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69635发布日期:2024-02-02 20:50阅读:14来源:国知局
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1、de 10 2018 113 173 a1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变速装置,其带有能电气换挡的两挡式变速器。变速装置具有第一轴和从动轴。第一轴具有齿轮和布置于齿轮间之间的导引轮廓。在从动轴上布置有两个活动齿轮以及换挡杆,活动齿轮分别与齿轮中的其中一个齿轮啮合,换挡杆为了切换到第一和第二挡位而能来回移动。但第一挡的传动比尤其受到两个传动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基于的问题通过一种带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驱动装置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扩展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到。

2、(电气的)驱动装置尤其设置和/或规定为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两级的正齿轮传动机构。正齿轮传动机构具有输入轴、中间轴、侧轴和输出轴。电机与输入轴连接,从而输入轴可以被电机驱动。输入轴、中间轴、侧轴和输出轴经由正齿轮级这样传动地相互联接,使得在通过电机驱动时,在第一换挡级(第一挡位)中输入轴经由侧轴和中间轴将转矩传递给输出轴,并且在第二换挡级(第二挡位)中输入轴(没有侧轴)经由中间轴将转矩直接传递给输出轴。换句话说,侧轴在第二换挡级中被避开。

3、用两级的正齿轮传动机构(两个挡位)可以使用较小的电机来满足驱动要求。电机更为频繁地在较高效率的范围中运行。这有助于驱动装置的紧凑的设计方案和有效的运行。此外,可以覆盖较大的传动比范围(大的跨越范围),因为在第一换挡级中,负载流经由全部四个轴(包括侧轴在内)导引,在第二换挡级中,负载流则仅经由三个轴导引(侧轴被避开)。

4、驱动装置因此可以使用在车辆中,在车辆中,在第一挡位中要求高传动比,这用两个正齿轮级无法制备(例如传动比i>16)。在此,所提出的驱动装置是一种最为紧凑的解决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可以例如使用在越野车辆中,越野车辆可以通过升挡的第一换挡级(第一挡)达到极度的爬升能力。

5、所提出的(电气的)驱动装置可以作为电动车桥或者作为电动车桥(e车桥)的一部分使用在部分电气地或者全电气运行的车辆中,例如轿车、suv或越野车辆。

6、驱动装置可以包括壳体,电机和正齿轮传动机构被至少部分、优选完全布置或包围在该壳体中。

7、输入轴、中间轴、侧轴和/或输出轴可以在驱动装置中分别借助滚动轴承以能相对基座、例如相对驱动装置的壳体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与之无关的是,输入轴是电机的转子轴或者是与电机的转子轴抗扭地联接的与之分开的轴。

8、按照一种扩展设计方案,输入轴和输出轴可以这样相互联接,使得在通过电机沿一致的转动方向驱动时,输出轴在第一换挡级中被沿着第一转动方向驱动并且在第二换挡级中被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反地驱动。换句话说,在电机或输入轴转动方向一致时,产生了输出轴在两个换挡级中的相反的转动方向。在第一换挡级中,输出轴可以与输入轴反向地转动。在第二换挡级中,输出轴可以与输入轴同向地转动。

9、按照一种扩展设计方案,侧轴可以布置在输入轴和中间轴之间或者中间轴和从动轴之间。这在基本上相同的工作模式下允许了灵活地布置中间轴,例如以便符合不同的结构空间要求。

10、按照一种扩展设计方案,第一换挡级(第一挡)可以具有带第一小齿轮和与该第一小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的第一正齿轮级,其中,第一小齿轮能转动地或者抗扭地与输入轴联接和/或布置在输入轴上,并且其中,第一齿轮抗扭地或者能转动地与侧轴联接和/或布置在侧轴上。就此可以用结构设计上简单的器件实现可靠的正齿轮级。

11、按照一种扩展设计方案,第一换挡级(第一挡)可以具有带第二小齿轮和与该第二小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的第二正齿轮级,其中,第二小齿轮能转动地或者抗扭地与侧轴联接和/或布置在侧轴上,并且其中,第二齿轮抗扭地或者能转动地与中间轴联接和/或能转动地支承在中间轴上。就此也可以用结构设计上简单的器件实现可靠的正齿轮级。第二齿轮作为固定齿轮或活动齿轮布置在中间轴上,这利于换挡性能。

12、第一换挡级(第一挡),这就是说第一正齿轮级和第二正齿轮级,可选可以构造成带直齿的(第一和第二正齿轮级的小齿轮和齿轮分别带直齿)。因此可以例如在极少使用第一换挡级或者第一换挡级的使用寿命短时,将作用到相关的滚动轴承上的轴承力减小到最低限度并且因此进一步简化驱动装置。

