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6678发布日期:2023-09-24 01:1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背景技术:

1、防撞梁的作用主要用于中低速碰撞时减少维修成本,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成员的伤害,汽车的防撞主梁和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

2、在现有的前防撞梁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现有的防撞梁为一个整体梁结构,防护性能好,但车辆在发生轻微的撞击时,前防撞梁的前端被划出磨痕或撞出轻微凹陷时,整个防撞梁都需要进行更换,不能对防撞梁的局部结构进行更换,导致车辆维修时所需的花费增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

3、两个定位组件,其之间设置有防撞梁组件,所述防撞梁组件包含防撞梁主体、两个连接槽、两个固定螺杆、两个连接块和四个卡块,所述固定螺杆与连接槽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所述防撞梁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强筋,相邻两个所述卡块分别固定于连接块的两侧;

4、防护组件,其设置于防撞梁主体的正面,用于防撞梁主体的表面防护;

5、防撞组件,其设置于防护组件和防撞梁主体之间,用于降低防撞梁主体的冲撞损伤。

6、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含连接架、固定槽和两个卡槽,两个所述连接架分别设置于防撞梁组件的两端,固定槽开设于连接架的一端,相邻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开设于固定槽内壁的两侧。

7、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固定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卡块卡接于卡槽的内腔。

8、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固定于防撞梁主体的两端,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与固定槽的内壁螺纹穿插连接。

9、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含防护壳和多个定位螺杆,多个所述定位螺杆分别与防护壳的顶部和底部滑动穿插连接,所述定位螺杆与防撞梁主体的正面螺纹穿插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防撞组件包含第一压簧、防撞条和多个第二压簧,多个所述第二压簧分别设置于第一压簧的两侧,所述防撞条与防护壳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簧和多个第二压簧分别固定于防撞条和防撞梁主体之间,所述第一压簧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利用防撞梁组件、防护组件和防撞组件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防护壳,便于对防撞梁主体的表面进行防护,使其在小碰撞的情况下,无需对防撞梁主体进行更换,只需对防护壳进行更换,降低维修花费,且通过防撞组件,提高防撞梁的抗冲击性能;

14、(2)本实用新型利用加强筋和连接组件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加强筋的设置,提高防撞梁主体的防撞性能,通过卡块,便于提高连接块与连接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高防撞梁主体位置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包含连接架(11)、固定槽(12)和两个卡槽(13),两个所述连接架(11)分别设置于防撞梁组件(2)的两端,固定槽(12)开设于连接架(11)的一端,相邻两个所述卡槽(13)分别开设于固定槽(12)内壁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4)与固定槽(12)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卡块(25)卡接于卡槽(13)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块(24)分别固定于防撞梁主体(21)的两端,所述固定螺杆(23)的一端与固定槽(12)的内壁螺纹穿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4)包含防护壳(41)和多个定位螺杆(42),多个所述定位螺杆(42)分别与防护壳(41)的顶部和底部滑动穿插连接,所述定位螺杆(42)与防撞梁主体(21)的正面螺纹穿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5)包含第一压簧(51)、防撞条(52)和多个第二压簧(53),多个所述第二压簧(53)分别设置于第一压簧(51)的两侧,所述防撞条(52)与防护壳(41)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簧(51)和多个第二压簧(53)分别固定于防撞条(52)和防撞梁主体(21)之间,所述第一压簧(51)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两个定位组件,其之间设置有防撞梁组件,防撞梁组件包含防撞梁主体、两个连接槽、两个固定螺杆、两个连接块和四个卡块,固定螺杆与连接槽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防撞梁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加强筋,相邻两个卡块分别固定于连接块的两侧;防护组件,其设置于防撞梁主体的正面;防撞组件,其设置于防护组件和防撞梁主体之间,用于降低防撞梁主体的冲撞损伤。本技术利用防撞梁组件、防护组件和防撞组件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防护壳,便于对防撞梁主体的表面进行防护,使其在小碰撞的情况下,只需对防护壳进行更换,降低维修花费,且通过防撞组件,提高防撞梁的抗冲击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龙,韦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玖思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