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的轮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5927发布日期:2024-03-12 19:17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的轮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轮胎,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的轮胎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轮胎行业的发展,轮胎制造工艺技术也越来越高,针对轿车轮胎,客户不仅要求轮胎耐磨、耐用、低价格,而且还要求低油耗、舒适性和外观漂亮。对于宽断面轮胎,特别是断面在225系列以上轮胎,要求具有超高的轮胎性能。针对这种高性能的轮胎,轮胎生产商为满足这一要求,一般是提高胎冠整体性能,但单纯的增加胎面性能对改善并效果甚微,且增加较大成本。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种:

2、1、轮胎性能不足

3、宽断面子午线轮胎胎面不足,影响到轮胎行驶操控性能和湿地性能,从而导致轮胎偏磨。胎侧的性能不足一般是由于胎侧的材料厚度、规格决定,增加材料的厚度及改变材料规格势必能改善。

4、2、轮胎行驶面宽度参数设置不合理

5、宽断面子午线轮胎的另一种影响因素是轮胎行驶面宽度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轮胎接地印痕不良。

6、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性能的轮胎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轮胎性能不足及轮胎接地印痕不良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高性能的轮胎结构,包括轮胎,所述轮胎的行驶面上依次设有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多个第一带束层与第二带束层间隔设定的距离横向设于所述轮胎上,第一带束层设于所述轮胎的胎体上,第二带束层设于所述第一带束层上;所述轮胎的侧面设有下侧胎体,下侧胎体上设有反包胎体和三角胶,反包胎体包裹于下侧胎体的外侧,三角胶设于下侧胎体的内侧;所述轮胎的侧面设有胎肩,胎肩处胎侧厚度为5.2~6mm。

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带束层与所述轮胎的胎体之间设有垫胶,垫胶的胎侧厚度为2.0~2.5mm。

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带束层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行驶面二分之一宽度的104%~105%。

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带束层与第二带束层的宽度差值为4~5mm。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本实用新型的高性能的轮胎结构,通过在轮胎的行驶面上设置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更改冠带条缠绕方式,增加胎肩处胎侧厚度,增加了胎肩处强度,改善了轮胎印痕,防止了轮胎偏磨;通过设置反包胎体和三角胶,增加了胎侧刚性,提高了轮胎的整体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性能的轮胎结构,包括轮胎(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3)的行驶面上依次设有第一带束层(1)、第二带束层(2),多个第一带束层(1)与第二带束层(2)间隔设定的距离横向设于所述轮胎(3)上,第一带束层(1)设于所述轮胎(3)的胎体上,第二带束层(2)设于所述第一带束层(1)上;所述轮胎(3)的侧面设有下侧胎体(6),下侧胎体(6)上设有反包胎体(7)和三角胶(8),反包胎体(7)包裹于下侧胎体(6)的外侧,三角胶(8)设于下侧胎体(6)的内侧;所述轮胎(3)的侧面设有胎肩(4),胎肩(4)处胎侧厚度为5.2~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的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束层(1)与所述轮胎(3)的胎体之间设有垫胶(5),垫胶(5)的胎侧厚度为2.0~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的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束层(1)的宽度为所述轮胎(3)的行驶面二分之一宽度的104%~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的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束层(1)与第二带束层(2)的宽度差值为4~5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的轮胎结构,包括轮胎,所述轮胎的行驶面上依次设有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多个第一带束层与第二带束层间隔设定的距离横向设于所述轮胎上,第一带束层设于所述轮胎的胎体上,第二带束层设于所述第一带束层上;所述轮胎的侧面设有下侧胎体,下侧胎体上设有反包胎体和三角胶,反包胎体包裹于下侧胎体的外侧,三角胶设于下侧胎体的内侧;所述轮胎的侧面设有胎肩,胎肩处胎侧厚度为5.2~6mm。本技术增加了胎肩处强度,改善了轮胎印痕,防止了轮胎偏磨;通过设置反包胎体和三角胶,增加了胎侧刚性,提高了轮胎的整体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刚,尚永峰,王洪娟,王新光,王晓敏,陈国胜,丁建沣,唐俊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