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接装置

文档序号:36981943发布日期:2024-02-09 12:1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飞行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1、分体式飞行汽车是具有陆地行驶能力以及空中飞行能力的“全域化、智能化、分布式”集成装备,分体式飞行汽车同时具备无人机垂直起降和地面汽车道路行驶的功能,会在未来交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无人机与地面车体的精准定位与对接;

2、分体式多旋翼飞行汽车由飞行模态和行驶模态两个模态组成。飞行模态由飞行单元与箱体单元组成,通过对接装置将其两个单元相互连接,用于空中行驶;行驶模态由箱体单元与行驶单元组成,通过对接装置将其两个单元相互连接,用于地面行驶。

3、如专利(cn201921874141.0)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多旋翼飞行汽车的对接装置,解决了没有适合于多旋翼飞行汽车的对接机构的技术问题;

4、在使用上述技术时,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对接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进行装配以及后期的更换,为此,我们设计一种对接装置,用于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对接装置,通过固定板、定位机构和夹持机构的配合,能够将第一对接端与汽车端的连接更加的牢固,从而能够便于对第一对接端进行更换以及后期的维修。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且第二对接端位于第一对接端的底端,所述第一对接端底端的内部开设有对接槽,所述第一对接端底端的内部均布固定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对接端底部的四个端角均固定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底部的外侧固定有压缩弹簧,且所述压缩弹簧的底部与缓冲垫固定,所述缓冲垫底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柱。

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对接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对接端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固定第一对接端的夹持机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限位第一对接端的定位机构。

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对接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高度夹板、夹持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转动轴,所述固定板顶端内部的四个端角均滑动连接有高度夹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固定有夹持电机,所述夹持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顶部且与高度夹板对应的位置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段,且所述螺纹段与高度夹板螺纹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对接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与固定板固定。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对接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转动柱、固定盘、连接杆和定位块,所述固定板顶部四个端角的内部且位于相邻两个高度夹板之间滑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侧固定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一侧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且两个所述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定位块,且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板之间、定位块与固定板之间均滑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对接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转动齿轮、升降板和压簧,所述转动柱的外侧且位于定位板的内部固定有转动齿轮,所述定位板顶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板,且所述升降板与转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且位于定位板的内部固定压簧。

9、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0、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对接装置,通过固定板、定位机构和夹持机构的配合,能够将第一对接端与汽车端的连接更加的牢固,从而能够便于对第一对接端进行更换以及后期的维修;

12、通过将第一对接端与汽车进行连接后,让汽车与无人机对接时,通过无人机上第二对接端与连接柱、缓冲垫的接触进行定位后,通过对第二对接端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之间的压力检测,让分体式飞行汽车中汽车端与无人机端的连接更加的稳固,并通过缓冲垫和压缩弹簧让连接时更加的稳定以及减少对接的摩擦;

13、通过高度夹板、转动轴和螺纹段的配合,使得多个转动轴的转动通过螺纹段带动高度夹板进行移动,通过多个高度夹板的靠近移动对位于固定板顶部的第一对接端进行固定,防止第一对接端与固定板脱离;

14、通过固定盘、连接杆、定位块和升降板的配合,使得定位板能够安装在滑动连接的固定板内部不同的位置,从而能够根据第一对接端的大小和形状调节定位板的位置,并通过固定盘转动带动连接杆来带动定位块的滑动,让定位板与固定板之间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端(1)和第二对接端(2),且第二对接端(2)位于第一对接端(1)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端(1)底端的内部开设有对接槽,所述第一对接端(1)底端的内部均布固定有压力传感器(3),所述第一对接端(1)底部的四个端角均固定有固定端(6),所述固定端(6)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固定端(6),所述固定端(6)底部的外侧固定有压缩弹簧(7),且所述压缩弹簧(7)的底部与缓冲垫(4)固定,所述缓冲垫(4)底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端(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固定第一对接端(1)的夹持机构,所述固定板(8)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限位第一对接端(1)的定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高度夹板(9)、夹持电机(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和转动轴(14),所述固定板(8)顶端内部的四个端角均滑动连接有高度夹板(9),所述固定板(8)的内部固定有夹持电机(11),所述夹持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2)的顶部且与高度夹板(9)对应的位置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所述第二锥齿轮(13)的一端固定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段(15),且所述螺纹段(15)与高度夹板(9)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16),且所述支撑板(16)与固定板(8)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10)、转动柱(17)、固定盘(18)、连接杆(19)和定位块(20),所述固定板(8)顶部四个端角的内部且位于相邻两个高度夹板(9)之间滑动连接有定位板(10),所述定位板(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7),所述转动柱(17)的一侧固定有固定盘(18),所述固定盘(18)一侧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9),且两个所述连接杆(19)相互远离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定位块(20),且所述定位块(20)与定位板(10)之间、定位块(20)与固定板(8)之间均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转动齿轮(21)、升降板(22)和压簧(23),所述转动柱(17)的外侧且位于定位板(10)的内部固定有转动齿轮(21),所述定位板(10)顶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板(22),且所述升降板(22)与转动齿轮(21)啮合连接,所述升降板(22)的底部且位于定位板(10)的内部固定压簧(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飞行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且第二对接端位于第一对接端的底端,第一对接端底端的内部开设有对接槽,第一对接端底端的内部均布固定有压力传感器,第一对接端底部的四个端角均固定有固定端,固定端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固定端,固定端底部的外侧固定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底部与缓冲垫固定,缓冲垫底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柱,第一对接端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对接装置,通过固定板、定位机构和夹持机构的配合,能够将第一对接端与汽车端的连接更加的牢固,从而能够便于对第一对接端进行更换以及后期的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邵家儒,陈炭洁,杨瑜,郑子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