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直流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4468发布日期:2023-12-21 16:2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直流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具体为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直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作为辅助充电的基础设施——充电桩也越发广泛,各大充电桩企业对充电桩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加快充电桩的基础建设已然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助力,但对于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的优化设计和其关键技术还有待研究与开发。

2、现在世面上的直流充电桩,设计普遍复杂,内部控制分成计费控制单元、充电控制单元、功率分配控制单元和绝缘检测控制单元,内部接线也都是一根一根的根据线束图纸进行接线,生产效率低,充电桩在售后运维时也需要专业售后人员到现场定位问题后再更换,运维成本高。

3、现有的装置控制部分分为多个主控板,pcba成本高,桩内安装体积大;板子和板子之间的通讯线多,与其他强电走同一根线槽会收到干扰,影响充电桩稳定性,接线复杂,充电桩内部接线需要根据接线图一根一根在充电桩上进行接线,效率低,运维成本大,无法直接定位到问题器件,需要运维人员现场排查,然后现场查线路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直流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内部设置交流进线模块,所述交流进线模块的上方设置有直流输出模块,且直流输出模块的上方安装有弱电控制模块,充电桩的一侧设置有功率转换模块、弱电控制模块的一端安装有人机交互模块,充电桩远离功率转换模块的一侧安装有整机散热模块。

3、优选地,所述交流进线模块包括塑壳断路器、交流接触器、防雷空开、浪涌保护器、漏电保护开关和三插座。

4、优选地,所述直流输出模块包括均分接触器、接触器、熔断器和一体化电表。

5、优选地,所述弱电控制模块包括a枪bms辅助电源、b枪bms辅助电源、散热风机辅助电源、弱电控制供电辅源和主控板。

6、优选地,所述交流进线模块、直流输出模块、弱电控制模块、功率转换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整机散热模块,都是可以独立当成成品生产、测试。

7、优选地,所述各模块之间通过线束和接线端子可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9、第一、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主控板整合,实现一桩一主控和一芯,集成化程度高;所有模块可以单独当做成品预生产和测试,可提前大批量备货,减少整机备货的库存压力,平滑生产压力,也可降单个模块当成成品销售给其他充电桩企业。

10、第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整机生产简单,各模块内部器件和线束少,各模块间的连接线束防呆设计,对于生产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不高,降低生产成本;充电桩售后运维简单,根据后台定位问题,直接邮寄相应模块至客户处,不需要专业售后人员到现场定位问题,减少运维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包括位于其内部设置交流进线模块(1),所述交流进线模块(1)的上方设置有直流输出模块(2),且直流输出模块(2)的上方安装有弱电控制模块(3),充电桩的一侧设置有功率转换模块(4)、弱电控制模块(3)的一端安装有人机交互模块(5),充电桩远离功率转换模块(4)的一侧安装有整机散热模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进线模块(1)包括塑壳断路器、交流接触器、防雷空开、浪涌保护器、漏电保护开关和三插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输出模块(2)包括均分接触器、接触器、熔断器和一体化电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控制模块(3)包括a枪bms辅助电源、b枪bms辅助电源、散热风机辅助电源、弱电控制供电辅源和主控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进线模块(1)、直流输出模块(2)、弱电控制模块(3)、功率转换模块(4)、人机交互模块(5)和整机散热模块(6),都是可以独立当成成品生产、测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模块之间通过线束和接线端子可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内部设置交流进线模块,所述交流进线模块的上方设置有直流输出模块,且直流输出模块的上方安装有弱电控制模块,充电桩的一侧设置有功率转换模块、弱电控制模块的一端安装有人机交互模块,充电桩远离功率转换模块的一侧安装有整机散热模块。本技术专利通过主控板整合,实现一桩一主控和一芯,集成化程度高;所有模块可以单独当做成品预生产和测试,可提前大批量备货,减少整机备货的库存压力,平滑生产压力,也可降单个模块当成成品销售给其他充电桩企业,整机生产简单,各模块内部器件和线束少,各模块间的连接线束防呆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董佳斌,杨涛,韦珍,朱德炎,叶建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一航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