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轴承圈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0075发布日期:2024-04-08 11:2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大直径轴承圈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转运装置,尤其涉及大直径轴承圈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1、大直径轴承圈转运装置是用于搬运和安装大型直径轴承圈的特殊设备,此种轴承圈通常非常重且体积庞大,手工搬运和安装是不可行的,因此需要使用专门的转运装置来完成这一任务。

2、在转运时会发生轴承之间相互碰撞造成轴承形变导致无法装配使用的情况产生,影响轴承圈的使用寿命。

3、因此我们提出了大直径轴承圈转运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在转运时会发生轴承之间相互碰撞造成轴承形变导致无法装配使用的情况产生,影响轴承圈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2、大直径轴承圈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厢,所述转运车厢内壁底端通过滑动机构连接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顶端通过弹性机构安装有用于轴承圈限位的限位盖板;

3、所述弹性机构包括等距离固定安装在承托板顶端的多组套接杆,且套接杆内壁中部开设有限位开槽,所述限位开槽内壁底端皆焊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顶端皆焊接在底板底端中部,所述底板两侧顶端皆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内侧壁中部,所述第二滑块外壁皆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内侧,所述第二滑轨对称开设在限位开槽内壁中部,所述底板顶端中部皆固定安装有调节内板,且调节内板顶端皆固定安装在顶板底端中部,所述顶板外侧壁中部皆活动连接有限位盖板。

4、在弹性机构的使用作用下,使得能够配合着活动连接的限位盖板对不同厚度的大直径轴承圈进行限位操作,单独的套接限位,使得能够避免传统装置在转运时会发生轴承之间相互碰撞造成轴承形变导致无法装配使用的情况产生,提高了轴承圈的使用寿命。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限位盖板内侧壁中部皆胶粘有用于防护的防护垫。

6、在防护垫的防护使用作用下,对限位盖板底端外壁与轴承圈的外壁进行防护,避免直接接触造成磨损的情况产生。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顶板外侧壁底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对铰接轴限位的限位侧板。

8、在限位的限位侧板使用作用下可以避免铰接轴带动限位盖板过度转动,保障了限位的稳定效率。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开设在转运车厢内侧壁底端的第一滑轨,且第一滑轨内侧皆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侧皆固定安装在承托板两侧。

10、在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的滑动作用的使用作用下,使得承托板连带着轴承圈再在转运车厢内侧进行稳定的进出。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将限位盖板在活动连接的铰接轴的使用作用下移动至竖直状态,如图所示,此时将大直径的轴承圈套接在套接杆的外壁上后,此时再将限位盖板在活动的铰接轴的使用作用下移动至如图的使用状态后,此时再在弹性机构的使用作用下,使得能够配合着活动连接的限位盖板对不同厚度的大直径轴承圈进行限位操作,单独的套接限位,使得能够避免传统装置在转运时会发生轴承之间相互碰撞造成轴承形变导致无法装配使用的情况产生,提高了轴承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大直径轴承圈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厢(1)内壁底端通过滑动机构连接有承托板(4),所述承托板(4)顶端通过弹性机构安装有用于轴承圈限位的限位盖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轴承圈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盖板(14)内侧壁中部皆胶粘有用于防护的防护垫(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轴承圈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2)外侧壁底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对铰接轴限位的限位侧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轴承圈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开设在转运车厢(1)内侧壁底端的第一滑轨(2),且第一滑轨(2)内侧皆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一滑块(3)内侧皆固定安装在承托板(4)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大直径轴承圈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厢,所述转运车厢内壁底端通过滑动机构连接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顶端通过弹性机构安装有用于轴承圈限位的限位盖板。本技术在弹性机构的使用作用下,使得能够配合着活动连接的限位盖板对不同厚度的大直径轴承圈进行限位操作,单独的套接限位,使得能够避免传统装置在转运时会发生轴承之间相互碰撞造成轴承形变导致无法装配使用的情况产生,提高了轴承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易阳,吴兴,王路,唐忠伟,戴玉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郎溪兴阳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