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板、箱体以及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2766发布日期:2023-12-21 19:3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充电桩,特别是涉及一种门板、箱体以及充电桩。


背景技术:

1、充电桩是一种用于对用电设备,例如: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进行充电的设备。充电桩包括保护箱、充电组件和风扇,保护箱包括箱体和门板,箱体设置有收容腔和开口,收容腔连通于开口,门板盖设于开口,充电组件设置于箱体,门板设置有有进风口,箱体设置有出风口,风扇设置于门板,风扇与进风口对应,风扇用于驱动外界的气体从进风口进保护箱,再经过出风口返回外界,从而对充电组件进行散热。

2、然而,在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目前,在气流经过门板时,噪音非常大,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门板,门板应用于箱体,所述门板具有降低噪音的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充电桩,包括门板本体,设置有第一通风口、通风腔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均与所述通风腔连通;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风口;吸音组件,设置于所述通风腔。

3、可选地,所述门板本体包括前面板、框体和后盖板,所述第一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前面板,所述框体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前面板的一表面,所述框体环绕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后盖板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框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后盖板,所述前面板、框体和所述后盖板共同围合有所述通风腔,所述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后盖板,并且所述风扇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通风口。

4、可选地,沿所述后盖板往所述前面板的方向观察,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错位设置。

5、可选地,所述吸音组件包括第一吸音棉、第二吸音棉、第三吸音棉和第四吸音棉,所述第一吸音棉、第二吸音棉、第三吸音棉和所述第四吸音棉分别设置于框体的四个内壁面。

6、可选地,所述吸音组件还包括第五吸音棉和第六吸音棉;所述第五吸音棉设置于所述前面板面向所述后盖板的表面,并且所述第五吸音棉与所述第二通风口相对;所述第六吸音棉设置于所述后盖板面向所述前面板的表面,并且所述第六吸音棉与所述第一通风口相对。

7、可选地,所述门板本体还包括锁扣件,所述后盖板的一侧转动铰接于所述框体的第二端的一侧,所述锁扣件设置于所述框体的第二端的另一侧,所述锁扣件用于将所述后盖板的另一侧扣合于所述框体。

8、可选地,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和安装件,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风口。

9、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口呈阵列设置。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箱体,包括箱身和上述的门板,箱身,设置收容腔、开口和第三通风口,所述第三通风口和所述开口均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门板设置于所述箱身,并且所述门板盖设于所述开口,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组件和所述箱体,充电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收容腔。

12、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风扇组件作为驱动力,风扇组件将通风腔的气体通过第一通风口排出外界,同时,新鲜的气体通过第二通风口引入至通风腔,形成循环的气体流动,而吸音组件对气体流动产生的声音以及气体与吸音组件碰撞的声音具有吸收的功能,从而降低噪音的效果,增加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特征:

1.一种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板,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板,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板,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板,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板,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门板,其特征在于,

9.一种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门板、箱体以及充电桩,门板包括门板本体,设置有第一通风口、通风腔和第二通风口,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均与通风腔连通;风扇组件,设置于第二通风口;吸音组件,设置于通风腔。通过上述方式,风扇组件作为驱动力,风扇组件将通风腔的气体通过第一通风口排出外界,同时,新鲜的气体通过第二通风口引入至通风腔,形成循环的气体流动,而吸音组件对气体流动产生的声音以及气体与吸音组件碰撞的声音具有吸收的功能,从而降低噪音的效果,增加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道通合创数字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