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冷热风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0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用冷热风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汽车驾驶室和坐舱的冷热风发生器,以其产生的冷、热气流,根据需要调节舱室内的温度。
公知的汽车制冷装置大多采用氟里昂为制冷剂,此种装置尽管有不少优点,但因结构复杂、体积大、需定期充加制冷剂,而且价格高,故载重车辆较难采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用冷热风发生器,可以克服氟里昂制冷装置的不足,它具有体积小、加工安装简单方便,不需充加制冷剂和价格低廉的特点,其造价只有氟里昂制冷装置的1/8~1/10左右,并且还可利用某些汽车本身多余的高压气源,勿需另置气泵或空压机。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如下带有喷嘴〔8〕和隔板〔9〕、分离板〔6〕的涡流室〔7〕,由螺母〔5〕和〔10〕分别与冷气管〔11〕及热气管〔1〕联接,隔板〔9〕上开有中心小孔〔14〕,热气管端装有调节阀〔15〕,冷气管和热气管的外面敷设有保温材料〔2〕和〔12〕,设有绝热层〔3〕和〔13〕,外套导管〔4〕。如附图2所示,喷嘴〔8〕由接头〔16〕与引入气源接通,喷嘴后的圆弧形通道〔17〕末端有导流劈〔18〕在涡流室〔7〕的进口处。喷嘴〔8〕可是圆形截面,也可是方形或矩形截面。
下面,结合附图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的冷热风发生器的内部结构和图2所示的涡流室A-A剖面,当把高压气体通过接头〔16〕引入后,经喷嘴〔8〕喷射出的高速气流沿切向通道〔17〕进入涡流室〔7〕,形成旋转的自由涡流射流沿程扩散,内层气流向外层传递动能,同时又因外层气体受较大的离心力作用,内层对外层做功,因而内层气流的动能迅速减少,温度下降,成为冷气流。在分离板〔6〕的作用影响下,内层冷气流从隔板〔9〕上的中心小孔〔14〕经冷气管〔11〕流出。外层特别是周边的气流,由于强烈的摩擦作用使其中一部分动能转化成热能,从而温度升高成为热气流。分离板〔6〕四周的孔隙导引热气流从热气管〔1〕排出。安装在热气管〔1〕末端的调节阀〔15〕,可根据需要调节冷热气的气流量。
最后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带有喷嘴〔8〕和隔板〔9〕、分离板〔6〕的涡流室〔7〕装在壳体〔19〕内,经壳体〔19〕由螺母〔5〕和〔10〕分别与冷气管〔11〕及热气管〔1〕连接。分离板〔6〕中间为一小锥形面,稍向涡流室内凸出,由伸出的两个肋板〔20〕与分离板联为一体,四周开有孔隙。涡流室〔7〕呈光滑圆形,直径为5~9毫米,内壁铣有阿基米德螺旋线。喷嘴〔8〕可是圆形截面,也可以是方形或矩形截面,最佳采用矩形截面,并沿涡流室一侧切线打入,直径为0.7~3毫米,高与宽之比为36。
导流劈〔18〕内缘与阿基米德螺旋线相切,外缘保证气流能通畅地进入涡流室〔7〕。
在冷气管〔11〕和热气管〔1〕的外面均充填有保温材料〔2〕、〔12〕与绝热层〔13〕、〔3〕,保温材料采用绝热质泡沫或岩棉,绝热层采用空气或真空隔热。
为了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尚有冷热风发生器在汽车上安装的系统设计,作为分案处理,不在本专利中涉及。
权利要求
1.一个由喷嘴、涡流室、隔板、分离板、冷气管、热气管、调节阀等组成的汽车用冷热风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涡流室[7]的一侧装有一个分离板[6],分离板[6]的中间部分为锥形面,四周开有孔隙;另一侧装有隔板[9],隔板[9]上开有中心小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汽车用冷热风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喷嘴〔8〕与涡流室〔7〕之间是由圆弧形通道〔17〕所连接,通道〔17〕末端有一导流劈〔18〕。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汽车用冷热风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冷气管〔11〕和热气管〔1〕的外面加有保温材料〔12〕、〔2〕和绝热层〔13〕、〔3〕、保温材料采用绝热质泡沫或岩棉,绝热层采用空气或真空隔热。
4.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汽车用冷热风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喷嘴〔8〕可是圆形截面,也可是方形或矩形截面。
专利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驾驶室和坐舱的冷热风发生器,以其产生的冷、热气流根据需要调节舱室内的温度。这种冷热风发生器可以克服氟里昂制冷装置的不足,它具有体积小、加工安装简单方便,不需充加制冷剂和价格低廉的特点,其造价只有氟里昂制冷装置的1/8-1/10左右,并且还能充分利用汽车本身多余的高压气源,勿需另置气泵或空压机。
文档编号B60H1/00GK86205925SQ86205925
公开日1987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86年8月9日
发明者王凡, 金大伟 申请人:王凡, 金大伟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