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锁结构和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38513发布日期:2024-01-06 23:2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扶手锁结构和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座椅,具体涉及一种扶手锁结构和座椅。


背景技术:

1、扶手锁是一种应用在座椅扶手上的机构,用于实现座椅扶手的位置调节。

2、现有技术的扶手锁结构通常依靠棘轮、棘爪的结构设计实现座椅扶手上的单向调节,由于棘爪没有保持锁止的支撑零件,因此其强度受限;另一方面,由于棘爪没有强度保持机构,为避免受力时的越齿失效,其齿高较高,也就限制了其调节精度。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调节精度高,锁止强度高,运动可靠的扶手锁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扶手锁结构和座椅,调节精度高,锁止强度高,运动可靠。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扶手锁结构,包括:

3、棘轮,用于连接座椅靠背,所述棘轮具有内齿,所述棘轮的内周具有平滑连接的凹段和凸起段,

4、滑槽板、锁止凸轮和复位簧,所述滑槽板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锁止凸轮用于和座椅扶手连接,所述复位簧连接所述滑槽板和所述锁止凸轮,并且所述复位簧处于预张紧状态;

5、滑块、锁定部和解锁部,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一凸部,所述滑块的外周壁设有外齿,所述锁止凸轮和所述滑块具有滑动配合的第一配合面,在所述扶手锁结构的初始位置,所述第一凸部位于所述凹段,所述外齿和所述内齿啮合;

6、所述扶手锁结构具有第一工作区段和第二工作区段,所述第一工作区段以所述初始位置为起点,在所述第一工作区段,所述座椅扶手只能够单向转动,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锁止凸轮和斜齿轮副作用下,沿所述内齿的轮廓滑移,并逐渐靠近所述凸起段;

7、在所述第二工作区段,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凸起段抵接,所述锁定部至少能够沿锁止方向锁定锁止凸轮和所述滑槽板,所述外齿和所述内齿具有间隙,所述座椅扶手能够双向转动;

8、所述解锁部用于解锁所述锁止凸轮和所述滑槽板,使得所述扶手锁结构能够回到所述初始位置。

9、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汽车座椅调角器结构的基础进行开发,形成一种全新的扶手锁结构,利用传统汽车座椅调角器结构调节精度高,锁止强度高的优点,解决传统棘轮棘爪机构强度受限,可能发生越齿失效的问题,提高扶手锁结构的可靠性。

10、可选地,所述滑槽板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二滑槽,还包括锁止块,所述锁止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锁止凸轮和所述锁止块具有可滑动配合的第二配合面,以及可相互抵接的第二锁止面,

11、在所述第一工作区段,所述锁止凸轮通过所述第二配合面推动所述锁止块滑动;在所述第二工作区段,所述锁止凸轮和所述滑块通过所述第一锁止面抵接,并锁定所述锁止凸轮和所述滑槽板向锁止方向的转动,所述锁定部包括所述锁止块。

12、可选地,所述锁止凸轮和所述滑块具有可相互抵接的第一锁止面,在所述第二工作区段,所述锁止凸轮和所述滑块通过所述第一锁止面抵接,并锁定所述锁止凸轮和所述滑槽板向解锁方向的转动,所述锁定部包括所述滑块。

13、可选地,还包括保持簧,所述保持簧固定于所述滑槽板,所述保持簧的外钩部与所述锁止块的径向外壁抵接,所述锁止块沿径向向外滑动时,所述保持簧逐渐蓄能。

14、可选地,所述锁止块上设置有第二凸部,所述棘轮上设有解锁块,所述第二凸部具有第一轮廓,所述解锁块具有第二轮廓,所述扶手锁结构在所述第二工作区段,并逐渐靠近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轮廓和所述第二轮廓逐渐接触,并滑动配合,所述解锁块推动所述锁止块向远离所述锁止凸轮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锁止块和所述锁止凸轮脱离。

15、可选地,所述滑槽板的外侧设有钩挂部,所述钩挂部具有开口朝向所述滑槽板中心的凹槽,所述复位簧的中部固定套装所述锁止凸轮,所述复位簧的外钩卡置于所述凹槽。

16、可选地,所述锁止凸轮包括凸轮本体和卡接部,所述凸轮本体和所述卡接部一体成型,或所述凸轮本体和所述卡接部为分体结构,并固定于一体,

17、所述卡接部为柱状结构,所述卡接部具有卡接孔,所述复位簧的中部固定套装所述卡接部,所述复位簧的内钩卡置于所述卡接孔;

18、或,所述卡接部包括多个卡接轴,多个所述卡接轴沿周向分布,多个所述卡接轴的外周围成与所述复位簧的中部相匹配的结构,所述复位簧的中部固定套装所述卡接轴,所述复位簧的内钩与其中一个所述卡接轴的侧壁抵接。

19、可选地,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块和所述锁止块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滑块、两所述锁止块均相对所述滑槽板的中心对称;

