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压制动系统排水装置、气压制动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2099发布日期:2024-03-13 20:5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压制动系统排水装置、气压制动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气压制动系统,特别是一种气压制动系统排水装置、气压制动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大型商用汽车一般采用气压制动系统。气压制动系统能量来源是由空气压缩机产生的高压气体,在高压气体产生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高温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液态水。空气压缩机工作产生的冷凝水如果不及时排出,会积聚在气压制动管路上,长时间过后冷凝水会腐蚀管路上的制动元件,如各类阀体和管接头,影响阀体正常工作甚至引起阀体内部生锈导致阀体失效,对车辆制动系统性能及整车安全性能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在寒冷地区还存在管路结冰、冰堵造成的制动失效问题。

2、所以,给车辆匹配一种排水效率高,高温部件布置合理的水份处理装置尤为重要。目前,车辆气压制动系统管路大多沿着车架横梁或纵梁进行布置安装,其中高温管路设计要求要一路向下布置,且高温管路长度一般要求大于3米,使得高温管路布置困难,设计难度大,且不同车型高温管路很难做到统型。管路温度超过100℃会给其它系统带来高温影响,距离高温管路较近的管线会提前老化,影响管线寿命;另外,现有车型的气压制动系统排水装置的控制策略一般都是按时间进行控制,比如车辆上电后开始计时,经过一段时间后排水阀工作开始排水,但实际应用中发现当排水阀工作后,空气压缩机已经卸压,部分管路内气压较低(气压对排水有促进作用),排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车型的气压制动系统高温管路布置困难,易给其它系统带来高温影响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易布置气压制动系统高温管路,并能将高温管路与车辆其它系统隔离的气压制动系统排水装置、气压制动系统及车辆。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气压制动系统排水装置,包括冷却管路、预排水筒、电子排水阀,所述冷却管路的一端设为进气口,另一端与所述预排水筒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预排水筒的出水口安装所述电子排水阀,且所述冷却管路缠绕在所述预排水筒的外周,所述冷却管路、预排水筒和电子排水阀构成一整体模块。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冷却管路缠绕在预排水筒的外周,使所述冷却管路、预排水筒和电子排水阀构成一整体模块,车辆装配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于车辆车架上,即完成了高温管路的集中布置,相比传统沿着车架横梁或纵梁布置高温管路而言,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冷却管路布置方式,使气压制动系统中高温部件集中布置,进而实现与其它系统相隔离,减少了高温对其它系统的影响。

5、优选地,所述冷却管路沿所述预排水筒的轴线方向螺旋缠绕。

6、优选地,所述预排水筒上设置安装座,所述冷却管路上设置连接块,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

7、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和连接块同时作为所述冷却管路的支承座,以使所述冷却管路在所述预排水筒外周稳固安装。

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压制动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前述的排水装置和制动阀,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气口,所述预排水筒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制动阀,且所述电子排水阀只在所述空气压缩机工作设定时间后开启。

9、这样,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排水控制逻辑,由传统方法的状态控制策略(根据车辆上电时间)改为与空气压缩机联动的控制方式,进而可实现在空气压缩机未卸压的情况下进行排水,有效提高了排水效率及制动系统可靠性。

10、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制动系统,所述制动系统为所述的气压制动系统。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高温冷却管路布置方式,使高温部件与其它系统相隔离,减少了高温对其它系统的影响。

13、2、本实用新型将传统设计结构中的冷却管路、预排水筒、电子排水阀整合形成一整体模块,不会增加车辆成本,在不同型号车辆中可通用,并可降低车辆因冷却管路布置多样造成的设计难度,有利于保证生产一致性,降低生产成本。

14、3、本实用新型整体模块可进行线下分装,进而可提升总装生产效率。

15、4、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排水控制逻辑,由原状态控制策略(根据车辆上电时间)改为与空气压缩机联动的控制方式,可实现在空气压缩机未卸压的情况下进行排水,有效提高了排水效率及制动系统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压制动系统排水装置,包括冷却管路(1)、预排水筒(2)、电子排水阀(3),所述冷却管路的一端设为进气口(11),另一端与所述预排水筒的进水口(21)连通,所述预排水筒的出水口(22)安装所述电子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缠绕在所述预排水筒的外周,所述冷却管路、预排水筒和电子排水阀构成一整体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制动系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沿所述预排水筒的轴线方向螺旋缠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制动系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排水筒上设置安装座(24),所述冷却管路上设置连接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压制动系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和连接块同时作为所述冷却管路的支承座。

5.一种气压制动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排水装置和制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为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水装置,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气口,所述预排水筒的出气口(23)连接所述制动阀,且所述电子排水阀只在所述空气压缩机工作设定时间后开启。

6.一种车辆,包括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统为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气压制动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压制动系统排水装置、气压制动系统及车辆,其包括冷却管路(1)、预排水筒(2)、电子排水阀(3),所述冷却管路的一端设为进气口(11),另一端与所述预排水筒的进水口(21)连通,所述预排水筒的出水口(22)安装所述电子排水阀,且所述冷却管路缠绕在所述预排水筒的外周,所述冷却管路、预排水筒和电子排水阀构成一整体模块。本技术将排水装置集成为模块化结构,减少了高温部件对车辆其它系统的影响,同时本技术电子排水阀在空气压缩机工作时才能启动,提高了排水效率及制动系统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禹,翁涛,邱玉贤,潘文生,石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