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9377发布日期:2023-11-30 06:1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汽车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不仅需要保证功率部件维持在最佳工作温度,对整车能量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对汽车采暖、制冷的热舒适性要求也不断增加,使得高低温续航里程衰减成为新能源车主要痛点。因此,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变得更加重要,如何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高驾驶舱即时温控的舒适度,以及电池及电驱总成等相关的热管理,以保障整车性能和安全,并降低成本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回路,所述电机回路包括:第一电子水泵、电驱总成、三通阀和第一散热器;其中,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器的输入端,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驱总成的一端,所述电驱总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水泵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子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器的输出端;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水泵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散热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子水泵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子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乘员舱冷却回路,所述乘员舱冷却回路包括: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一端,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端,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电池包回路,所述电池包回路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电池包;其中,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的一端,所述第二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三端,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一端,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池包的一端,所述电池包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截止阀的一端,所述第三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

3、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4、进一步地,该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四截止阀,用于控制电机废热吸收回路的通断,所述电机废热吸收回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水泵、所述第一换热器、第四截止阀、所述电驱总成和所述三通阀;其中,所述第四截止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所述第四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驱总成的另一端,所述电驱总成的一端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所述三通阀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水泵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子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

5、进一步地,该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五截止阀至第八截止阀,用于控制乘员舱加热回路的通断;室内换热器,用于与所述乘员舱进行热交换,所述乘员舱加热回路包括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五截止阀至第八截止阀、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其中,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截止阀的一端,所述第五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第六截止阀的一端,所述第六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第七截止阀的一端,所述第七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三端,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八截止阀的一端,所述第八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

6、进一步地,该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用于控制电池包加热回路的通断,所述电池包加热回路包括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五截止阀、所述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七截止阀、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电池包和所述第八截止阀;其中,所述第三单向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截止阀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池包的一端,所述电池包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的一端,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七截止阀的一端,所述第七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三端,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八截止阀的一端,所述第八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截止阀的一端。

7、进一步地,该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九截止阀,用于控制乘员舱除湿回路的通断,所述乘员舱除湿回路包括: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五截止阀、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九截止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其中,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截止阀的一端,所述第五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九截止阀的一端,所述第九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一端,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端,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

8、进一步地,该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十截止阀,用于控制所述乘员舱除湿回路及所述电池包回路的通断,所述第十截止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截止阀的另一端,所述第十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一端。

9、进一步地,该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风暖ptc,所述风暖ptc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后端。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并联设置。

11、进一步地,该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风扇,用于向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吹风。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回路、第二散热器、电池包回路和乘员舱冷却回路,通过第一换热器同时实现对电机、电池包和乘员舱的冷却,并通过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提升制冷能力,可以减少汽车热管理系统中制冷零部件的数量,降低整车成本。进一步的,通过第四截止阀控制电机废热吸收回路的通断,利用电机废热实现对乘员舱和电池包的加热,使整车的热量能够充分得到利用;进一步的,通过第一换热器可以实现一件多用,使制冷和采暖回路共用第一换热器,从而节省回路中的零部件,降低成本。

13、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该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回路、第二散热器、电池包回路和乘员舱冷却回路,通过第一换热器同时实现对电机、电池包和乘员舱的冷却,并通过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提升制冷能力,可以减少汽车热管理系统中制冷零部件的数量,降低整车成本。进一步的,通过第四截止阀控制电机废热吸收回路的通断,利用电机废热实现对乘员舱和电池包的加热,使整车的热量能够充分得到利用;进一步的,通过第一换热器可以实现一件多用,使制冷和采暖回路共用第一换热器,从而节省回路中的零部件,降低成本。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暖ptc,所述风暖ptc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后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并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所述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回路、第二散热器、电池包回路和乘员舱冷却回路,通过第一换热器同时实现对电机、电池包和乘员舱的冷却,并通过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提升制冷能力,可以减少汽车热管理系统中制冷零部件的数量,降低整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薛国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