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扎自修复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2923发布日期:2023-11-17 21:4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扎自修复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轮胎,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扎自修复轮胎。


背景技术:

1、轮胎是一种车辆常用的关键部件,用于与地面接触并提供支撑、减震和牵引力的功能。它们承受着车辆的重量,同时在行驶过程中面临各种道路条件和环境的挑战。轮胎的设计和技术发展对车辆性能、行驶安全性和驾乘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

2、传统轮胎在受到尖锐物体刺入时容易产生漏气或爆胎,给行车安全带来潜在风险。即使是现有的防扎轮胎在行驶时遇到钉子等尖锐物品虽然能够利用高分子复合胶料来对轮胎进行保护,达到依然能够正常使用的目的,但是钉子或者是尖锐的物品依然会对轮胎的内壁造成破坏,对轮胎后期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轮胎的损耗成本。

3、因此需要一种防扎自修复轮胎有效防止轮胎的漏气和爆胎问题,保持轮胎的功能和性能,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轮胎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防扎自修复轮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轮胎在行驶时容易受到尖锐物体刺入产生漏气或爆胎,减少了轮胎使用寿命并且不利于行车安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扎自修复轮胎,包括:

3、耐磨外层,设置在所述轮胎外侧,所述耐磨外层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轮胎外表面的中部,所述第二凸起包括左侧第二凸起与右侧第二凸起,所述左侧第二凸起、右侧第二凸起关于所述第一凸起对称分布;所述第三凸起包括左侧第三凸起与右侧第三凸起,所述左侧第三凸起、右侧第三凸起关于所述第一凸起对称分布且所述第三凸起位于所述轮胎外表面的两侧;

4、修复内层,均匀铺设在所述轮胎内侧。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包括:

6、第一凹槽,呈楔状,所述第一凹槽的窄端朝向所述轮胎的中部,所述第一凹槽的宽端朝向所述轮胎的外侧。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起包括:

8、所述左侧第二凸起上设置有第二凹槽和条形花纹,所述第二凹槽呈楔形,所述第二凹槽的窄端朝向所述轮胎的中部,所述第二凹槽的宽端朝向所述轮胎的外侧;

9、所述条形花纹设置有多个,均匀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二凸起上;

10、所述右侧第二凸起上设置有所述条形花纹。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凸起包括:

12、所述左侧第三凸起上设置有第三凹槽和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第三凹槽靠近所述轮胎中心的一端,所述阻挡部用于封堵所述第三凹槽的一侧;

13、所述右侧第三凸起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一端延伸至所述轮胎的外侧,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右侧第二凸起。

14、进一步的,所述修复内层喷涂纳米记忆橡胶。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左侧第二凸起中间形成第一排水沟槽;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右侧第二凸起形成第二排水沟槽,所述第一排水沟槽与所述第二排水沟槽宽度相同。

16、进一步的,所述左侧第二凸起与所述左侧第三凸起中间形成第三排水沟槽;所述右侧第二凸起与所述右侧第三凸起形中间形成第四排水沟槽,所述第三排水沟槽与所述第四排水沟槽宽度相同。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排水沟槽与所述第四排水沟槽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三凸起。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耐磨外层的设置和凸起结构有助于提高轮胎的抗穿刺能力,有效防止尖锐物体刺入轮胎导致的漏气和爆胎问题。有效提高了车辆的行车安全性,降低了驾驶风险。修复内层的铺设在轮胎内侧,具有自修复功能。当轮胎受到尖锐物体刺入时,修复内层能够自动修复刺孔,并填补损伤区域。有效减少了轮胎损伤对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的影响,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耐磨外层的设计同时能够提高轮胎的耐磨性能,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凸起结构的设置可以均匀分散外部物体对轮胎的冲击和摩擦力,减少磨损和破损的发生,从而提高了轮胎的耐久性和性能稳定性,多种凸起的混沌排列降低了轮胎与地面接触从而达到降噪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扎自修复轮胎,包括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扎自修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扎自修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扎自修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起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扎自修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内层喷涂纳米记忆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扎自修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左侧第二凸起中间形成第一排水沟槽;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右侧第二凸起形成第二排水沟槽,所述第一排水沟槽与所述第二排水沟槽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扎自修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第二凸起与所述左侧第三凸起中间形成第三排水沟槽;所述右侧第二凸起与所述右侧第三凸起形中间形成第四排水沟槽,所述第三排水沟槽与所述第四排水沟槽宽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扎自修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排水沟槽与所述第四排水沟槽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三凸起。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扎自修复轮胎,包括:耐磨外层,设置在所述轮胎外侧,所述耐磨外层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轮胎外表面的中部,所述第二凸起包括左侧第二凸起与右侧第二凸起,所述左侧第二凸起、右侧第二凸起关于所述第一凸起对称分布。所述第三凸起包括左侧第三凸起与右侧第三凸起,所述左侧第三凸起、右侧第三凸起关于所述第一凸起对称分布且所述第三凸起位于所述轮胎外表面的两侧。修复内层,均匀铺设在所述轮胎内侧。本技术有效防止了轮胎的漏气和爆胎问题,并能够自动修复受损区域,保持轮胎的功能和性能,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和轮胎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牛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神州风火轮轮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