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水壶、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46417发布日期:2024-05-07 19:20阅读:6来源:国知局
膨胀水壶、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热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膨胀水壶、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膨胀水壶可以用于车辆的换热回路,以给电机回路、电池回路补液和除气,具体来说,以膨胀水壶在冷却系统的应用为例,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如果系统内的压力过高,膨胀水壶可以允许多余的气体和冷却液通过旁通水道流出,从而避免冷却系统压力过高导致的潜在损害;膨胀水壶还可以起到储存多余冷却液的作用。当冷却液因温度升高而膨胀时,额外的液体会流入膨胀水壶中,防止系统过载;膨胀水壶还可以用于补充冷却液或防冻液,以保持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

2、相关技术中的膨胀水壶与换热回路使用管路连接。例如膨胀水壶的进气接口可以通过气管与散热器的加水管相连,而进水接口可以通过水管与水泵的进水侧(或散热器的水流通道)相连,上述的管路连接方式较为复杂,装配困难、占用空间大、且管路连接容易漏水或漏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膨胀水壶、热管理系统及车辆,能够降低膨胀水壶的安装及布置难度,并提高了输送介质过程的密封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膨胀水壶,用于车辆,车辆包括电机换热回路以及电池换热回路,膨胀水壶包括:

3、壶体,限定出用于存储换热液的储液腔;

4、流道组件,包括第一流道部以及第二流道部,第一流道部与第二流道部共同限定出补液通道以及除气通道,补液通道以及除气通道均与储液腔连通,补液通道以及除气通道均适于与电机换热回路和/或电池换热回路连通;

5、其中,第一流道部和/或第二流道部与壶体一体式连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部与壶体一体式连接,第二流道部与第一流道部可拆卸式连接,且第二流道部与壶体分离或可拆卸式连接;或者;壶体包括彼此装配连接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共同限定出储液腔,第一流道部与第一壳体一体式连接,第二流道部与第二壳体一体式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部与壶体一体式连接,第二流道部与第一流道部可拆卸式连接;第一流道部呈板状,第一流道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位于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之间的周壁,周壁的一侧连接于壶体,第二流道部连接于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流道部包括第一流道板以及第二流道板,第一流道板连接于第一侧壁并与第一流道部共同限定出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板连接于第二侧壁并与第一流道部共同限定出第二流道,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组合形成总流道,总流道包括补液通道以及除气通道。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部设有贯穿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的通孔,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于通孔处连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补液通道包括电池补液流道以及电机补液流道,电池补液流道与电池换热回路连通,电机补液流道与电机换热回路连通;除气通道包括与电池换热回路连通的电池除气流道。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膨胀水壶设有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以及第三导流孔,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以及第三导流孔均贯穿周壁设置,且均一端设于壶体、另一端设于第一流道部;电池补液流道通过第一导流孔而连通储液腔,电池除气流道通过第二导流孔而连通储液腔,电机补液流道通过第三导流孔而连通储液腔。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补液流道与电池除气流道连通;第二导流孔于电池除气流道处形成第一导流口,电池除气流道内设有隔板,隔板一端连接于第一导流口靠近第一导流孔的一侧,另一端朝向第一导流口的另一侧延伸且与第一导流口间隔布置。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壶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共同限定出储液腔,第一壳体与第一流道部一体式连接;

14、第一壳体具有面向储液腔的第一内壁面,第一导流孔于第一内壁面形成第二导流口,第二导流孔于第一内壁面形成第三导流口,第三导流孔于第一内壁面形成第四导流口,第一壳体包括一端连接于第一内壁面的第一环形凸缘,第一环形凸缘分别环绕第二导流口、第三导流口以及第四导流口设置。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具有面向储液腔的第二内壁面,第二壳体包括一端连接于第二内壁面的第二环形凸缘,第二环形凸缘背离第二内壁面的一端与第一环形凸缘抵接。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壶体还设有进气连通口,进气连通口与储液腔连通,进气连通口适于连通电机换热回路,以获取电机换热回路产生的气体;

17、和/或;

18、补液通道与除气通道均与电机换热回路以及电池换热回路直接连通;

19、和/或;

20、流道组件还设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适于固定电机换热回路的水泵或阀门;和/或,固定结构适于固定电池换热回路的水泵或阀门。

21、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膨胀水壶;电机换热回路;以及电池换热回路;其中,电机换热回路、电池换热回路以及膨胀水壶内均容纳有换热液。

22、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以及驾驶系统。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本发明的膨胀水壶中,壶体的储液腔用于存储冷却液,而为了与车辆的换热回路连通,流道组件的第一流道部以及第二流道部共同限定出补液通道以及除气通道,两个通道均与储液腔连通,且根据需求,上述的两个通道可以均对应地与车辆的电机换热回路和/或电池换热回路连通。特别的,第一流道部和/或第二流道部与壶体一体式连接,也就是说补液通道与除气通道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壶体呈一体式连接。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采用管路来连接膨胀水壶与换热回路的连接形式,在本发明方案中,上述的一体式连接设置相当于将相关技术中的管路去除,并将管路的作用转移给了补液通道以及除气通道,并通过第一流道部与第二流道部,将上述的补液通道及除气通道二者的至少一部分,与壶体连成一体。本发明方案的膨胀水壶通过使壶体与流道组件中的至少一者一体式连接,既减少了热管理系统的零部件数量,又使免去了使壶体与补液通道以及除气通道进行连通的工序,降低了膨胀水壶的安装及布置难度,并且通过一体式连接设置,可以有效减少补液通道/除气通道在输送过程中的介质流失现象(漏液/漏气现象)。因此,本发明方案的膨胀水壶能够提高车辆的换热回路与补液通道/除气通道之间的一体性,从而降低了膨胀水壶的安装及布置难度,并提高了输送介质过程的密封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膨胀水壶,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电机换热回路以及电池换热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

12.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水壶、热管理系统及车辆,该膨胀水壶用于车辆,该车辆包括电机换热回路以及电池换热回路,膨胀水壶包括壶体以及流道组件。壶体限定出用于存储换热液的储液腔;流道组件包括第一流道部以及第二流道部,第一流道部与第二流道部共同限定出补液通道以及除气通道,补液通道以及除气通道均与储液腔连通,补液通道以及除气通道均适于与电机换热回路和/或电池换热回路连通;其中,第一流道部和/或第二流道部与壶体一体式连接。本发明方案的膨胀水壶能够提高车辆的换热回路与补液通道/除气通道之间的一体性,从而降低了膨胀水壶的安装及布置难度,并提高了输送介质过程的密封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波,林炳荣,许俊波,戴海江,吴春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