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配皮卡和越野车的水面浮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78315发布日期:2024-05-09 21:2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配皮卡和越野车的水面浮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一般车辆及先进材料和制造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适配以纵梁式车架为特征的皮卡和越野车的水面浮力系统,车辆增装本发明后,不仅能在陆地正常行驶、而且还能悬浮于水面而永不沉没。


背景技术:

1、两栖车很有可能会改变我们未来的出行方式,将普通皮卡和越野车变成具有能在水面运行的两栖车也是许多人的一个美好梦想;特斯拉公司就曾在2021年和2023年分别率先推出了两款由特斯拉现产汽油和电动赛博皮卡(cybercat)改装的赛博双体船;据悉该套安装包(即指特配的浮力装置和推进装置)可使赛博皮卡实现22节/40公里的水面运行时速,但遗憾的是,特斯拉公司采用的该套浮力装置要全靠人工进行现场安装与拆卸,其推进装置也必须另配2至4个电动螺旋桨。

2、本发明申请人曾在2017年04月29日提出申请、并于2021年07月23日获得授权、专利号为zl201710297753.7、名称为“一种折叠式活动浮筒装置” 的发明专利中,详细阐述了“折叠式活动浮筒”的组成部件和主体结构;但所涉及的技术方案已不适合与皮卡和越野车装配,故本发明人已对其中的关键构件和连接装配方式等核心技术做了重大改进。

3、此外,本发明还借用了由本发明申请人于2017年04月29日申请、专利申请号为201710967449.9、名称为“一种多轮式水陆两栖特种车” 发明专利中的部分结构和部件。

4、本发明还借用了由本发明申请人于2017年12月05日申请、专利申请号为201710965774.0、名称为“一种轻型越野车的副车架总成” 发明专利中的部分结构和部件。

5、本发明还借用了由本发明申请人于2021年10月22日获得授权、专利号为zl201710682782.5、名称为“一种折叠式滑水板装置” 发明专利中的部分结构和部件。

6、上述授权和申请专利,均未提出给普通皮卡车和越野车便捷加装一套浮力系统,在不影响原有陆地行驶性能的前提下,使其能悬浮水面永不沉没的技术方案;也均未提出将水面浮力系统一并装配到以纵梁式车架为特征的所有普通车辆上的具体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为普通皮卡和越野车提供一套性能安全可靠、装配拆卸便捷、制造成本适宜的“水面浮力系统”,以增加该类车辆的使用功能,扩大车辆的适用范围,使其成为既能在陆地正常行驶,又能在水面高速运行的水陆两栖皮卡和越野车;该套适配皮卡/越野车的水面浮力与推进系统,将彻底克服国外类似装置的不足,并使其浮力装置的叠收和展开完全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2、本发明所要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科学地设计其水面浮力系统的整体结构;采用哪些先进材料与技术完成水面浮力系统中所有部件的加工制造和便捷配套;如何确保车辆加装该水面浮力系统后即能在陆地正常行驶、又能始终悬浮水面而永不沉没。

3、本发明是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

4、一种适配皮卡和越野车的水面浮力系统,它包括副车架总成100、升降系200和浮力系300;其中副车架总成100由(两)前框架110、前连接套111、(两)前连接座112、(两)后框架120、后连接套121、(两)后连接座122、(两)顶纵杠130和(四)转臂座140等构件组成;升降系200由(四)转臂总成210、(四)转升机总成220和(四)电液缸总成230等部件组成;浮力系300由(两)浮筒总成310、浮筒上壳311、浮筒下壳312、(两)预埋构件320、(两)滑水板330和(四)筒箍340等部件组成。

5、在副车架总成100中,(两)前框架110以对称方式经前连接套111和螺栓连成一体;(两)前连接座112的内端经螺栓分别固装在车架纵梁190两侧的预设位置上,其外端经螺栓分别与(两)前框架110的下端连接紧固。

6、(两)后框架120以对称方式经后连接套121和螺栓连成一体;(两)后连接座122的内端经螺栓分别固装在车架纵梁190两侧的预设位置上,其外端经螺栓分别与(两)后框架120的下端连接紧固。

7、(两)顶纵杠130的两端经螺栓分别与(两)前框架110和(两)后框架120有序连接紧固。

8、转臂座140两侧的档版上分别设有套环孔和(四至六)螺纹孔,(四)转臂座140经螺栓分别固装在(两)前框架110和(两)后框架120外侧中部的预设位置上。

9、在升降系200中,转臂总成210由转盘总成211、铜环212、定位卡板213、转臂214和浮筒连接座215等部件组成;其中,转盘总成211的两侧端面上设有套环台211a、其中心孔内设有花键211b、其外边缘上设有装配插板211c,配插板211c有序插入转臂214的一端后焊固或经螺栓紧固。

10、(两)铜环212分别活套在转盘总成211两侧端面上的套环台211a上。

11、定位卡板213上设有套环(即中心孔)和装配螺孔;(两)定位卡板213以对称方式、经套环将转盘总成211活套其中,并经螺栓固装在转臂座140两侧的档版上。

12、转臂214的另一端经螺栓与浮筒连接座215连接固装。

13、转升机总成220由机壳221、斜齿轮222、斜齿条223、花键轴224、上罩筒225和机座226等部件组成;其中,机壳221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经(六)螺栓221a连接紧固成为一体;斜齿轮222的中心孔上设有花键222a、其两侧端面上设有套筒222b,斜齿轮222经两侧的套筒222b套装在机壳221中的预设位置上;斜齿条223与斜齿轮222呈常啮合状态、其下端设有连接孔223a,斜齿条223有序套装在机壳221中的预设位置上;花键轴224以贯通方式插装在斜齿轮222的花键孔和转盘总成211的花键孔中、并以卡环定位;上罩筒225以螺纹方式固装在机壳221中的预设位置上。

14、(四)转臂总成210经(四)定位卡板213分别有序活装在(四)转臂座140上。

15、(四)机座226经螺栓分别固装在(两)前框架110和(两)后框架120外侧中部的预设位置上。

16、(四)转升机总成220经安装孔220a和螺栓分别有序固装在(四)机座226上。

17、(四)电液缸总成230的下端经螺栓分别装配在(四)油缸座231上、其上端经螺栓分别与(四)斜齿条223有序连接。

18、(四)油缸座231经螺栓分别固装在(两)前框架110和(两)后框架120外侧下部的预设位置上。

19、在浮力系300中,浮筒总成310由浮筒上壳311和浮筒下壳312胶合成为一体;浮筒总成310的空腔由聚丙烯(epp)材质发泡填满充实;在浮筒上壳311顶部的预设位置上有序预埋有预制构件320,(两)转臂总成210下部的浮筒连接座213经螺栓有序与预制构件320连接固装;在(两)浮筒下壳312底边的中后部分别设装有滑水板330;在浮筒总成310与浮筒连接座215的(两)连接处分别设装有(两)筒箍340。

20、本发明采用的是“一种平台、多种载荷”的模块化、组合化的设计思路和发展模式,它可与多种以纵梁式车架为特征的各型号皮卡和越野车装配,故可迅速低成本实现系列和深度开发。

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较完美的实现了其发明目的,与类似产品比较更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即有益效果。

22、1、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其浮力装置的叠收和展开完全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

23、2、加装了该系统的车辆,既不影响其陆地行驶性能,又能悬浮水面永不沉没,可确保水面运行安全。

24、3、本发明中所涉及部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较高,其制造成本较低,完全可实现低成本系列化深度开发。

25、4、车辆增装该套系统后,增加了水陆两栖运行功能,故其适应范围进一步扩大,性价比大幅提高,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多种实际需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