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固定架、电池安装组件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5954发布日期:2024-02-07 12:0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电池固定架、电池安装组件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安装,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固定架、电池安装组件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是使用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换电环节是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在布置电池的时候,通常是采用双层支架的方式,即上层支架与车辆的纵梁固定连接,下层支架用来安装电池并通过螺栓与上层支架可拆卸连接。但是,纵梁的相对两侧会分别设置一个上层支架来固定下层支架,结构强度不高,不利于下层支架的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固定架、电池安装组件以及车辆,旨在解决电池上层支架结构强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固定架,应用于车身,所述车身包括纵梁,所述电池固定架包括左架体、设于所述左架体一侧的右架体以及连接所述左架体和所述右架体的连接梁,所述左架体和所述右架体设于所述纵梁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所述纵梁连接,所述连接梁跨设在所述纵梁的一侧。

3、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固定架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定位结构的另一端朝背离所述连接梁的方向延伸。

4、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柱。

5、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左架体和/或所述右架体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纵梁的下方。

6、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左架体包括:

7、第一主梁,设有多根,多根所述第一主梁首尾依次相连以成环状设置;

8、辅助梁,连接相对的两根所述第一主梁;

9、第二主梁,设有多个且位于所述第一主梁的下方,多根所述第二主梁沿所述连接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均与所述连接梁连接;以及

10、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所述第一主梁、所述第二主梁、所述辅助梁以及所述连接杆共同围成所述容纳腔。

11、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左架体还包括第一斜撑,所述第一斜撑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子梁,或所述第一斜撑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主梁。

12、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梁上设有减重孔;和/或,所述左架体还包括第二斜撑,所述第二斜撑连接所述辅助梁与所述第一主梁。

13、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固定架还包括缓冲件,所述左架体和/或所述右架体通过所述缓冲件与所述纵梁连接。

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安装组件,所述电池安装组件包括电池固定架及与所述电池固定架可拆卸连接的电池托架,所述电池固定架为以上描述的电池固定架。

15、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安装组件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具有横向设置的夹持口以用于夹持固定所述固定架和所述电池托架。

16、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相对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件设于所述电池固定架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夹持件的所述夹持口朝向彼此,所述电池安装组件还包括:

17、驱动结构,与所述夹持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驱使两个所述夹持件朝向彼此运动以通过所述夹持口夹持固定所述电池固定架和所述电池托架,或驱使两个所述夹持件背向彼此运动使得所述电池固定架和所述电池托架均与所述夹持口分离以释放所述电池托架。

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以上描述的电池安装组件。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连接梁,可以将左架体和右架体连接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电池托架和电池的重量,提高了电池固定架的整体结构强度。也就是说,电池托架和电池的重力可以分散到连接梁上,减小了左架体和右架体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从而可以防止断裂,提高结构强度。而且,与左右支架分体式设置相比,能够减小在车辆运行过程产生不同频次的振动冲击,提高一致性,保障结构强度,增加使用寿命。另外,连接梁抵接在车架的纵梁的下方,可以通过连接梁与纵梁的配合,对左架体和右架体的安装进行定位,使得纵梁两侧的左架体和右架体在同一水平面,防止电池固定架倾斜而影响电池托架的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固定架,应用于车身,所述车身包括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固定架包括左架体、设于所述左架体一侧的右架体以及连接所述左架体和所述右架体的连接梁,所述左架体和所述右架体设于所述纵梁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所述纵梁连接,所述连接梁跨设在所述纵梁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固定架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定位结构的另一端朝背离所述连接梁的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架体和/或所述右架体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纵梁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架体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架体还包括第一斜撑,所述第一斜撑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主梁,或所述第一斜撑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主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梁上设有减重孔;和/或,所述左架体还包括第二斜撑,所述第二斜撑连接所述辅助梁与所述第一主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固定架还包括缓冲件,所述左架体和/或所述右架体通过所述缓冲件与所述纵梁连接。

9.一种电池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安装组件包括电池固定架及与所述电池固定架可拆卸连接的电池托架,所述电池固定架为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固定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安装组件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具有横向设置的夹持口以用于夹持固定所述固定架和所述电池托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相对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件设于所述电池固定架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夹持件的所述夹持口朝向彼此,所述电池安装组件还包括: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0-1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安装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池固定架、电池安装组件以及车辆,应用于车身,所述车身包括纵梁,所述电池固定架包括左架体、设于所述左架体一侧的右架体以及连接所述左架体和所述右架体的连接梁,所述左架体和所述右架体设于所述纵梁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所述纵梁连接,所述连接梁跨设在所述纵梁一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电池上层支架结构强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亮,龙双,黎明南,洪颖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