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8796发布日期:2023-11-30 05:5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轮胎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特别涉及一种轮胎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1、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的缓冲性能和操控性比较难以平衡,且目前常见轮胎多为单腔体充气轮胎,防爆性能有限。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外廓难以调节,不能根据路况和使用条件改变轮胎滚动阻力,存在诸多不便。

2、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13165436a)公开了一种多气室轮胎、通气构件、多气室轮胎内压控制方法以及通气构件控制方法,这种多气室轮胎在轮胎的内腔形成彼此邻接布置的多个气室,且多个气室通过通气构件连接,当满足表示流体正在从轮胎的外部注入到所述多个气室中的至少一者中的预定条件时,所述通气构件允许所述多个气室之间的通气,并且当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所述通气构件切断所述多个气室之间的通气。但这种多气室轮胎的气室仅仅只能够改善轮胎内的气压,当轮胎与地面相接的外壁破损时,这种轮胎的内压会降低,从而使得轮胎的外廓发生较大的变形,导致汽车难以继续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多气室轮胎的外壁被扎破时,轮胎的内压迅速降低,从而使得轮胎的外廓发生较大的变形,导致汽车难以继续行驶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轮胎,包括轮辋以及轮胎本体,轮胎本体包括外壁以及分别相接于外壁两端的两个端部,轮胎本体通过两个端部套设于轮辋上,且轮胎本体与轮辋之间形成气室。

3、轮胎本体还包括设置在外壁与轮辋之间的第一环形分隔壁,第一环形分隔壁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端部相接,第一环形分隔壁将气室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

4、其中,第一环形腔位于外壁和第一环形分隔壁之间,且第一环形腔内沿轮胎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径向分隔壁,径向分隔壁的一端与外壁的内壁面相接,另一端与第一环形分隔壁相接,径向分隔壁将第一环形腔内分隔为沿第一环形腔的周向分布且相互独立的多个外廓调整腔,第一环形分隔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通气构件,多个第一通气构件与多个外廓调整腔一一对应,且多个第一通气构件中各第一通气构件可将对应的外廓调整腔与第二环形腔相连通,通过多个第一通气构件中各第一通气构件可分别调整对应的外廓调整腔内的气压,以调整轮胎的外廓形状。

5、并且,第二环形腔位于第一环形分隔壁和轮辋之间,第二环形腔内沿轮胎的径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环形分隔壁,多个第二环形分隔壁中每一个第二环形分隔壁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端部相接,多个第二环形分隔壁将第二环形腔分隔为沿轮胎径向分布且相互独立的多个气压调整腔,每一个第二环形分隔壁上均设置有第二通气构件,第二通气构件可将多个气压调整腔中相邻的气压调整腔连通。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轮胎在使用时,由于其靠近轮胎外壁的第一环形腔内形成多个外廓调整腔,且多个外廓调整腔通过第一通气构件与第二环形腔连通,即使其中一个外廓调整腔所对应的外壁被外物戳破时,也不会影响周向上其他位置的外廓调整腔的气压,且可以通过第一通气构件对外壁破损处的外廓调整腔进行充气,从而减少轮胎外廓的变化,延长轮胎在破损后的使用性能。并且,外廓调整腔的气压可通过对应第一通气构件调整,例如当第一通气构件打开时,若第二环形腔内的气压大于外廓调整腔,此时,第二环形腔向外廓调整腔内充气,外廓调整腔对应处的轮胎外壁向外突出;若第二环形腔内的气压小于外廓调整腔,此时,外廓调整腔向第二环形腔放气,外廓调整腔对应处的轮胎外壁向内凹陷;由于外廓调整腔的气压变化,从而改变轮胎的外廓形状,以适应不同的工况。

7、并且,这种轮胎的第二环形腔内沿轮胎的径向形成有多个气压调整腔,通过多个第二通气构件可以实现改变各个气压调整腔的气压,从而使得轮胎满足在各个情况下对支撑性能的要求。

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轮胎,轮胎的外廓形状可呈非圆形。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汽车处于紧急制动的工况下,多个第一通气构件中至少一个第一通气构件或者相间隔的多个第一通气构件连通对应的外廓调整腔与第二环形腔,对应的外廓调整腔可通过第一通气构件将气体排至第二环形腔内,进而气压减小,该外廓调整腔处对应的外壁向内凹陷,其余的外廓调整腔的气压则不变,从而改变轮胎的轮廓,使得轮胎的外廓呈非圆形,增大轮胎的滚动阻力,辅助刹车。

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轮胎,多个外廓调整腔中每一个外廓调整腔内均形成沿轮胎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周向分隔壁,多个周向分隔壁将外廓调整腔分隔为沿轮胎的轴向分布且相互独立的多个防爆气腔。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轮胎将每一个外廓调整腔通过多个周向分隔壁分隔成多个防爆气腔,当轮胎本体的外壁某处在使用过程中被地面的尖物扎破,仅仅只会泄露对应位置的防爆气腔内的气体,由于外廓调整腔内沿轮胎的轴向分布的多个防爆气腔相互独立,同一个外廓调整腔内的其他防爆气腔并不会发生气压的泄露。进一步保证了轮胎在被扎破后的外廓形状,延长轮胎在破损后的使用性能。

