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管转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0157发布日期:2024-02-02 20:5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管转运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保温管转运,具体为一种保温管转运组件。


背景技术:

1、保温管是绝热管道的简称,保温管用于液体、气体及其他介质的输送,在石油、化工、航天、军事、集中供热、中央空调、市政等管道的绝热保温工程。关于保温管转运,已有相关专利;比如公开号为cn2133545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密度聚乙烯预制直埋保温管生产用转运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有滑块,所述齿轮层的底部连接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的顶部安装有旋转盖。该申请通过设置的丝杆、支撑板、第一连接杆、第一转轴、连接块和转轮,实现支撑板与连接于支撑板的防护盖的升降。

2、上述专利虽然有效防止转运过程中的碰撞导致的管件损坏的问题,但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3、1、现有技术中,该转运装置仅固定单一的保温管,转运效率大大降低,增加了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无法转运大量的保温管,无法满足保温管生产需求;

4、2、现有技术中,通常在保温管转运过程中使用绳索来固定保温管,容易在保温管表面留下勒痕,且车辆转运途中往往会受到颠簸或者紧急刹车的情况,损坏了保温管外防护层和保温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管转运组件,通过转运车转运交错堆积在管道固定架上的保温管,保证了保温管在运输途中的质量,提高了保温管的转运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单次转运大量的保温管,以满足保温管的生产需求,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保温管转运组件,包括转运车,所述转运车上安装有转运组件,转运组件包括转运车厢和管道固定架,转运车厢与转运车固定连接,转运车厢内通过螺栓与管道固定架固定连接,转运车厢上表面四周分别安装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上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下表面通过连杆与管道固定架固定连接,管道固定架内安装有保温管。

4、优选的,所述管道固定架包括固定底座、下限位板、上固定座和上限位板,固定底座与转运车厢上表面固定连接,下限位板两侧分别与固定底座锡焊连接,上固定座上表面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连杆固定连接,上限位板两侧分别与上固定座锡焊连接。

5、优选的,所述转运车厢内壁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一侧通过电机轴与螺杆一端固定连接,螺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运车厢内壁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中心通过轴承与调节杆转动连接,调节杆下端通过轴承与调节底座转动连接,调节底座与转运车厢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下端与传动齿轮过盈连接,传动齿轮一侧通过齿牙与螺杆啮合。

8、优选的,所述上限位板两端下表面设置有供调节杆转动的活动槽,活动槽内壁下端设置有与调节杆卡接的滑动杆。

9、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上端外壁设置有螺纹槽,螺纹槽间距由下至上等距离变宽,调节杆通过螺纹槽与活动座卡接,活动座内侧设置有与螺纹槽卡接的滑动杆,活动座内侧分别与中层限位板两端锡焊连接。

10、优选的,所述下限位板和上限位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保温管的限位槽,中层限位板横截面为均匀分布的梯形结构,且相邻的中层限位板相互对称设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通过转运车转运交错堆积在管道固定架上的保温管,下限位板、上限位板和中层限位板对保温管进行固定限位,避免在运送过程中,转运车的颠簸造成保温管相互撞击,导致保温管表面磨损或损坏的情况,保证了保温管在运输途中的质量,通过支撑板进行辅助支撑,且保温管交错堆放,有效减少了对保温管的挤压,提高了保温管的转运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单次转运大量的保温管,以满足保温管的生产需求。

13、2.通过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上限位板和活动座在调节杆外壁上下平移,调节上限位板和中层限位板的间距,根据不同直径的保温管进行对应调整,对上限位板和中层限位板放置的保温管进行固定,避免车辆转运途中紧急刹车造成安全事故的情况,有效提高了转运安全性,且通过下限位板、中层限位板和上限位板对保温管进行固定,避免了在保温管表面留下勒痕的情况,有效保证了保温管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温管转运组件,包括转运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1)上安装有转运组件(2),转运组件(2)包括转运车厢(21)和管道固定架(22),转运车厢(21)与转运车(1)固定连接,转运车厢(21)内通过螺栓与管道固定架(22)固定连接,转运车厢(21)上表面四周分别安装有驱动气缸(23),驱动气缸(23)上端与支撑杆(24)固定连接,支撑杆(24)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板(25),支撑板(25)下表面通过连杆(26)与管道固定架(22)固定连接,管道固定架(22)内安装有保温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管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架(22)包括固定底座(221)、下限位板(222)、上固定座(223)和上限位板(224),固定底座(221)与转运车厢(21)上表面固定连接,下限位板(222)两侧分别与固定底座(221)锡焊连接,上固定座(223)上表面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连杆(26)固定连接,上限位板(224)两侧分别与上固定座(223)锡焊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管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厢(21)内壁安装有驱动电机(211),驱动电机(211)一侧通过电机轴与螺杆(212)一端固定连接,螺杆(212)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运车厢(21)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温管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21)中心通过轴承与调节杆(225)转动连接,调节杆(225)下端通过轴承与调节底座(226)转动连接,调节底座(226)与转运车厢(21)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温管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25)下端与传动齿轮(227)过盈连接,传动齿轮(227)一侧通过齿牙与螺杆(212)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温管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224)两端下表面设置有供调节杆(225)转动的活动槽,活动槽内壁下端设置有与调节杆(225)卡接的滑动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保温管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25)上端外壁设置有螺纹槽,螺纹槽间距由下至上等距离变宽,调节杆(225)通过螺纹槽与活动座(228)卡接,活动座(228)内侧设置有与螺纹槽卡接的滑动杆,活动座(228)内侧分别与中层限位板(229)两端锡焊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温管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板(222)和上限位板(224)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保温管(3)的限位槽,中层限位板(229)横截面为均匀分布的梯形结构,且相邻的中层限位板(229)相互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管转运组件,涉及保温管转运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转运装置仅固定单一的保温管,转运效率大大降低,增加了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无法转运大量的保温管,无法满足保温管生产需求的问题;一种保温管转运组件,包括转运车,所述转运车上安装有转运组件,转运组件包括转运车厢和管道固定架,转运车厢与转运车固定连接;通过转运车转运交错堆积在管道固定架上的保温管,保证了保温管在运输途中的质量,通过支撑板进行辅助支撑,且保温管交错堆放,有效减少了对保温管的挤压,提高了保温管的转运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单次转运大量的保温管,以满足保温管的生产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谢积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格华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