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置支架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7107发布日期:2024-03-12 19:3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悬置支架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悬置支架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四驱工程车上变速箱与分动箱为一体式结构,总成尺寸较长,与车架需采用六点式悬置,中间2点为辅助的悬置支架进行支撑。

2、相关技术中,辅助的悬置支架,采用的上下两部分的支架结构,中间为缓冲件,然后采用螺栓定位。但是,此结构调整靠缓冲件的厚度和螺栓松紧来调整,调节范围小,不能很好保证六点悬置高度在同一平面上,从而影响发动机动力线倾角,产生发动机工作时动力传动不平顺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悬置支架,该悬置支架可以保证六点悬置在同一平面上,而且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可以通过配合杆进行传力,保证变速箱总成与车架之间传力路径的有效性。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悬置支架,包括: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与车架连接;下支架,所述下支架位于所述上支架的下方,所述下支架与变速箱总成连接;配合杆,所述上支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配合杆,所述下支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配合杆,以分别调节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的上下位置。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悬置支架,通过上支架和下支架可分别上下移动地设置于配合杆,这样可以调节上支架和下支架在配合杆处的位置,使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位置分别与车架和变速箱总成的位置相适配,从而调节变速箱总成六点悬置的位置,保证六点悬置在同一平面上,而且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可以通过配合杆进行传力,保证变速箱总成与车架之间传力路径的有效性。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支架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下支架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配合杆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悬置支架还包括:第一减振件,所述第一减振件套设于所述配合杆上,且所述第一减振件设置于所述上支架的上方。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悬置支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配合杆,且在所述紧固件固定于所述配合杆时,所述紧固件将所述第一减振件压紧于所述上支架。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配合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紧固件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纹配合。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悬置支架还包括:第二减振件,所述第二减振件套设于所述配合杆上,且所述第二减振件设置于所述下支架处。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配合杆包括:杆部和头部,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设置于所述杆部,所述头部与所述杆部连接,所述第二减振件抵接于所述下支架和所述头部之间。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支架包括:第一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第一水平段设置于所述配合杆,所述竖直段与所述第一水平段连接,且所述竖直段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下支架包括:第二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第二水平段设置于所述配合杆,所述倾斜段与所述第二水平段连接,且所述倾斜段设置有第二安装部。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支架还包括: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竖直段之间,所述下支架还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水平段和所述倾斜段之间。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悬置支架。

1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悬置支架(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0)设置有第一通孔(11),所述下支架(20)设置有第二通孔(21),所述配合杆(30)穿设所述第一通孔(11)和所述第二通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减振件(40),所述第一减振件(40)套设于所述配合杆(30)上,且所述第一减振件(40)设置于所述上支架(10)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置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50),所述紧固件(5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配合杆(30),且在所述紧固件(50)固定于所述配合杆(30)时,所述紧固件(50)将所述第一减振件(40)压紧于所述上支架(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置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杆(30)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紧固件(50)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减振件(60),所述第二减振件(60)套设于所述配合杆(30)上,且所述第二减振件(60)设置于所述下支架(20)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置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杆(30)包括:杆部(31)和头部(32),所述上支架(10)和所述下支架(20)设置于所述杆部(31),所述头部(32)与所述杆部(31)连接,所述第二减振件(60)抵接于所述下支架(20)和所述头部(3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0)包括:第一水平段(12)和竖直段(13),所述第一水平段(12)设置于所述配合杆(30),所述竖直段(13)与所述第一水平段(12)连接,且所述竖直段(13)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置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0)还包括:第一加强件(15),所述第一加强件(15)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段(12)和所述竖直段(13)之间,所述下支架(20)还包括:第二加强件(25),所述第二加强件(25)连接于所述第二水平段(22)和所述倾斜段(23)之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悬置支架(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悬置支架以及车辆,悬置支架包括: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与车架连接;下支架,所述下支架位于所述上支架的下方,所述下支架与变速箱总成连接;配合杆,所述上支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配合杆,所述下支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配合杆,以分别调节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的上下位置。通过上支架和下支架可分别上下移动地设置于配合杆,这样可以调节上支架和下支架在配合杆处的位置,使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位置分别与车架和变速箱总成的位置相适配,从而调节变速箱总成六点悬置的位置,保证六点悬置在同一平面上,而且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可以通过配合杆进行传力,保证变速箱总成与车架之间传力路径的有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天骄,朱训德,王凤龙,李俊廷,马振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