第二支撑壁与所述窗框加强板接触。

6、进一步地,所述侧壁远离所述车门玻璃的一侧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伸入所述支撑件内,对所述支撑件进行限位。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实心发泡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车门内板的上端搭接在所述窗框加强板的上端,所述车门内板的上端与所述窗框加强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密封部中。

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部设置有第一夹持部,所述侧壁设置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均朝向所述车门玻璃,且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均与所述车门玻璃抵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窗框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密封件共同固定所述窗框内饰板。

11、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

1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分别朝向车门玻璃方向弯折并搭接,减小了车门窗框的断面尺寸,改善车内用户的视野,提升了美观性。同时将车门内板与窗框加强板靠近设置,保证了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的搭接空间,使整体结构更加牢固稳定。

1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内板、窗框加强板以及包裹车门内板的窗框内饰板,所述车门内板靠近所述窗框加强板;所述车门内板的下端朝车门玻璃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窗框加强板的下端朝所述车门玻璃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搭接在所述第一弯折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结构还包括密封亮条,所述密封亮条包括密封部与侧壁,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车门玻璃的上方,所述侧壁自所述密封部向下延伸,且所述侧壁位于所述车门玻璃与所述窗框加强板之间;所述侧壁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窗框内饰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开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结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窗框加强板向远离所述车门玻璃的一侧凸起形成容纳腔,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底壁、靠近所述车门玻璃的第一支撑壁以及远离所述车门玻璃的第二支撑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二弯折部贴合,所述第一支撑壁与所述侧壁贴合,所述第二支撑壁与所述窗框加强板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车门玻璃的一侧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伸入所述支撑件内,对所述支撑件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实心发泡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板的上端搭接在所述窗框加强板的上端,所述车门内板的上端与所述窗框加强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密封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设置有第一夹持部,所述侧壁设置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均朝向所述车门玻璃,且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均与所述车门玻璃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密封件共同固定所述窗框内饰板。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及车辆,应用于车门的窗框结构包括车门内板、窗框加强板以及包裹车门内板的窗框内饰板,车门内板靠近窗框加强板。车门内板的下端朝车门玻璃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窗框加强板的下端朝车门玻璃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搭接在第一弯折部上。本申请的窗框结构减小了车门窗框的断面尺寸,改善车内用户的视野,提升了美观性,且整体结构牢固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张崇,杨冬平,陈柯,郑珮鸿,刘智勇,赵为纲,李圭镐,李国林,徐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