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8429发布日期:2023-11-18 00:47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加固装置,具体为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1、现如今对于后排座椅的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碰撞过程中不允许发生下潜,座椅、安全带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越来越高;而当汽车受到正面撞击时,由于后排乘员向前的惯性力,导致安全带、固定座椅受到斜向上的载荷,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保护后排乘客的安全,必须要求座椅、安全带不发生较大的前向位移,所以要求座椅固定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现有的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固性不足,座椅在安装后的稳固性不足会导致汽车在不慎发生碰撞后发生位置上的偏移,进而会对坐在座椅上的人造成极大的伤害,安全性不足,另一方面,现有装置在对座椅进行安装时的繁琐度较高,需要工作人员使用大量的螺栓进行固定,且在对中间位置座椅的连接较为困难,会极大影响安装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具备实用性强、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和便于安装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固定架,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设有卡条,所述卡条的外侧设有座椅主体,所述卡条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所述座椅主体的正面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内壁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面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座椅主体的底部开还是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槽的形状相一致,所述第二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槽的内壁分别装配有卡条的上方和下方。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孔贯穿卡条和固定架至固定杆的内壁位置,所述圆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螺钉螺纹连接于圆孔的内壁位置,所述圆孔的顶部设有放置槽,所述固定螺钉的顶部与卡条的顶部平齐。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的正面也设有方形槽,所述连接块设置于两个方形槽的内壁位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通孔贯穿连接块至卡条的内壁位置,所述连接螺栓螺纹连接于通孔的内壁位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对称设置于固定架的顶部和座椅主体的底部位置,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内壁皆设有卡条。

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通过固定架、固定杆和第一安装槽的配合使用,同时利用第二安装槽、连接块和连接螺栓使得能够将固定架和座椅主体之间稳固连接,保障了汽车不慎碰撞后座椅主体不会随意发生位置上的偏移,进而避免了现有装置在安装后的稳固性不足导致汽车在不慎发生碰撞后发生位置上的偏移,进而会对坐在座椅上的人造成极大的伤害,安全性不足的问题。

10、2、该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通过第一安装槽、卡条、圆孔、固定螺钉和第二安装槽的配合使得在将座椅主体和车身之间连接安装的便捷性增加,避免了现有装置在对座椅进行安装时的繁琐度较高,需要工作人员使用大量的螺栓进行固定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对中间位置座椅主体的连接较为困难,会极大影响安装的效率的问题,同时利用固定杆能够对固定架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避免了固定架在承受重力无支撑力导致随着时间的增长导致变形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固定架(2),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架(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5),所述第一安装槽(5)的内壁设有卡条(6),所述卡条(6)的外侧设有座椅主体(3),所述卡条(6)的顶部开设有圆孔(7),所述圆孔(7)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8),所述座椅主体(3)的正面开设有方形槽(10),所述方形槽(10)的内壁固定设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的正面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体(3)的底部开还是有第二安装槽(9),所述第二安装槽(9)和第一安装槽(5)的形状相一致,所述第二安装槽(9)和第一安装槽(5)的内壁分别装配有卡条(6)的上方和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7)贯穿卡条(6)和固定架(2)至固定杆(4)的内壁位置,所述圆孔(7)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螺钉(8)螺纹连接于圆孔(7)的内壁位置,所述圆孔(7)的顶部设有放置槽,所述固定螺钉(8)的顶部与卡条(6)的顶部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的正面也设有方形槽(10),所述连接块(11)设置于两个方形槽(10)的内壁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1)的正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通孔贯穿连接块(11)至卡条(6)的内壁位置,所述连接螺栓(12)螺纹连接于通孔的内壁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5)和第二安装槽(9)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安装槽(5)和第二安装槽(9)对称设置于固定架(2)的顶部和座椅主体(3)的底部位置,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5)和第二安装槽(9)的内壁皆设有卡条(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加固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点加固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固定架,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设有卡条,所述卡条的外侧设有座椅主体,所述卡条的顶部开设有圆孔。通过固定架、固定杆和第一安装槽的配合使用,同时利用第二安装槽、连接块和连接螺栓使得能够将固定架和座椅主体之间稳固连接,保障了汽车不慎碰撞后座椅主体不会随意发生位置上的偏移,进而避免了现有装置在安装后的稳固性不足导致汽车在不慎发生碰撞后发生位置上的偏移,进而会对坐在座椅上的人造成极大的伤害,安全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朱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富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