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0883发布日期:2024-03-05 11:56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的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的出现,大大缩短了人们出行所花费的时间,而且提升了人们外出时的舒适性,车辆的构造组成较为复杂,比如:发动机、底盘、车身以及电池等等,而且为了方便对电池的使用状况进行监测,在车辆上安置了监测电池的部件,且电池通过电池信号采集线束与监测部件连通,为增加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使用周期,会在电池信号采集线束外侧设置保护结构。

2、经检索,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8005756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电控线束的保护结构。包括套设在电控线束外部的保护套,保护套包括两端的密封连接部和中间的保护部,保护部的内壁与电控线束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隙,密封连接部的内壁与电控线束的外壁之间密封贴合设置;设置在保护部的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贯穿保护部侧壁的排气管、封堵排气管的连接板。通过保护套对电控线束进行防护,提高电控线束的使用寿命;使用时通过排气管对保护套和电控线束之间的密闭空间填充气体,使得保护套和电控线束之间的内部空间增大,避免电控线束在恶劣天气下产生热胀冷缩防止热胀而导致电控线束在保护套的内部产生形变。

3、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4、1、现有的线束的保护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长度确定,进而不便于依据线束的实际长度进行调整,进而降低了现有的线束的保护结构的适用范围,进而降低了实用性;

5、2、现有的线束的保护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构造单一,不便于进行收拢隐藏存放,进而不便于现有的线束的保护结构的运输和防护。

6、因此,现有的线束的保护结构,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泛且方便运输防护的车辆的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保护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线束的保护结构存在的实用性低,以及不便于运输防护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车辆的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保护结构,包括线缆,线缆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线束接头和第二线束接头,线缆外侧套设的主防护组件包含有套设在线缆外侧的伸缩波纹管;伸缩波纹管两端部对称设置的辅助防护组件包含的第一弧形壳内侧壁和第二弧形壳内侧壁抵接,第一弧形壳和第二弧形壳套设在线缆外侧两端;伸缩波纹管外侧设置有存放组件,存放组件包含有从左到右依次连接在伸缩波纹管外侧两端的第一侧开口筒和第二侧开口筒;

4、伸缩波纹管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第一空心管内侧壁和第二空心管内侧壁均开设有内螺纹体,两个内螺纹体分别与第一弧形壳侧壁和第二弧形壳侧壁固接的弧形外螺纹壳螺纹连接。

5、进一步地,第一弧形壳内侧呈矩形阵列固接有第二插杆,第二弧形壳内侧壁呈矩形阵列开设的第二插孔内侧壁设置有第二防滑圈,第二防滑圈与第二插杆插接。

6、进一步地,第一弧形壳内侧壁和第二弧形壳内侧壁均涂覆的胶水层内侧粘接有弧形橡胶垫。

7、进一步地,第一弧形壳内径尺寸、第二弧形壳内径尺寸和弧形橡胶垫内径尺寸均小于第一线束接头外径尺寸。

8、进一步地,第一侧开口筒内侧壁呈环形阵列固接有第一插杆,第二侧开口筒内侧壁呈环形阵列开设的第一插孔内侧壁设置有第一防滑圈,第一防滑圈与第一插杆插接。

9、进一步地,第一侧开口筒内部封口端固接有第一内螺纹管,第一内螺纹管贯穿第一侧开口筒内部封口端,第一内螺纹管与第一空心管外侧壁开设的外螺纹体螺纹连接。

10、进一步地,第二侧开口筒内部封口端固接有第二内螺纹管,第二内螺纹管贯穿第二侧开口筒内部封口端,第二内螺纹管与第二空心管外侧壁开设的外螺纹体螺纹连接。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防护组件,方便依据线缆的实际长度尺寸对伸缩波纹管的长度进行调整,进而提升主防护组件的适用范围,进而有利于提升该保护结构对车辆电池信号采集线束进行防护时的实用性。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存放组件,方便对展开的伸缩波纹管进行收拢,进而减小了伸缩波纹管的体积,进而降低了主防护组件所占用的空间,且伸缩波纹管完全隐藏在存放组件内部,进而方便该车辆的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保护结构运输的同时,对伸缩波纹管进行防护。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保护结构,包括线缆(1),所述线缆(1)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线束接头(11)和第二线束接头(1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1)外侧套设的主防护组件(2)包含有套设在线缆(1)外侧的伸缩波纹管(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的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壳(41)内侧呈矩形阵列固接有第二插杆(413),所述第二弧形壳(42)内侧壁呈矩形阵列开设的第二插孔(421)内侧壁设置有第二防滑圈(422),所述第二防滑圈(422)与第二插杆(413)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的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壳(41)内侧壁和第二弧形壳(42)内侧壁均涂覆的胶水层内侧粘接有弧形橡胶垫(4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的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壳(41)内径尺寸、第二弧形壳(42)内径尺寸和弧形橡胶垫(412)内径尺寸均小于第一线束接头(11)外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的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开口筒(31)内侧壁呈环形阵列固接有第一插杆(312),所述第二侧开口筒(32)内侧壁呈环形阵列开设的第一插孔(322)内侧壁设置有第一防滑圈(323),所述第一防滑圈(323)与第一插杆(312)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的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开口筒(31)内部封口端固接有第一内螺纹管(311),所述第一内螺纹管(311)贯穿第一侧开口筒(31)内部封口端,所述第一内螺纹管(311)与第一空心管(22)外侧壁开设的外螺纹体(221)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辆的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开口筒(32)内部封口端固接有第二内螺纹管(321),所述第二内螺纹管(321)贯穿第二侧开口筒(32)内部封口端,所述第二内螺纹管(321)与第二空心管(23)外侧壁开设的外螺纹体(221)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保护结构,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线缆,线缆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线束接头和第二线束接头,线缆外侧套设的主防护组件包含有套设在线缆外侧的伸缩波纹管;伸缩波纹管两端部对称设置的辅助防护组件包含的第一弧形壳内侧壁和第二弧形壳内侧壁抵接,第一弧形壳和第二弧形壳套设在线缆外侧两端;伸缩波纹管外侧设置有存放组件,存放组件包含有从左到右依次连接在伸缩波纹管外侧两端的第一侧开口筒和第二侧开口筒。本技术方便依据线缆的实际长度尺寸进行调整,进而方便该保护结构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线缆,提升实用性,以及方便收拢隐藏存放该保护结构,进而方便该保护结构的运输和防护。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贺才利,张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