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3089发布日期:2024-01-26 22:5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视镜。


背景技术:

1、本申请人在2022年11月16日申请的实用新型,申请号为cn2022230414839,名称为以“一种自动复位后视镜”,该后视镜包括镜壳和设于镜壳内的镜面,所述镜壳侧边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连接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用于恢复镜壳相对于车体形成的原有夹角,所述复位机构横向连接转动机构,能够使镜壳和复位机构沿着转动机构轴向转动,形成不同角度的视角,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到车体的a柱上。

2、上述专利转动机构为横向设置,镜壳和复位机构沿着转动机构轴向转动,且转动机构包括多个部件构成,成本较高以及安装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视镜,该后视镜能在实现自动复位的情况下将角度调节件与复位件结合减少零部件的使用,降低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视镜,包括连接壳和镜体,所述镜体包括镜壳和镜面,所述镜壳靠近连接壳的一侧延伸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底部呈对称凹凸不平状且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壳侧面设置有与车身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壳远离连接件的一端开设有竖向贯穿通孔,所述竖向贯穿通孔内设置有角度调节件,所述角度调节件与竖向贯穿通孔调节连接,所述角度调节件带着镜体与连接壳形成多角度调节,所述角度调节件通过竖向设置的复位件恢复到镜体与车身的原有角度。

3、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件包括收紧环以及与收紧环相对转动的转动杆,所述收紧环插在竖向贯穿通孔内且通过限制件限制收紧环的位置及收紧收紧环从而限制转动杆沿着收紧环转动,使得镜体与连接壳形成固定角度。

4、进一步的,所述收紧环侧壁朝向通槽延伸设置有l形臂,所述收紧环内开设有上部侧边为弧形的弧形通孔以及沿着弧形通孔下端口向下延伸的圆柱通孔。

5、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底部设置在弧形通孔内,所述转动杆包括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的杆体,所述杆体下端部连接有球体,所述球体中部设置有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杆体顶部以杆体的中心为轴线开设有多个扇形缺口。

6、进一步的,所述复位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一金属垫片、橡胶片、补偿块、凸块、弹簧、第二金属垫片和螺母,所述第一金属垫片、橡胶片、补偿块和凸块依次套设在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带着第一金属垫片、橡胶片、补偿块和凸块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设置在第三通孔内所述的第一螺杆下端部套设有弹簧且通过第二金属垫片和螺母将弹簧限制在第三通孔内。

7、进一步的,所述凸块底部形状对应容纳腔底部形状相适配,所述凸块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凸块套设在杆体上且凸块内壁的多块扇形块抵在扇形缺口处限制凸块发生原地转动,所述扇形块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变小,所述补偿块插入圆孔内且与圆孔内壁的竖向滑槽上下滑移连接,所述补偿块用于完成凸块内部与杆体顶部的间隙补偿。

8、进一步的,所述补偿块包括圆环,所述圆环侧壁对应竖向滑槽设置有滑块,所述圆环下端面对应扇形缺口延伸设置有多个多边形块,所述多边形块与扇形块拼合后与扇形缺口相契合,当镜壳发生碰撞转动时,容纳腔底部与凸块发生错位,补偿块向上移动,带动第一螺杆向上移动,弹簧在第三通孔内呈压缩状态,当镜壳发生碰撞转动后,第一螺杆、补偿块受到弹簧复位向下移动,镜壳以转动杆为轴转动恢复到原有角度。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壳侧边设置有穿孔,所述连接件设置在穿孔处,所述连接件包括带有通孔的第一垫块和带有通孔的第二垫块,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之间连接有第二螺杆以及套设在第二螺杆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用于限制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之间的间距。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垫片的直径大于凸块圆孔的直径,所述橡胶片直径小于凸块圆孔直径。

11、进一步的,所述限制件包括所述竖向贯穿通孔内侧壁中下部内壁向内延伸设置有多个挡块,多个所述挡块沿着竖向贯穿通孔周长均匀分布,所述竖向贯穿通孔中上部内壁向外延伸有通槽,所述通槽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供调节螺栓穿入的贯穿孔。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与现有技术相比,将角度调节件设置成竖向,方便对镜壳进行角度调整,且将角度调节件和复位件组合在一起,不仅减少角度调节件的零部件设置降低生产成本。

14、2、角度调节件包括收紧环、转动杆以及调节螺栓,收紧环通过调节螺栓和竖向贯穿通孔内的挡块限制在竖向贯穿通孔内,通过转动杆在收紧环的相对转动实现连接壳与镜体多角度,适应不同身高用户的视角需要;然后在通过调节螺栓实现收紧环的径向大小,实现对转动杆中的球体收紧固定,防止松动,实现对角度的固定。

15、3、目前后视镜缺少自动复位功能,本申请通过复位件的设置,在镜壳发生碰撞转动后,可带着镜体以转动杆为轴相对转动,恢复到镜体与车身之间原有夹角。



技术特征:

