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81383发布日期:2024-02-20 21:3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动车辆随之普及,当前市场上充电设备上有直流充电枪和交流充电枪来完成充电任务,与充电枪匹配的充电座的充电接口标准较多,如国标、欧标或美标,另外还分直流充电接口和交流充电接口,因此电动车辆为了适配多种充电接口,汽车充电插座一般都集成有交流接口和直流接口,交流接口和直流接口分别用线缆连接充电机与车载电池。由于充电电流较大,充电线束的线缆线径也较粗,充电线束上用于辅助装配的附件的数量也很多,大大增加了充电线束的重量和成本。

2、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可以减少汽车充电接口的类型和节省一个充电枪,并且减少充电线束的用量以及线束上附件的数量,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包括交流充电设备或直流充电设备、转换插头、线缆、充电枪、直流充电座和动力电池;

3、所述交流充电设备包括交流插头,所述直流充电设备包括直流插头,所述转换插头包括交流接口和直流接口,所述交流插头插接所述转换插头的交流接口,所述直流插头插接所述转换插头的直流接口,所述交流接口内设置用于接入交流电的至少一个交流端子,所述直流接口内设置用于接入直流电的至少一个直流端子,所述交流端子的输出端和所述直流端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形成公共输出端,所述公共输出端通过所述线缆连接至所述充电枪的输入端,所述充电枪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充电座的输入端可拆卸电连接,所述直流充电座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输入端;

4、所述充电枪集成有控制模块、电流识别模块、直流管理单元和交流转直流管理单元,

5、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由所述电流识别模块获取所述公共输出端的电流波形,并根据所述电流波形执行交流充电模式或直流充电模式,其中,所述交流充电模式或所述直流充电模式为通过所述交流转直流管理单元转化为直流电后给所述动力电池供电或通过所述直流管理单元给所述动力电池供电。

6、优选地,所述交流端子包括交流负极端子、交流pe端子和交流正极端子,所述直流端子包括直流负极端子、直流pe端子和直流正极端子,所述交流正极端子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转接结构转接至所述直流正极端子的输出端,所述交流负极端子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转接结构转接至所述第一直流负极端子的输出端,所述交流pe端子的输出端通过第三转接结构转接至所述直流pe端子的输出端,所述直流正极端子的输出端、所述直流负极端子的输出端和所述直流pe端子的输出端共同形成所述公共输出端。

7、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接结构、所述第二转接结构和所述第三转接结构均为转接排或转接线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8、优选地,所述交流端子包括交流负极端子、交流pe端子和交流正极端子,所述直流端子包括直流负极端子、直流pe端子和直流正极端子,所述交流正极端子的输出端和所述直流正极端子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输出结构连接,所述交流负极端子的输出端和所述直流负极端子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输出结构连接,所述交流pe端子的输出端和所述直流pe端子通过第三输出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结构、所述第二输出结构和所述第三输出结构共同形成所述公共输出端。

9、优选地,所述第一输出结构、所述第二输出结构和所述第三输出结构均为转接排或转接线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10、优选地,所述公共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识别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充电管理单元与所述交流转直流管理单元并联,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直流管理单元与所述交流转直流管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管理单元的输出端或所述交流转直流管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充电座的输入端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直流充电座与所述动力电池之间还依次串连接有高压分配单元和bms。

12、优选地,所述交流转直流管理单元集成有整流器并通过所述整流器将所述公共端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13、优选地,所述高压分配单元的输出端还连接直流变换器、加热器和空调系统。

14、优选地,所述高压分配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母排及线束连接所述直流变换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空调系统。

15、优选地,所述高压分配单元还包括过载保护电路。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设计的转换插头的交流接口内的交流端子的输出端和直流接口内的直流端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形成公共输出端,公共输出端通过线缆依次连接充电枪、直流充电座和动力电池,取消了交流端子输出端或直流端子的输出端的输出线缆,只在公共输出端连接线缆,交流与直流共线,取消了充电座的交流接口,只采用直流充电座,减少了充电线束的用量以及线束用的扎带、胶带、支架等所有线束附件的数量,大大降低了成本;因为本设计只需要一个充电枪,节省了一个交流充电枪或直流充电枪,降低成本,整体连接更简单,而且充电枪集成有控制模块、电流识别模块、直流管理单元和交流转直流管理单元,充电枪可根据电流识别模块获取所述公共输出端的电流波形,执行交流充电模式或直流充电模式,充电枪自带直流充电管理和交流充电管理二合一的充电管理功能。

1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充电设备或直流充电设备、转换插头、线缆、充电枪、直流充电座和动力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端子包括交流负极端子、交流pe端子和交流正极端子,所述直流端子包括直流负极端子、直流pe端子和直流正极端子,所述交流正极端子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转接结构转接至所述直流正极端子的输出端,所述交流负极端子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转接结构转接至所述直流负极端子的输出端,所述交流pe端子的输出端通过第三转接结构转接至所述直流pe端子的输出端,所述直流正极端子的输出端、所述直流负极端子的输出端和所述直流pe端子的输出端共同形成所述公共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结构、所述第二转接结构和所述第三转接结构均为转接排或转接线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端子包括交流负极端子、交流pe端子和交流正极端子,所述直流端子包括直流负极端子、直流pe端子和直流正极端子,所述交流正极端子的输出端和所述直流正极端子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输出结构连接,所述交流负极端子的输出端和所述直流负极端子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输出结构连接,所述交流pe端子的输出端和所述直流pe端子通过第三输出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结构、所述第二输出结构和所述第三输出结构共同形成所述公共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结构、所述第二输出结构和所述第三输出结构均为转接排或转接线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识别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管理单元与所述交流转直流管理单元并联,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直流管理单元与所述交流转直流管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管理单元的输出端或所述交流转直流管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充电座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充电座与所述动力电池之间还依次串连接有高压分配单元和bm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转直流管理单元集成有整流器并通过所述整流器将所述公共输出端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分配单元的输出端还连接直流变换器、加热器和空调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分配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母排及线束连接所述直流变换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空调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分配单元还包括过载保护电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交直流集成一体的充电系统,包括交流充电设备或直流充电设备、转换插头、线缆、充电枪、直流充电座和动力电池,交流插头插接转换插头的交流接口,直流插头连接转换插头的直流接口,交流端子的输出端和直流端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形成公共输出端再通过线缆依次连接至充电枪、直流充电座和动力电池,充电枪集成有控制模块、电流识别模块、直流管理单元和交流转直流管理单元,控制模块根据电流识别模块获取公共输出端的电流波形执行交流充电模式或直流充电模式,转换插头通过公共输出端只出一组线束只连接一个充电枪,减少了充电线束、充电枪的用量以及线束上附件的数量,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