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及其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8122发布日期:2024-03-18 16:4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及其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及其车辆。


背景技术:

1、车内已成为用户第三生活空间,用户对座舱的多用途多场景需求提升,如驾驶、货运、休闲、会议等不同使用场景,对作为座舱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座椅骨架提出了更丰富的功能集成需求。当前市面上的汽车座椅骨架,或专注于单一使用用途及场景,或只能实现简单的用途及场景功能集成,无法满足更多用途及场景需求,而且结构复杂。例如,发明专利申请cn115009112a公开了一种零重力姿态的座椅调节系统,虽然能够实现零重力调节,但是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骨架,靠背框架和坐垫框架均通过电机、调角器和同步杆实现角度调节,使座椅结构简单,使用舒适性高。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包括靠背框架、坐垫框架和坐盆框架;其中,

4、所述靠背框架通过靠背角度调节机构铰接于坐盆框架顶部的一端,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调角器和第一同步杆,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靠背框架;所述第一调角器为两个,分别设置于靠背框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同步杆连接于第一电机输出端,并连接两个第一调角器;

5、所述坐垫框架通过坐垫角度调节机构铰接于与靠背框架相对的坐盆框架的另一端,所述坐垫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调角器和第二同步杆,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坐垫框架;所述第二调角器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坐垫框架的两侧;所述第二同步杆连接于第二电机输出端,并连接两个第二调角器;

6、所述坐盆框架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坐盆框架底部的滑块,用于滑动配合连接于滑轨。

7、进一步地,所述坐盆框架包括坐盆上框架和坐盆下框架,所述坐盆上框架通过坐盆旋转机构转动连接于坐盆下框架;所述靠背框架和所述坐垫框架相对设置于坐盆上框架顶部的两端,所述滑块设置于坐盆下框架底部,通过坐盆旋转机构实现坐盆框架的旋转,结构简单。

8、进一步地,所述坐盆旋转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转盘,所述第三电机设置于转盘;所述转盘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上转盘和下转盘分别固定连接于坐盆上框架和坐盆下框架,所述上转盘连接于第三电机输出端,实现座椅方向的电动调节。

9、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坐盆下框架的第四电机,所述滑块连接于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实现座椅前后位置的电动调节。

10、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包括靠背调节按钮、坐垫调节按钮、坐盆调节按钮和移动按钮;所述靠背调节按钮与第一电机电连接,用于调节靠背框架与坐盆框架之间的角度;所述坐垫调节按钮与第二电机电连接,用于调节坐垫框架与坐盆框架之间的角度;所述坐盆调节按钮与第三电机电连接,用于驱动坐盆上框架旋转;所述移动按钮与第四电机电连接,用于驱动坐盆框架沿滑轨滑动,实现座椅的全电动控制,实现多种功能模式。

11、一种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和滑轨,所述滑块滑动配合连接于滑轨。

12、进一步地,所述座椅骨架包括前排座椅骨架和后排座椅骨架,所述后排座椅骨架与前排座椅骨架滑动配合连接于同一长滑轨,增加前排座椅骨架和后排座椅骨架的移动空间,满足多种功能需求。

13、进一步地,所述座椅骨架包括调节按钮时,所述调节按钮还包括一键调节模式,所述一键调节模式包括驾驶模式、货运模式、零重力模式和会议模式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驾驶模式用于将所述座椅骨架调节至驾驶姿态;所述货运模式用于控制后排座椅骨架移动至滑轨末端,并控制后排座椅骨架的坐垫框架旋转至向上折叠;所述零重力模式用于将座椅骨架调节至零重力姿态;所述会议模式用于控制前排座椅骨架旋转至朝向后排座椅骨架,各种功能模式一键实现,功能便利性高,使用舒适性高。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座椅骨架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能够实现全电动控制,可以一键实现各种功能模式,功能集成丰富,功能便利性高,使用舒适性高;可以用于后装市场,适用于多种车型。

16、(2)前后排座椅骨架共用同一长滑轨,下滑轨位于车身地板平面下,使车身地板更平整。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框架(1)、坐垫框架(6)和坐盆框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坐盆框架包括坐盆上框架(3)和坐盆下框架(5),所述坐盆上框架(3)通过坐盆旋转机构(4)转动连接于坐盆下框架(5);所述靠背框架(1)和所述坐垫框架(6)相对设置于坐盆上框架(3)顶部的两端,所述滑块(8)设置于坐盆下框架(5)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坐盆旋转机构(4)包括第三电机和转盘,所述第三电机设置于转盘;所述转盘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上转盘和下转盘分别固定连接于坐盆上框架(3)和坐盆下框架(5),所述上转盘连接于第三电机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坐盆下框架(5)的第四电机,所述滑块(8)连接于第四电机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包括靠背调节按钮、坐垫调节按钮、坐盆调节按钮和移动按钮;所述靠背调节按钮与第一电机电连接,用于调节靠背框架(1)与坐盆框架之间的角度;所述坐垫调节按钮与第二电机电连接,用于调节坐垫框架(6)与坐盆框架之间的角度;所述坐盆调节按钮与第三电机电连接,用于驱动坐盆上框架(3)旋转;所述移动按钮与第四电机电连接,用于驱动坐盆框架沿滑轨(9)滑动。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和滑轨(9),所述滑块(8)滑动配合连接于滑轨(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骨架包括前排座椅骨架(100)和后排座椅骨架(200),所述后排座椅骨架(200)与前排座椅骨架(100)滑动配合连接于同一长滑轨(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骨架包括调节按钮时,所述调节按钮还包括一键调节模式,所述一键调节模式包括驾驶模式、货运模式、零重力模式和会议模式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驾驶模式用于将所述座椅骨架调节至驾驶姿态;所述货运模式用于控制后排座椅骨架(200)移动至滑轨(9)末端,并控制后排座椅骨架(200)的坐垫框架(6)旋转至向上折叠;所述零重力模式用于将座椅骨架调节至零重力姿态;所述会议模式用于控制前排座椅骨架(100)旋转至朝向后排座椅骨架(2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及其车辆,包括靠背框架、坐垫框架和坐盆框架;所述靠背框架通过靠背角度调节机构铰接于坐盆框架顶部的一端,所述坐垫框架通过坐垫角度调节机构铰接于与靠背框架相对的坐盆框架的另一端,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和所述坐垫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电机、调角器和同步杆,同步杆连接于电机输出端,并连接两个调角器;所述坐盆框架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坐盆框架底部的滑块,用于滑动配合连接于滑轨。本技术的优点是该座椅骨架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能够实现全电动控制,可以一键实现各种功能模式,功能集成丰富,功能便利性高,使用舒适性高;可以用于后装市场,适用于多种车型。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汪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