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轮胎,轮胎还包括调整气道,多个外廓调整腔中每一个外廓调整腔外均设置调整气道,调整气道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与第一通气构件相通,第二端口具有多个端口,多个端口与多个防爆气腔相对应且连通。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一个外廓调整腔内的多个防爆气腔均可通过调整气道与第一通气构件与第二环形腔连通,当其中任意一个防爆气腔对应处于的外壁被扎破时,该防爆气腔内的气压降低,而同一个外廓调整腔的其他防爆气腔的气压则不会发生变化,此时,第一通气构件开启,将第二环形腔内的气体通过第一通气构件和调整气道,且由于其他防爆气腔内的气压维持不变,因此,气体只会通过调整气道源源不断地流向被扎破的防爆腔内,从而尽可能地维持防爆气腔内的气压,使得轮胎的外廓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形。

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轮胎,第二环形腔内,沿轮胎的径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二环形分隔壁,以使得第二环形腔内,自靠近轮辋一侧沿径向依次形成第一气压调整腔、第二气压调整腔以及第三气压调整腔。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第二环形分隔壁,将第二环形腔分隔为第一气压调整腔、第二气压调整腔以及第三气压调整腔。其中,第二气压调整腔属于气体的过渡腔室,当第一气压调整腔的气体通过第二气压调整腔传递至第三气压调整腔时,第三气压调整腔的气压较大,由于第三气压调整腔更加靠近轮胎本体的外壁,此时,轮胎的负荷性能较好,且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能够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当第三气压调整腔的气体通过第二气压调整腔传递至第一气压调整腔时,此时,第三气压调整腔的气压较小,轮胎的外壁与地面的接触面大,进而提高了汽车行驶平顺性、转向操作的稳定性。

1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轮胎,轮辋上还设置第三通气构件,第三通气构件用于将第一气压调整腔与外部气泵连通。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外部气泵与第三通气构件对轮胎本体内的气室进行充气或者放气,当轮胎的外壁被尖物刺破时,可从外部气泵源源不断地向轮胎的气室充气,维持轮胎本体内气室的气压,进而保证轮胎本体的外廓形状,从而提高了轮胎被刺破后的使用性能。

1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轮胎,第一气压调整腔、第二气压调整腔以及第三气压调整腔沿轮胎的径向方向的厚度依次增大。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气压调整腔沿轮胎的径向方向的厚度最大,其腔内的空间最大,且第三气压调整腔更加靠近轮胎本体的外壁,第三气压调整腔向第二气压调整腔放气,亦或将第一气压调整腔和第二气压调整腔内的气体充入第三气压调整腔,提高第三气压调整腔的气压,能够极大地改变轮胎的径向刚度,调整的范围更广,以适应不同的地面工况。

2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轮胎,第一气压调整腔、第二气压调整腔以及第三气压调整腔沿轮胎的径向方向的厚度相等。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三个气压调整腔沿轮胎的径向方向的厚度相同,所以三个气压调整腔的腔内空间是相同的,且三个气压调整腔所能承受的气压变化也是相同的。第三气压调整腔可向第二气压调整腔放气,降低轮胎的径向刚度,进一步地,第二气压调整腔可向第一气压调整腔放气,进一步地降低轮胎的径向刚度。反之,则第一气压调整腔向第二气压调整腔充气,第二气压调整腔向第三气压调整腔充气,提高轮胎的径向刚度。

2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轮胎,第一通气构件、第二通气构件以及第三通气构件均设置为电磁通气阀。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磁通气阀的响应速度快,能够满足轮胎在路面发生变化时,迅速调整轮胎内气压的要求。

2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轮胎,轮胎还包括多个气压传感器,多个气压传感器与多个气压调整腔相对应,多个气压传感器中各气压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气压调整腔内。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气压传感器能采集轮胎本体内各个气压调整腔的气压,并反馈给汽车的控制器,汽车的控制器根据气压传感器采集的气压控制各个通气构件,以实现调整气压调整腔的气压。

2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这种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轮胎。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的外壁被路面的尖物刺破时,仅仅会降低被刺破外壁对应位置的外廓调整腔的气压,并不会影响周向上其他位置的外廓调整腔的气压,且可以通过第一通气构件对外壁破损处的外廓调整腔进行充气,从而减少轮胎外廓的变化,保证汽车在爆胎后的行驶稳定性。此外,可通过第一通气构件改变外廓调整腔的气压,以改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改变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且轮胎还可通过第二环形腔内的多个气压调整腔,调整轮胎的气压以改变轮胎的刚度,进而可以满足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需求,提高了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2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以及汽车,这种轮胎在外壁与轮辋之间具有第一环形分隔壁,以将本体与轮辋的气室分为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其中,第一环形腔内具有多个径向分隔壁,以将第一环形腔分隔为多个外廓调整腔,且设置多个第一通气构件以将多个外廓调整腔与第二环形腔连通,第二环形腔内具有多个第二环形分隔壁以将第二环形腔分隔为多个气压调整腔,多个气压调整腔之间设置第二通气构件。

30、这种轮胎的外壁被戳破时,由于多个外廓调整腔相互独立,且可以通过第一通气构件对外壁破损处的外廓调整腔进行充气,从而减少轮胎外廓的变化,延长轮胎在破损后的使用性能;在汽车紧急制动时,通过第一通气构件使得外廓调整腔向第二环形腔放气,改变轮胎的外廓,使得轮胎的外廓变为不规则形状,增大轮胎的滚动阻力,辅助刹车。并且,通过多个第二通气构件可以实现改变各个气压调整腔的气压,从而使得轮胎满足在各个情况下对支撑性能的要求。

31、进一步地,这种轮胎的多个外廓调整腔中每一个外廓调整腔内均具有多个周向分隔壁,以将外廓调整腔分隔为多个防爆气腔,且设置调整气道以将每个防爆气腔与第二通气构件连通,进一步提高轮胎的防爆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