1.一种后视镜,包括连接壳(1)和镜体(2),所述镜体(2)包括镜壳(21)和镜面(22),所述镜壳(21)靠近连接壳(1)的一侧延伸设置有延伸部(3),所述延伸部(3)上开设有容纳腔(4),所述容纳腔(4)底部呈对称凹凸不平状且开设有第一通孔(4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1)侧面设置有与车身连接的连接件(5),所述连接壳(1)远离连接件(5)的一端开设有竖向贯穿通孔(6),所述竖向贯穿通孔(6)内设置有角度调节件(7),所述角度调节件(7)与竖向贯穿通孔(6)调节连接,所述角度调节件(7)带着镜体(2)与连接壳(1)形成多角度调节,所述角度调节件(7)通过竖向设置的复位件(9)与容纳腔(4)连接,当镜体(2)发生碰撞产生转动后,所述复位件(9)带动镜体(2)恢复到镜体(2)与车身的原有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件(7)包括收紧环(71)以及与收紧环(71)相对转动的转动杆(72),所述收紧环(71)插在竖向贯穿通孔(6)内且通过限制件(8)限制收紧环(71)的位置及收紧收紧环(71)从而限制转动杆(72)沿着收紧环(71)转动,使得镜体(2)与连接壳(1)形成固定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环(71)侧壁朝向通槽(82)延伸设置有l形臂(711),所述收紧环(71)内开设有上部侧边为弧形的弧形通孔(712)以及沿着弧形通孔(712)下端口向下延伸的圆柱通孔(71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72)底部设置在弧形通孔(712)内,所述转动杆(72)包括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722)的杆体(721),所述杆体(721)下端部连接有球体(723),所述球体(723)中部设置有与第二通孔(722)连通的第三通孔(724),所述杆体(721)顶部以杆体(721)的中心为轴线开设有多个扇形缺口(7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9)包括第一螺杆(91)、第一金属垫片(92)、橡胶片(93)、补偿块(94)、凸块(95)、弹簧(96)、第二金属垫片和螺母,所述第一金属垫片(92)、橡胶片(93)、补偿块(94)和凸块(95)依次套设在第一螺杆(91),第一螺杆(91)带着第一金属垫片(92)、橡胶片(93)、补偿块(94)和凸块(95)穿过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722)和第三通孔(724)内,设置在第三通孔(724)内所述的第一螺杆(91)下端部套设有弹簧(96)且通过第二金属垫片和螺母将弹簧(96)限制在第三通孔(72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95)底部形状对应容纳腔(4)底部形状相适配,所述凸块(95)中部开设有圆孔(951),所述凸块(95)套设在杆体(721)上且凸块(95)内壁的多块扇形块(952)抵在扇形缺口(725)处限制凸块(95)发生原地转动,所述扇形块(952)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变小,所述补偿块(94)插入圆孔(951)内且与圆孔(951)内壁的竖向滑槽(953)上下滑移连接,所述补偿块(94)用于完成凸块(95)内部与杆体(721)顶部的间隙补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块(94)包括圆环(941),所述圆环(941)侧壁对应竖向滑槽(953)设置有滑块(942),所述圆环(941)下端面对应扇形缺口(725)延伸设置有多个多边形块(943),所述多边形块(943)与扇形块(952)拼合后与扇形缺口(725)相契合,当镜壳(21)发生碰撞转动时,容纳腔(4)底部与凸块(95)发生错位,补偿块(94)向上移动,带动第一螺杆(91)向上移动,弹簧(96)在第三通孔(724)内呈压缩状态,当镜壳(21)发生碰撞转动后,第一螺杆(91)、补偿块(94)受到弹簧(96)复位向下移动,镜壳(21)以转动杆(72)为轴转动恢复到原有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1)侧边设置有穿孔(11),所述连接件(5)设置在穿孔(11)处,所述连接件(5)包括带有通孔的第一垫块(51)和带有通孔的第二垫块(52),第一垫块(51)和第二垫块(52)之间连接有第二螺杆(53)以及套设在第二螺杆(53)上的套筒(54),所述套筒(54)用于限制第一垫块(51)和第二垫块(52)之间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垫片(92)的直径大于凸块(95)圆孔(951)的直径,所述橡胶片(93)直径小于凸块(95)圆孔(951)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9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件(8)包括所述竖向贯穿通孔(6)内侧壁中下部内壁向内延伸设置有多个挡块(81),多个所述挡块(81)沿着竖向贯穿通孔(6)周长均匀分布,所述竖向贯穿通孔(6)中上部内壁向外延伸有通槽(82),所述通槽(82)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供调节螺栓(84)穿入的贯穿孔(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视镜,包括连接壳和镜体,镜体包括镜壳和镜面,镜壳靠近连接壳的一侧延伸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上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底部呈对称凹凸不平状且开设有第一通孔,连接壳侧面设置有与车身连接的连接件,连接壳远离连接件的一端开设有竖向贯穿通孔,竖向贯穿通孔内设置有角度调节件,角度调节件与竖向贯穿通孔调节连接,角度调节件带着镜体与连接壳形成多角度调节,角度调节件通过竖向设置的复位件与容纳腔连接,当镜体发生碰撞产生转动后,所述复位件带动镜体恢复到镜体与车身的原有角度,该后视镜能在实现自动复位的情况下将角度调节件与复位件结合减少零部件的使用,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木志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融慧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