13、按照一种扩展设计方案,第二换挡级(第二挡)具有带第三小齿轮和与该第三小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的第三正齿轮级,其中,第三小齿轮能转动地或者抗扭地与输入轴联接和/或布置在输入轴上,并且其中,第三齿轮抗扭地或者能转动地与中间轴联接和/或能转动地支承在中间轴上。就此也可以用结构设计上简单的器件实现可靠的正齿轮级。第三齿轮作为固定齿轮或活动齿轮布置在中间轴上,这利于换挡性能。

14、按照一种扩展设计方案,可以在中间轴上布置特别是能借助致动器加以操纵的换挡装置,其中,借助该换挡装置能在第一换挡位置(第一挡)中将在这种设计方案中能转动地与中间轴联接的第二齿轮抗扭地与中间轴联接,和/或其中,借助换挡装置在第二换挡位置(第二挡)中能将在这种设计方案中能转动地与中间轴联接的第三齿轮抗扭地与中间轴联接。由此可以用结构设计上简单的器件完成在不同的换挡级和挡之间的切换。仅需一个换挡装置,这有利于具有少数量的部件的构造方式。

15、同样可以想到的是,在输入轴上布置有能特别是借助致动器加以操纵的换挡装置,其中,借助换挡装置在第一换挡位置中能将在这种设计方案中能转动地与输入轴联接的第一小齿轮抗扭地与输入轴联接,和/或,其中,借助换挡装置在第二换挡位置中能将在这种设计方案中能转动地与输入轴联接的第三小齿轮抗扭地与输入轴(16)联接。也能以这种方式用结构设计上简单的器件完成在不同的换挡级或挡之间的切换。仅需一个换挡装置,这有利于具有少数量的部件的构造方式。

16、此外还可以想到的是,正齿轮传动机构具有针对第一换挡级的第一换挡装置和针对第二换挡级的第二换挡装置,其中,第一换挡装置布置在第一小齿轮处、第一齿轮处或第二小齿轮处。相应的小齿轮或齿轮能转动地支承在它们布置于其上的相关的轴上(输入轴或侧轴)并且可以借助第一换挡装置抗扭地与相关的轴联接。第二换挡装置布置在第三小齿轮处或第三齿轮处。第三小齿轮或第三齿轮能转动地支承在它们布置于其上的相关的轴上(输入轴或中间轴)并且可以借助第二换挡装置抗扭地与相关的轴联接。通过两个换挡装置将在正齿轮传动机构中生成的负载分配给两个换挡装置。此外还存在的可能性是,这样来激活或切换两个换挡装置,使得正齿轮传动机构被闭锁。就此可以实现驻车锁止功能,因而可以必要时取消单独的驻车锁止装置。

17、所述一个换挡装置或多个换挡装置可以分别具有换挡元件、例如换挡接合套,换挡元件抗扭地与相关的轴(输入轴、侧轴或中间轴)联接,但能沿着相关的轴(输入轴、侧轴或中间轴)的中央纵向移动。致动器可以构造成液压的、电动的或电磁的致动器。可选在换挡装置处可以布置用于平衡转速差的同步装置。由此可以缩短在换挡级之间的换挡时间。

18、按照一种扩展设计方案,正齿轮传动机构具有带第四小齿轮和与该第四小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的第四正齿轮级(最终传动或“final drive”),其中,第四小齿轮抗扭地与中间轴联接和/或布置在中间轴上,并且其中,第四齿轮抗扭地与输出轴联接和/或布置在输出轴上。就此可以用结构设计上简单的器件提供用于最终传动的正齿轮级。

19、按照一种扩展设计方案,可以这样来设置电机,使得这个电机在第一换挡级中被沿着一个不同于在第二换挡级中的转动方向驱动。由此可以与所选择的换挡级无关地完成沿着相同的转动方向对输出轴的驱动。尤其在对换挡时间的适中的要求下,在两个换挡级或挡中的本身不同的转动方向不成问题,因为电机在换挡过程期间被制动并且在挂入其它换挡级之前被沿着相反的转动方向加速。如已经阐明的那样,在换挡装置处的同步装置在此可以有助于平衡转速差。

20、按照一种扩展设计方案,输出轴可以具有差速器。这有利于通过驱动装置对车辆的车桥驱动,因为例如可以平衡在能通过或者被驱动装置驱动的车轮(驱动轮)处的由弯道行驶引起的转速差。车辆的驱动轮可以借助从动轴与差速器联接。

21、按照一种扩展设计方案,正齿轮传动机构具有驻车锁定装置,其中,驻车锁定装置布置在输入轴上、中间轴上或输出轴上。由此可以用结构设计上简单的器件实现驻车锁定功能。驻车锁定装置具有例如经制齿的驻车棘轮和驻车棘爪,驻车棘爪为了闭锁驻车棘轮而能与驻车棘轮嵌接。驻车棘轮可以抗扭地固定在所述轴中的其中一个轴处。驻车棘爪可以固定在驱动装置的基座处,例如驱动装置的壳体处。驻车棘爪能在释放位置和闭锁位置之间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