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03141发布日期:2023-07-06 23:12阅读:1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车用扭力梁悬架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主机厂在推出车型时越来越注重细分领域的用户需求,电动化、个性化、智能化在引领着潮流;符合大众市场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不断推出,围绕实用性,构造比较简单、空间布局合理、耐久性能优异、舒适性高、成本相对经济的扭力梁式悬架受到青睐。

2、扭力梁结构是汽车底盘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起到传递力的作用,以平衡车轮的上下跳动、减少汽车的晃动,保证汽车的稳定行驶。

3、扭力梁结构选用的横梁为了提高轻量化程度,横梁从过去的封闭式结构,到目前逐渐应用液压成型、热成型等工艺制造,但重量占仍比较大。

4、扭力梁结构由于左右连接臂的强度及结构需求,连接臂的形式有多种,形状过于多样化。

5、现有的扭力梁式悬架结构,其在左右连接臂与横梁两端搭接焊接处,受力较大,属于应力集中区域,容易发生疲劳开裂等现象,制约了扭力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结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产品存在重量大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集成臂、右集成臂和扭力横梁;所述左集成臂的结构:包括纵臂、铰接件、法兰盘、减震器支架和弹簧支架,纵臂采用从柔性端 向刚性端逐渐截面变小的 变截面结构,铰接件固定于纵臂的柔性端上,法兰盘、减震器支架和弹簧支架固定于纵臂的刚性端上,扭力横梁的一端部与纵臂和弹簧支架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右集成臂的结构与左集成臂相同,右集成臂中的纵臂和弹簧支架与扭力横梁的另一端部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扭力横梁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贯通槽。

3、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纵臂为弧形管。

4、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纵臂的外圆面上设有线束支架。

5、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弹簧支架的一端与纵臂外圆面贴合,弹簧支架的另一端与扭力横梁表面贴合。

6、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扭力横梁的端部上与纵臂贴合,扭力横梁两端部内均设有加强板。

7、有益效果:扭力横梁的刚度设置及铰接处的调校,在一定的范围内载荷/刚度的比值相应变化,以解决现悬架承载能力不足且因载荷不同导致乘坐舒适性等性能差异大的问题;扭力横梁采用槽钢状结构有利于轻量化,并解决了现有市场上闭口式扭力梁横存在设计结构复杂、成型困难、占比重大等问题;纵臂、弹簧支架、扭力横梁三者为整体式结构,可以减小扭力横梁与纵臂的连接处存在易损坏的可能性,保证汽车扭力梁结构的稳定工作;本实用新型采用轻量化、紧凑的设计,适用于多型号车辆,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集成臂、右集成臂和扭力横梁;所述左集成臂的结构:包括纵臂、铰接件、法兰盘、减震器支架和弹簧支架,纵臂采用从柔性端向刚性端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铰接件固定于纵臂的柔性端上,法兰盘、减震器支架和弹簧支架固定于纵臂的刚性端上,扭力横梁的一端部与纵臂和弹簧支架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右集成臂的结构与左集成臂相同,右集成臂中的纵臂和弹簧支架与扭力横梁的另一端部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扭力横梁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贯通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臂为弧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臂的外圆面上设有线束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支架的一端与纵臂外圆面贴合,弹簧支架的另一端与扭力横梁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横梁的端部上与纵臂贴合,扭力横梁两端部内均设有加强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包括左集成臂、右集成臂和扭力横梁;所述左集成臂的结构:包括纵臂、铰接件、法兰盘、减震器支架和弹簧支架,纵臂采用从柔性端向刚性端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铰接件固定于纵臂的柔性端上,法兰盘、减震器支架和弹簧支架固定于纵臂的刚性端上,扭力横梁的一端部与纵臂和弹簧支架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右集成臂的结构与左集成臂相同;所述扭力横梁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贯通槽;本技术采用轻量化、紧凑的设计,适用于多型号车辆,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贺泽东,杨进斌,韩瑞远,徐涛,雷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实车身部件(湖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