20、所述凸起段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凸起段相对所述棘轮的中心对称,两个所述凸起段的两端形成两个所述凹段。

21、可选地,还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内部具有台阶面,所述棘轮活动安装在所述护套内部,所述滑槽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护套内部,所述棘轮位于所述台阶面与所述滑槽板之间。

2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座椅,包括座椅靠背、扶手转轴和座椅扶手,所述座椅扶手与所述扶手转轴连接,还包括前述扶手锁结构,所述扶手锁结构中的棘轮与所述座椅靠背固定连接,所述扶手锁结构中的锁止凸轮和所述扶手转轴连接,在所述扶手锁结构的初始位置,所述座椅扶手处于最低使用位置。

23、本实用新型座椅,包括前述扶手锁结构,因此具有与前述扶手锁结构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24、可选地,所述锁止凸轮中部具有花键孔,所述扶手转轴的周壁设有花键齿,所述扶手转轴与所述锁止凸轮花键配合,以周向限位;

25、和/或,还包括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与所述棘轮焊接固定,所述过渡板与所述座椅靠背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扶手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扶手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板(101)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二滑槽,还包括锁止块(105),所述锁止块(105)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锁止凸轮(102)和所述锁止块(105)具有可滑动配合的第二配合面(c),以及可相互抵接的第二锁止面(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扶手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轮(102)和所述滑块(104)具有可相互抵接的第一锁止面(b),在所述第二工作区段,所述锁止凸轮(102)和所述滑块(104)通过所述第一锁止面(b)抵接,并沿解锁方向锁定所述锁止凸轮(102)和所述滑槽板(101),所述锁定部包括所述滑块(1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扶手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簧(106),所述保持簧(106)固定于所述滑槽板(101),所述保持簧(106)的外钩部与所述锁止块(105)的径向外壁抵接,所述锁止块(105)沿径向向外滑动时,所述保持簧(106)逐渐蓄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扶手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块(105)上设置有第二凸部(1051),所述棘轮(100)上设有解锁块(107),所述第二凸部(1051)具有第一轮廓(1051a),所述解锁块(107)具有第二轮廓(107a),所述扶手锁结构在所述第二工作区段,并逐渐靠近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轮廓(1051a)和所述第二轮廓(107a)逐渐接触,并滑动配合,所述解锁块(107)推动所述锁止块(105)向远离所述锁止凸轮(102)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锁止块(105)和所述锁止凸轮(102)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扶手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板(101)的外侧设有钩挂部(108),所述钩挂部(108)具有开口朝向所述滑槽板(101)中心的凹槽(108a),所述复位簧(103)的中部固定套装所述锁止凸轮(102),所述复位簧(103)的外钩(1031)卡置于所述凹槽(108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扶手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轮(102)包括凸轮本体(1021)和卡接部(1022),所述凸轮本体(1021)和所述卡接部(1022)一体成型,或所述凸轮本体(1021)和所述卡接部(1022)为分体结构,并固定于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扶手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块(104)和所述锁止块(105)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滑块(104)、两所述锁止块(105)均相对所述滑槽板(101)的中心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扶手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套(109),所述护套(109)内部具有台阶面(1091),所述棘轮(100)活动安装在所述护套(109)内部,所述滑槽板(101)固定安装在所述护套(109)内部,所述棘轮(100)位于所述台阶面(1091)与所述滑槽板(101)之间。

10.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靠背(001)、扶手转轴(002)和座椅扶手(003),所述座椅扶手(003)与所述扶手转轴(002)连接,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扶手锁结构,所述扶手锁结构中的棘轮(100)与所述座椅靠背(001)固定连接,所述扶手锁结构中的锁止凸轮(102)和所述扶手转轴(002)连接,在所述扶手锁结构的初始位置,所述座椅扶手(003)处于最低使用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轮(102)中部具有花键孔(102a),所述扶手转轴(002)的周壁设有花键齿(002a),所述扶手转轴(002)与所述锁止凸轮(102)花键配合,以周向限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扶手锁结构和座椅,棘轮(100)有内齿,内周有凹段和凸起段;锁止凸轮(102)连接座椅扶手(003);复位簧(103)连接滑槽板(101)和锁止凸轮(102);滑块(104)安装于滑槽板(101)的第一滑槽,设第一凸部和外齿;在初始位置,第一凸部位于凹段,外齿和内齿啮合;在第一工作区段,座椅扶手(003)只单向转动,滑块(104)沿内齿轮廓滑移,逐渐靠近凸起段;在第二工作区段,第一凸部与凸起段抵接,外齿和内齿脱离,锁定部锁定锁止凸轮(102)和滑槽板(101),座椅扶手(003)能双向转动;解锁部使扶手锁结构能回到初始位置。本技术调节精度和锁止强度高,更加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罗贤虎,黄兴,李双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