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28718发布日期:2024-02-26 16:2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结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总成多数布置于后副车架,需要由前低温散热器连接中通道水管至驱动电机进行热交换散热。目前,纯电动车车型中,纯电动汽车底盘下表面平整无传统燃油车的中通道,故中通道水管通常布置于底盘下车体和电池包之间预留的间隙中,由于底盘下车体和电池包之间需要预留足够的间隙以供中通道水管通过,一般间隙预留30mm,中通道水管占用的额外空间比较大,尤其占用额外的竖向尺寸,不利于提升整车上方的人机头部空间和电池包下方的离地间隙。

2、因此,亟需对现有新能源汽车用的中通道水管布置安装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期望能够提升整车上方的人机头部空间和电池包下方的离地间隙,进而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旨在能够提升整车上方的人机头部空间和电池包下方的离地间隙,进而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及安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包括电池包安装框架,所述电池包安装框架内设有以供中通道水管通过的水管安装腔,所述中通道水管安装于水管安装腔内。

3、进一步,所述电池包安装框架包括对应设置于车身横向两侧的横梁ⅰ和横梁ⅱ,所述横梁ⅰ内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前后贯穿的水管安装腔ⅰ,所述横梁ⅱ内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前后贯穿的水管安装腔ⅱ;所述中通道水管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对应的分设于水管安装腔ⅰ和水管安装腔ⅱ内。

4、进一步,所述进水管上外套设置有柔性套ⅰ,所述出水管上外套设置有柔性套ⅱ;所述柔性套ⅰ和柔性套ⅱ分别对应的挤压安装于水管安装腔ⅰ和水管安装腔ⅱ内。

5、进一步,所述柔性套ⅰ和柔性套ⅱ均为橡胶套。

6、进一步,所述柔性套ⅰ与进水管,柔性套ⅱ与出水管之间均预留有间隙。

7、进一步,所述柔性套ⅰ和柔性套ⅱ均为一体件,并分别对应的与横梁ⅰ和横梁ⅱ等长设置。

8、进一步,所述横梁ⅰ和横梁ⅱ均为铝型材。

9、进一步,所述横梁ⅰ和横梁ⅱ的空腔内均设有加强筋。

10、进一步,所述水管安装腔ⅰ和水管安装腔ⅱ相对横梁ⅰ和横梁ⅱ均靠电池包的一侧布置,于所述横梁ⅰ上对应水管安装腔ⅰ的外侧设有缓冲腔ⅰ,于所述横梁ⅱ上对应水管安装腔ⅱ的外侧设有缓冲腔ⅱ。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中通道水管集成安装在电池包安装框架的水管安装腔内,无需预留传统汽车的中通道,汽车底盘下车体和电池包之间的间隙预留竖值可以得到有效减少,从而可以提升整车上方的人机头部空间和电池包下方的离地间隙,进而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及安全性;另外,整体结构简单,利于布置,合理利用电池包安装框架的内部空间,不影响电池包的整体布置。

13、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安装框架(1),所述电池包安装框架(1)内设有以供中通道水管(2)通过的水管安装腔,所述中通道水管(2)安装于水管安装腔内;所述电池包安装框架(1)包括对应设置于车身横向两侧的横梁ⅰ(101)和横梁ⅱ(102),所述横梁ⅰ(101)内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前后贯穿的水管安装腔ⅰ(101a),所述横梁ⅱ(102)内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前后贯穿的水管安装腔ⅱ(102a);所述中通道水管(2)的进水管(201)和出水管(202)对应的分设于水管安装腔ⅰ(101a)和水管安装腔ⅱ(102a)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1)上外套设置有柔性套ⅰ(201a),所述出水管(202)上外套设置有柔性套ⅱ(20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套ⅰ(201a)和柔性套ⅱ(202a)均为橡胶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套ⅰ(201a)与进水管(201),柔性套ⅱ(202a)与出水管(202)之间均预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套ⅰ(201a)和柔性套ⅱ(202a)均为一体件,并分别对应的与横梁ⅰ(101)和横梁ⅱ(102)等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ⅰ(101)和横梁ⅱ(102)均为铝型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ⅰ(101)和横梁ⅱ(102)的空腔内均设有加强筋(10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安装腔ⅰ(101a)和水管安装腔ⅱ(102a)相对横梁ⅰ(101)和横梁ⅱ(102)均靠电池包(3)的一侧布置,于所述横梁ⅰ(101)上对应水管安装腔ⅰ(101a)的外侧设有缓冲腔ⅰ(101b),于所述横梁ⅱ(102)上对应水管安装腔ⅱ(102a)的外侧设有缓冲腔ⅱ(102b)。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包括电池包安装框架,所述电池包安装框架内设有以供中通道水管通过的水管安装腔,所述中通道水管安装于水管安装腔内;本技术中通过将中通道水管集成安装在电池包安装框架的水管安装腔内,无需预留传统汽车的中通道,汽车底盘下车体和电池包之间的间隙预留竖值可以得到有效减少,从而可以提升整车上方的人机头部空间和电池包下方的离地间隙,进而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及安全性;另外,整体结构简单,利于布置,合理利用电池包安装框架的内部空间,不影响电池包的整体布置。

技术研发人员:代彬,鲜奇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